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4 16:41:51deepmind

廣論消文325 -上篇 然諸智者實見無違,亦是慧之所作。

廣論消文325  324頁末行-10

譬如菩薩作轉輪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隨欲塵遷轉,是由具足慧臣之力。

比如,菩薩作為君臨四大不州的轉輪王,享受各種五欲,卻能不隨欲塵遷轉,這是因為具有智慧大臣的力量。

如是雖生猛利慈心,見諸有情極可悅意,然無少分貪欲和雜染;見有情苦,雖生恒常猛利難忍大悲,然無懈怠憂惱蔽覆不樂善行;又雖具足歡喜無量,心於所緣全無散動;又雖具足大平等捨,然於眾生所有義利剎那不捨。

這一段講了四對不相違:

一、修學菩薩道的人,第一個一定要有大慈悲心,就是與樂、拔苦兩樣事情。你要給人家快樂,應該是看見一切有情都是可悅意相,親愛得不得了。如果是世間的親愛就害了,那個都是為情所染!--日常法師開示

二、雖然見到有情的苦難,但是仍然生起了恒常、猛利的不忍友情在受苦的大悲心(不捨友情受苦的大悲心),但不會因此被懈怠、憂惱障蔽而就因此不樂行善。這是慈悲但菩薩不沉溺在憂苦悲傷之中。

三、雖然具有喜無量心,心於所緣境卻毫無散亂、動搖。這是喜而無動。

四、雖有平等捨心,卻能剎那都不捨棄有情的所有義利。這是捨而無棄。

修捨要捨掉一切,是無量捨、平等捨,也就是樣樣東西都一點不掛在心上,但是對於利益一切有情,即使是一剎那,乃至於最小的事情你也不捨棄。--日常法師

(此四相後文將詳述)

此皆由慧成,以慧力故,滅除此等力均之障。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力均之障:隨著善心生起的、勢均力敵的障礙。比如,慈心強烈,見有情為極可愛相時,貪愛也會隨之增強,所以貪愛是慈心的力均之障。又如,歡喜心強烈時,心便隨之散動,所以散動是喜心的力均之障。

以上這些功德都是由智慧所成就的,因為有智慧力就能滅除這些功德的力均之障。

在凡夫看來相違的顯現,通過智慧就能毫不相違地圓融貫通,此即智慧無與倫比的獨特功德。

日常法師開示

上述慈悲喜捨的兩種狀態,表面看起來矛盾極了,修了捨心,卻要對有情一剎那也不捨;歡喜到絕頂,心裡面卻了然不動;痛苦無比,卻是一點都不怕;親愛得不得了,卻是一點沒有染著,這兩個力量所以能夠並駕齊驅,都是靠智慧,所以一定要止觀雙運。修學佛法也是一樣,沒有智慧,那真難哪!說是要弘法,弘了半天,被法弘去了,所以六祖大師說:「現在你才是轉法華,以前你是被法華轉!」這個話很有道理。

如云:菩薩具王位,根境如天物,性不變非理,是慧臣德力。

《攝波羅密多論》說:菩薩成為統治四大部洲的轉輪王,雖然眼根等受用的對境(色等五欲)如同天宮的妙欲,但菩薩大丈夫的本性卻不因貪著五欲而變得不合理,這是由於菩薩所擁有的智慧大臣61具有殊勝的功德力所致。

61 智慧大臣:智慧有能力輔佐菩薩,不因貪著五欲而改變其本性,故比喻為大臣。

日常法師開示

就像上面所比喻的,重頌中又說:當菩薩具轉輪王位時,所享有的根身乃至外面所對的一切境界,就像天上來的一樣,好得不得了,但是不管外境怎麼好,他仍能安住,而不被它所動,這是由於能如實了知事實的真相,這個是靠智慧。   

