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324 故淨施等五法,以慧為依。
廣論消文324 324頁2行-末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如吉祥勇云:“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諸金莊嚴,嵌寶尤光顯。”
就像吉祥勇(馬鳴菩薩)所說:這些佈施等福德若能借助妙慧的力量,那就像黃金飾品再鑲上寶珠,尤其顯得光彩奪目。
“慧於彼彼義,增廣功德力,如根於自境,由意顯其力。”
其他五度每一種遣除過失、成辦功德的能力,都需要以智慧來增廣。就像五根對於自己的所境,需由意識來顯示它的力量。
此偈出自馬鳴菩薩造《攝波羅蜜多論》。
亥四、信等根以慧為主
如是信等根中以慧為主,若有慧主,則善了知施信等德、慳等過失,次乃善巧盡諸煩惱、增長功德所有方便。
如同,信等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中以慧根為主,如果有了主要的慧根,就能無誤了知佈施、信心等的功德,以及慳吝、懷疑等的過失。其次,唯有智慧才能善巧掌握斷除煩惱、增長功德的方法。
總之,不論修習何種功德,最初要讓未生者生起,中間要讓已生者不退,最後要讓不退者增長,步步都要依靠智慧。比如修信心:最初若未以智慧觀察信心的對境——功德等,信心就無從生起;中間若不繼續以智慧觀察信心的對境,已生的信心將會退失;最後若未以智慧詳加辨別分析,信心也難以增長。
須以智慧為主的原因:其他善根不能依自力辨別自身的功德和違品的過失。比如,佈施自身不能分辨佈施的功德和慳吝的過失,僅僅以佈施不能成為遣除過失、增長功德的方便,而智慧則能依靠自力辨別功德和過失,成為斷除過失、增長功德的方便。
離開了智慧,其他功德就像盲人一樣,無法成辦任何所求。任何善法都必須依靠智慧來成就,因此無論要成辦任何功德,都不能缺少主導者——智慧。
如云:“信等根中慧為主,如餘根中須意識,有此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斷煩惱。”
如吉祥勇(馬鳴菩薩)所說:在信等五根中以慧根為主,就像眼等五根必須依靠意識,有慧根作主,就能認識功德和過失,也能善巧地斷除煩惱。
亥五、以慧為依能令施等五法清淨
又諸菩薩將自身肉施諸求者,如從藥樹而取,無慢怯等分別變異,亦因智慧現證真實。
“無慢怯等分別變異”:“慢”是內心高舉,認為自己了不起;“怯”是內心畏縮,認為自己不堪能。慧力若強,就沒有傲慢、怯弱等分別。
菩薩把身肉施捨給乞者,就像從藥樹上摘取果子、葉子一樣,沒有傲慢、怯弱等分別念,這也是因為以智慧現證了實相的緣故。
又由慧故,能觀生死、涅槃所有衰損,為利他故,修學尸羅,能令戒淨。
菩薩依靠智慧能夠觀見所有生死和涅槃的衰損,為了利他而修學尸羅,以此能使戒律清淨。
由慧通達忍與不忍功德過失,令心調伏,則邪行眾苦無能奪轉。
菩薩由智慧通達安忍的功德和不安忍的過失,以慧力調伏自心,則任何有情以邪行損害等眾苦都不能奪取轉變。
由慧善知為應精進事,即勤修彼,道極升進。
以智慧了知所應精進之事,即對此勤修,而且,以慧力能使修道進步極快。
以智慧力能使修行進展快、效率高。
又住真實靜慮所有最勝喜樂,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發。
又安住真實靜慮的所有最勝喜樂,也是由智慧依止正理而得以引發的。
故淨施等五法,以慧為依。
因此,能讓佈施等前五度清淨的依處,就是智慧。
以下一一具體說明“淨施等五法以慧為依”。
若無智慧而行佈施,就會被煩惱染汙,不是心生高慢認為只有自己行,就是心生怯弱認為自己不行。相反,若有智慧認識煩惱的過患,就能發心對治而遣除傲慢和怯弱。
持戒方面,在生起“我能修頭陀行”的慢心或者“我不堪行持”的怯弱時,均要依靠智慧遣除。而且,唯依智慧才能使持戒成為利他的方便,並且令戒律清淨不雜違品。
安忍方面,依靠智慧才能覺察自己生起了“我安忍工夫很好”的慢心,或者瞋恨、怯弱等障礙,而及時對治,使安忍清淨並且增長;而且,以慧力才能在遭遇眷屬的邪行或身心的痛苦時,安然不動心。
