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 08:15:48deepmind

廣論消文325 -下篇 佛十力。

廣論消文325-1  32510-3262

金三、攝義

如是無慧覺為相違及有慧者見不相違事,雖有無邊,然二諦建立及經論中互相開遮眾多不同,以慧分辨意趣無違,即是智慧無上功德。

雖然無智慧時感覺相違、有智慧時見到毫不相違的事例有無量無邊,但二諦(真俗二諦)的建立和經論中許多開遮不同之處,依靠智慧便能分辨其中意趣毫無相違,這就是智慧無上的功德。

智慧不足時覺得水火不容、無法圓融之處,有了智慧就能完全融通,而且能在一人身上全部修集。

對於浩瀚如海的佛法,了義與不了義、顯教與密教、大乘與小乘等中所有開遮不同之處,能夠通達彼此不相違,而且通達之後能夠善巧地修習,都是以智慧所顯現的境界。一個人竟能將這些全部圓融貫通,竟能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正是由於智慧的大用,因此應當希求智慧。

日常法師開示

像前面所說的,愚癡者不了解而覺得相違背,而有智慧的人卻覺得不相違背,這樣的事件是無量無邊。因為眼前沒有一件事情是例外的,做世間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副作用,但當有了智慧以後,這些副作用不但可以減到最低限度,乃至徹底消滅,而且變成正助雙修,真是妙不可言,這就是佛法。在這裡面最重要的不相違是真俗二諦的建立,真諦講「空」,要空到「一法不立」,有一點點都不行。俗諦講「有」,有就是「一事不遺」,一點小事都不能遺漏。這兩個差得十萬八千里,但是不但不相違背,而且是互相依止相待而安立的,拿掉了「有」絕對沒有「空」,拿掉了「空」絕對沒有「有」,經論、祖師都特別開示這一點,對空、有二者,我們一定要這樣徹底地了解。不過學上去時,應注意絕對不是先從「空」下手,因為學「有」時萬一學得不對,還有「空」來破,可是一旦「空」學錯,那完了,就沒什麼東西好破了。就如同我常常講的,學了世間法,還可以拿佛法來破,但是學了佛法還執著的話,那就沒有辦法破了。因為你總覺得自己對,別人的不對,那完了!所以說持戒不要執著,也是這個意思。

除了二諦建立以外,經論互相之間眾多開遮不同之處,都要有智慧來分別,意趣才會無違,這就是智慧無上的功德。世間得到的只是小小的好處,而實際上一切好處,從小的乃至到最究竟圓滿的,都要靠智慧,這裡我們真正最重視的智慧是屬於最高、最究竟的。   

現在不必講真俗二諦,就像大小二乘的開遮持犯,單單從形相上去看是絕對不一樣,就我們現在能了解的道理來說,雖然開遮是不同,但原則絕對沒有違背,都是要解脫生死的痛苦。假定只為自己,那就只針對自己的立場談解脫,如果是為一切眾生,目的還是相同的!大乘行者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乃至殺人也對,這在小乘怎麼可以,殺了人那還得了,但實際上它不違背。從戒相上看是錯了,但從目的而言,實質上都是求解脫,不同的是:小乘人只求自己解脫,當然不會殺人;而大乘人為了幫一切人,處處以利益眾生為決擇點。比如佛陀因地行菩薩道時,眼看著某人將殺五百人,殺了五百人以後他會墮落,而且永遠沒有解脫的機會,卻阻止不了他,為了救這五百人並且幫助此人不墮落,當時唯一的辦法就是殺他以免讓他造大惡業。殺他是為了幫助他免於長劫墮落地獄,那豈不正是持菩薩戒必須要做的嗎?這其中還有更深的道理,單單從這個點是不能辨別的,我只是從很淺的地方說明。真正主要的無非是告訴大家:修學佛法的特質,就是在每一件事相上要把握住。事相是俗諦,就是前面的五度;把握住裡面的特質,知道怎麼做,那就是智慧。每一件事都要用「慧」這個德臣來輔助。

亥八、總說一切功德從慧生

一切功德皆從慧生者。

一切功德都是從智慧出生。

如云:世間圓滿從慧生,如母育子有何奇。

如《攝波羅蜜多論》:母親能夠養育孩子,那麼母親讓孩子衣食無憂(乃天經地義之事),又有什麼可驚奇?同樣,如慈母般的智慧能夠讓人得到世間的圓滿,這有什麼可稀奇?(一切增上生和解脫的安樂都能依靠智慧產生,何況區區世間的圓滿。)

善逝十力超勝力,一切無等最勝事,及餘一切功德聚,皆依如是慧因62生。

從究竟來說,佛的十力等功德,超勝聲緣、菩薩的智力。比如,入法性定乃至輪回未空之間,無勤任運(不必費太大功夫就能自然而然成就)成就利生的事業,是佛陀最殊勝的事業之一。諸如此類究竟的功德,都是依靠慈母般的智慧產生。