慈心純利他,然無貪薰染,悲不忍他苦,不憂懈低劣。雖喜無散動,捨不棄利他,諸德所治品,由慧滅故妙。

 不忍他苦,即見別人有苦,內心難以忍受,這是悲憫之相。

菩薩純粹以大慈心利益眾生,視眾生猶如獨子,卻不會因此而染上貪愛;菩薩不忍他苦的悲心猛利、持久,卻不會被憂惱抑制而對行善不歡喜或懈怠,也不會讓自己的勇氣減弱而低劣;雖有無量歡喜,內心卻不會緣對境而散亂動搖;安住平等捨心卻不捨棄或拖延利他。

各種伴隨修慈悲喜捨等功德,而生起的違品——貪愛、憂惱、散亂等,以智慧的妙力都能滅除,以此讚歎智慧善妙。

換言之,能不雜貪愛而修成慈心,能不雜憂惱而修成悲心……,總之,能夠不雜違品而修成各種清淨的功德,即是智慧的妙處。在不雜違品,又能修成。

亥七、二諦的建立及諸經論開遮的差別,由慧能令無違分三:

二諦無違是智慧的作用 通達教典的開遮等互不相違,唯一依賴智慧 攝義

金一、二諦無違是智慧的作用

又如《贊應贊》云:不棄捨法性,亦隨順世俗。謂諸相縛所執之事,雖微塵許亦不可得,於此法性獲大定解而不棄捨,然與世俗內外因緣各別生果所獲定解,無違隨順。

又如《贊應贊》所說:不捨棄法性的同時,還能隨順世俗。這是說,一切所執著的事,即使極微塵許也得不到,對此法性獲得大定解而不捨棄的同時,卻又能與世俗內外因緣各自產生各自果法所獲的定解,互不相違而隨順。

愚者感到矛盾而智者認為無違的事有很多,其中最稀有的,就是空性和世俗緣起互不相違,即:所有的執著相連極微塵許也不存在,對此空性生起堅固定解的同時,又能對內外因緣各自產生各自之果,生起不可奪的定解。能這樣見性空緣起,正是智慧極其稀有的作用。

一般有部宗,不論外道還是內道的有部、經部及唯識,都認為性空和緣起互相矛盾,是空性就不可能有因果,有因果就絕非空性。能將二者毫不相違地圓融貫通,確實是智慧的無上功德。照見諸法實相,唯一是智慧的作用。

日常法師開示

這就是常常講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話講起來好容易,但是做起來可不簡單!法性本身是空,換句話說「如如不動」,不是坐在那兒一動也不動,而是根本了無動靜之相,也就是在任何狀態下,當外境動得天翻地覆時,自己內心卻是了無動相。所以「不捨棄法性」是指不變,「亦隨順世俗」,卻能隨緣反過來,隨緣卻能不變。正因為內心能不變,才能隨緣,否則連自己都在裡面翻筋斗,還說要救人,救些什麼呢?   

世俗是千變萬化的,你一旦跟著世俗轉,必定會處處被綁。這「相縛」特別的意義是指對於眼前我們所對的一切境相,包括種種外境以及裡面的根識,不能如實了達它是如幻如化,緣起而性空的。裡邊能認識的,在法相上稱為識的見分,外境叫相分。不論裡面的識心或外面的六境,處處被事相所綁。法性是根本「性空」乃至無微塵許可得。所以祖師們在開悟以後,發現「大地無寸土」,什麼都找不到。這時候不能停在那裡,停在那裡是不對的(個人理解為不要耽著在定的寂靜相中)因此「無佛處急走過,有佛處也莫停留」。這種情況雖然相上是隨順世俗,但內心卻安住在法性上,反過來正因能安住在法性上,所以才能隨順世俗。既然你對世間平常所執著的那些相,已體會到無微塵許可得,在世俗當中就可以任緣而轉,而且了然不動。   

