2003-10-29 20:49:27kidfly

媒介批評—多元文化價值觀念

媒介批評—多元文化價值觀念

*階段發展的歷史背景

多元文化的價值觀點經歷過了歐洲黑暗時期、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及科學革命的醞釀,最後在十九世紀因為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洗禮,科學改善了環境,拿破崙旋風征服整個歐洲大陸,【拿破崙法典】內的自由、平等、博愛思考感染了全歐,而人生而平等,擁有自我意識的觀念正在立下基礎。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浪漫主義的興起,理性主義者在科學的規格化下,抑制了感性,於是,人站在科學基礎穩固的基石上,開始又對大地產生一種關懷,蔓延浪漫主義的思潮。盧梭曾說到科技只會使社會腐化墮落,人們對於社會的各種現象,開始提出挑戰,重思為「人」的意義。

二十世紀初期,殖民地國家在民族自決的意識紛紛獨立,在這過程當中,第三世界的人民開始有意識的發出自己內心的聲音,好比如甘地帶領印度,以非暴力的寧靜革命,喊出:「沒有武器就是最好的武器,沒有力量就是最好的力量」的革命方向,而這也讓往後的社會運動起而效尤,影響深遠。

一九六零年代的現代化反省浪潮更加蓬勃,西方價值被一群學生或年輕人反省,人的價值不一定是一元化的,多元化思考,影響且落實在食、衣、住、行的生活面內。金恩博士為黑人權利請命,掀起種族平等相對的社會運動,讓所謂的有色人種產生自我認同的意識。

當今已經邁向二十一世紀,全球網路化帶動第三世界國家和亞太國家的發展,使得國際聲音,不再只有歐美觀點,再加上網路普及,資訊流動迅速,縱然是身處在極權獨裁的國家,言論也可透過網路傳遞給世界其世界各地人知道。

* 多元文化為何

多元化的貢獻是讓一元式的霸權有機會被反省檢討,回歸到自由、平等、博愛時期的社會多元性。

多元文化是提供多元的意見,在質疑社會事件的時候,要提出解釋或是提供解決的方法,以謀求共識,並且達成目標。

人的自主性必須要被保障,人都有自己的自主性權力,這樣的權力必須要被保障、尊重和理解。

相對於弱勢團體,它往往被視為一個「個人」,需要主流團體發聲,幫助弱勢團體,以謀求共識,尋求解決之路。

多元文化的推動,在目前這個階段,思想還沒有辦法推行到公共政策上,現階段是推動思想的階段。


* 台灣社會多元化

台灣社會在從前一元化霸權的強制教育下,人民可能會因為言論上、言行上、甚至是思想上都被受到嚴格的監控,戒嚴解除,報業也走向開放,廣開言論,台灣人民開始享受民主滋味。媒體蓬勃發展,提供公共領域,而節目型態多樣化,也為人民們提供不一樣的新知,特別像是call-in節目引發全民沙龍運動,評論時事暢談生活,這樣的公眾領域提供了人民渴望社會多元化的理念,並且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尊重他人。

台灣多元文化的價值觀念正在逐漸建立,說台灣是一個多元島,一點也不為過。但是說到多元後,似乎又讓人不得不把焦點拉回來看,台灣是否真的已經多元了,這是值得省思的。

多元必須要對抗一元,反省傳統一元文化霸權;台灣社會裡面常會以「多元文化」的包裝修飾作為口號,實際上並沒有達到真正的落實,核四停工又復工、焚化爐建不建?、call-in節目昌盛,全民一起來亂講、公投投不投?、老少配、同性戀議題、種族問題…….等等,這些議題都被媒體以標榜「多元角度」、「多元聲音」作為專業的護身符,其實他們都是在建構議題的時候,就帶有偏見,就多元主義的角度來看,分析台灣媒體製作的節目,就我的想法來說,台灣媒體經營的方式及架構,是把閱聽人帶向一元思考的道路。

多元文化價值的觀念目前只是在思想階段,如果要把多元文化的思想落實在公共政策上,必然是會引發很大的爭議,當然,在多元文化的發展裡面,他的架構在目前,還是在啓迪的過程之中,教育大眾有多元文化的概念,就是要讓人們懂得「尊重」他人、「包容」他人且「平等」對待他人,在這樣的環境裡面,文化主義的價值觀念,於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