從暫時來說,一切世間、出世間的暫時功德,也都是依靠慈母般的智慧這一正因而產生。

62 慧因:智慧是出生一切功德之源,故說是

日常法師開示

世間的種種圓滿都是從智慧出生的,就像母親生養兒子一樣沒什麼稀奇,換句話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從世間一切到佛陀最究竟圓滿的十力、四無所畏,世界上最殊勝究竟,乃至所餘的一切功德,都是以慧為因。

下面展開闡述。

世間藝術及勝藏,所有如眼諸經典,救護覺慧及咒等,種種建立法差別,眾多異門解脫門,彼彼利益世間相,大力佛子所顯示,此等皆從慧力生。

日常法師開示

世間的藝術乃至五明,沒有一個不是依慧而生的。其中的內明必須從聞思修開始,經典就像我們的眼睛一樣,但是你還要靠智慧才能看到經典真正的內涵。救護我們的法有顯密等等各式各樣的差別,這是依不同的根性,對治不同的煩惱而建立不同的法門,都是為了得到一個共同的利益--解脫。所有的這種種的方便,都是「大力佛子所顯示」,是佛子所行、所成就的,這都從智慧開始。以智慧這個因,才能生起這樣的功德和力量。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前五句是說智慧的九種成果

一、世間藝術:世間的六十四種藝術、技藝等等。

二、勝藏:法和財的殊勝寶藏。

三、所有如眼諸經典:所有如眼目般開示取捨之處和解脫正道的經典。

四、救護:對於一切出現以後的損害——疾病、魔障等,能從中救護的方便。比如,藥物、針灸、飲食、日常行為的取捨等,有益於人類身心健康的方法。

五、覺慧:由智慧力所引發的覺慧。

從智慧能出生智慧,比如:從聞慧能生思慧,從思慧能生修慧;從今生修習的智慧,能生來世的智慧;從入定智慧,能引後得智慧;從了達緣起的智慧,能生了達空性的智慧;從個別分析的智慧,能生了達總體的智慧;從觀察過去、現在的智慧,能生預測未來的智慧。

六、咒等:通過諸佛菩薩的加持而在經、續、論中所宣說的咒語等,以及佛陀以諦實語所說的咒語等。

七、種種建立法差別:包括建立的各種成辦息、增、懷、誅的方法。(註1

八、眾多異門:許多種分類。

九、解脫門: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後三句是總結一切皆從智慧所生

彼彼利益世間相,是指從世間藝術解脫門之間,種種利益世間的方便相。

佛子在成就有情利樂和遣除有情痛苦時,以大力量所顯現的上述種種利益世間的方便相,都是從智慧力所產生。

總之,從最初視善知識為真佛的信心,到五道十地漸次現前的功德、最終成佛之時相續不斷的事業,這一切未生起的能讓它生起,已生起的能讓它增長,乃至能究竟圓滿,都是依賴智慧。應當對此生起堅固、徹底的定解。

 

佛十力

[獅子吼站阿含經簡註]
指佛陀。「十力」是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

(1)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2)業異熟智力:完全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因果業報。

(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種禪定境界,這些定境要怎麼入手、有哪些深淺的層次、有哪些因緣能阻礙或成就這些定境。

(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根器好壞。

(5)種種意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各種意向。

(6)種種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間與眾生的各種差別、分類。

(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麼途徑能通往什麼結果。

(8)宿住隨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憶念自己及眾生的過去世。

(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眾生未來世的往生去處,以及導致往生這些去處的善惡因緣。

(10)漏盡智力:完全自知自證得漏盡,斷盡煩惱。

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

 

1

息、增、懷、誅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五種修法

密教的五種護摩修法,即息災、增益、降伏、敬愛、鉤召。依《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說,息災於初夜起修,行者面北,結佛印,燒甘木,爐作正圓形,爐底畫輪寶為契印。增益於初日分起修,行者面東,持寶標幟,燒果木,爐作正方形,爐底畫三股杵。降伏於中日分起修,行者面南,作金剛怒燒苦木,爐作三角形,爐底畫一股杵。鉤召於一切時修,行者仰視,用金剛鉤,燒刺木,爐作金剛形,爐底畫鉤。敬愛於後夜起修,行者面西,持蓮華,爐作蓮華形,爐底畫蓮華。

若就內心言之,息災謂除貪、瞋等煩惱;增益謂由諸煩惱滅除,定慧增長;調伏謂由諸功德增長,能伏斷無明;敬愛謂由調伏無明,無諸違隔事;鉤召謂由無諸違隔事,諸善集生。

諸經所立護摩修法的種類並不一致。《大日經》、《一字佛頂輪王經》卷六等,只說息災、增益、調伏三種,《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大明陀羅尼經》加敬愛而成四種,另外還有六種、九種之說。而藏傳佛教,則較流行息、增、懷、誅四法。略同於上列五法中,除去鉤召法之外的四法。

〔參考資料〕 《瑜伽瑜祇經》〈愛染王品〉;《建立曼荼羅護摩儀軌》;《補陀落海會軌》;《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卷下;《祕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