法的特性總相是空,所以叫如所有性,又叫真如,如如不動。對法性獲得了大定解,並且不棄捨,然而與世俗因緣內外個別生果卻不違背。雖然一切都空,但是正因為空,所以一定有緣起,因為緣起,所以有空,這就是中觀不共的殊勝法門,這個在毗缽舍那當中慢慢再講。中觀以下是說「空,所以不常;有,所以不斷。」這是普通的講法,中觀不共的勝法卻不是這樣的,它是「空故不斷,有故不常。」跟我們平常的概念不太一樣,也正是它真正殊勝的道理。關於這點要等到後面毗缽舍那講完了,那個時候才能了解真正佛法的核心(日常師父在略論止觀有詳述,敬請參閱,對目前學習止觀初探有很大助益)   

智慧的特質是能夠了解看起來相違的兩樣東西,不但沒有違背而且還隨順,你靠我,我靠你,就像拿兩枝筷子夾東西一樣,你不能說是哪根筷子夾的,而是互相依靠,相對安立的,天下的事情都是這樣。   

金二、通達教典的開遮等互不相違,唯一依賴智慧

又諸餘人認為極相違事,然具慧者皆能隨順,令無所違。

別人看來極其矛盾的事,具慧者卻能讓這些彼此隨順,毫無相違。

這是說,一般人認為極其矛盾的事,依靠智慧都能圓融貫通。

日常法師開示

很多在別人以為是相違背的事,你若真正具足智慧,就會覺得沒有違背。記得當年我修學佛法時,處處地方覺得這樣做有這個毛病,那樣做有那個毛病,弄來弄去都不對,一直等到依止了善知識,經過學習後才慢慢地了解其實並不違背。我們也常有這種經驗,有時候大家爭論了半天的問題,當了解了以後,發現根本不需要爭論。   

如前論云:若開若遮止,佛語或有定,或是不決定,然皆不相違。

佛在大小乘和顯密教典中,一律開許或一律遮止的方面,稱為決定。在部分教典中開許,而在另一部分教典中不開許的方面,稱為不決定

如《贊應贊》所說:有時候開許、有時候遮止,佛語有些決定、有些不決定,但是這些都不矛盾。

新譯廣論

如前論《讚應讚》說:佛語對於開許或遮禁的事情,有決定亦有不決定。但是,二說並無衝突。大乘、小乘及顯教、密續所開許及所遮禁的事情,是有許多不同的地方。對於一位整體從事這些修持,但卻缺乏慧力求取無量經論本旨的補特迦羅來說,雖然會認為它們是互相矛盾,但是智者憑著智慧則能明白它們並無衝突。

日常法師開示

前論告訴我們:有一些事情,有的時候該做,有的時候不該做,該做的是開,不該做的是遮。有的事情佛承許決定要這樣,有的時候不決定這樣,但是不管決定或不決定,彼此都不相違背,這就是靠智慧的決擇。   

謂大小乘及經咒中,見有眾多開遮不同,若以一人雙修二事,尋求無邊經論密意時,諸愚無慧雖覺相違,然諸智者實見無違,亦是慧之所作。

在大小乘和顯密經續中,可以見到很多開許和遮止不同的地方,如果一個人要雙修兩種法(大小乘或顯密教典),尋求無邊經論密意的時候,沒有智慧的愚者雖會感到矛盾,但智者們卻實際見到毫不相違,這就是智慧的作用。

佛陀是觀待眾生的根機、環境等差異而應機說法,因此會出現有時遮止、有時開許的情況,即:存在對此人遮止、對彼人開許,在此時遮止、於彼時開許等差異,就如同對症下藥一樣,一旦以智慧通達之後,便不會感覺有何相違。

日常法師開示:詳細解釋為何沒有矛盾

在大乘、小乘,性宗、相宗,顯教、密教中,有太多地方看似不同,那是因為我們學得不善巧,才會是此非彼。《法華經》上說得很清楚:十方諸佛無一例外都已究竟圓滿了,諸佛引導眾生只有一個目的--幫助眾生成佛,但是因為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所以佛用種種的方便,把無量劫捨頭目腦髓所證得的法,辛苦地傳佈在世間。現在學佛的弟子卻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怎麼會不墮落地獄?佛千辛萬苦所證的無價法寶,你卻一下子就否定它,你賠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