以智慧能促發精進,比如:以智慧能了知如何善調身心,使精進持續不斷,能讓一切行為善巧、靈活、恰到好處。或者,依靠智慧能夠抉擇,需要著重在哪些方面精進,如何按部就班地精進,如何利用環境、安排時間精進,如何有效率地精進,如何與人合作共行精進,如何圍繞一個中心、多方面起到利益而精進,如何配合自力、他力來精進……。可以說,世上任何進步、改良與發明創造,都源自於智慧。
以智慧能使靜慮清淨,比如:修定而不生我慢、善巧修定的方便而獲得禪定,安住禪定的善樂而不味著等,都需依靠智慧才能成辦。
所以,佈施等前五度能否清淨,都要觀待智慧。總之,任何修行及事業的成辦,都需要依靠智慧抉擇並且善巧地處理,這是“以慧為依”的含義。
如云:“菩薩開慧眼,雖施自身肉,如從藥樹取,無別無高下。”
這是說,智慧能令佈施清淨。
如云:菩薩現見實相,開了慧眼,雖然割下自己的身肉佈施,卻像從藥樹上摘取一樣,沒有我愛執以及對所施物執著的分別,也沒有“唯我能做”的高慢和“我不堪施身之苦”的怯弱。
我愛執、對所施物的我所執、佈施時高慢或怯弱之心、對功德的執著、不清淨的動機和行為,這些染汙依靠智慧都能淨除。因此,智慧能令佈施清淨。
又云:“慧見三有獄,勝解59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
這是說,智慧能令持戒清淨。
“三有獄”,即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困於生死之中,恒時遭受三苦逼迫,無一刻自在,因此將“三有”比喻為牢獄。
又說:菩薩以智慧觀見人天增上生等三界,如同火宅、牢獄,如實照見苦諦,由見苦而激發救度有情出離生死的欲樂。因此,菩薩持戒不是以自利為主,而是一心為了利他,尚且不求一己的解脫,何況三有的圓滿。
可見,以智慧能淨除持戒動機上的染汙。由於以慧眼如實照見苦諦,故而不為名聞利養、三有圓滿、一己之解脫而持戒,成為動機極其清淨的大乘持戒度。
59 勝解:此處的“勝解”是指欲樂或誓願。
又云:“慧者有忍德,怨敵莫能害,如調伏象王,堪多業差別。”
這是說,智慧能令安忍清淨。
又說:菩薩具有智慧,能了知安忍的功德和不安忍的過失,即使受到怨敵損害,也無法動搖他的內心。就像性情溫馴的象王,不論走多遠的路、背負多重的貨物,身心都能承受。同樣,具慧菩薩以成就安忍的偉大力量能夠成辦許多事業。
“唯勤墮苦邊,有慧成大利。”
這是說,智慧能令精進清淨。
只有勤奮而沒有智慧,不能善巧掌握正確的方法,精進便成了令身心疲勞、墮落苦邊的事。相反,若有智慧相助(以智慧規畫、調節),修行就能進展快、效率高,容易成辦大利益。
又云:“諸已趣歧途,集過重罪染,惡人豈能成,靜慮妙喜樂?”
這是從反面說明沒有智慧則難以成就靜慮。前二句說因,後二句說果。
若沒有智慧分辨正道與歧途、罪業與善行,不明了煩惱未生時如何防護、已生時如何遣除,以此將趣入種種世間與外道的歧途,而造集罪業染汙相續。身心充滿罪惡的人又怎麼能安住善所緣、成就靜慮善妙的喜樂?
若無智慧抉擇,見解與行為上的取捨多有錯誤,靜慮則難以清淨。
亥六、似有相違的功德由慧能令無違
又二功德似有相違,由是慧故能令無違。
這是總說,即:看似相違的兩種功德,由智慧能讓二者毫不相違。
“似乎相違的兩種功德”,比如:能夠盡捨財富,這是超勝常人的崇高德相,崇高卻又謙下,看似相違。
又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捨而無棄、高而不慢、為而不有、慈而無貪、悲而無憂、動而常靜等,都是以智慧造就之德相。
日常法師開示
【又二功德似有相違,由是慧故能令無違。】
往往幾件事情好像相違背的,但是如果有慧攝持就能夠無違。實際上有太多的事情都需要這樣,譬如說持戒的目的是要去掉執著,但戒本身卻是要由執著開始,那怎麼持呀?這個我們就不懂了。不必說通達甚深智慧,一開始如果我們學對的話,就可以了解得很清楚。我們第一步學,一定要持戒,戒的目的就是要跳出生死輪迴,生死輪迴的根本在業跟惑,業跟惑不在外面,而在自己身心。所以持戒要從內心持起。當煩惱生起來,一見到就要把它停止;有些事情你不想去做,但是卻是必須要做的,就努力策勵自己去做,這就是持戒。所以說「不執著」的意思是不要執著戒相,應該從戒法、戒體上面用功,在這個上面就要執著了,這叫擇善固執,把持著戒法、戒體,一步一步走上去,就可調伏自己的內心。
譬如菩薩作轉輪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隨欲塵遷轉,是由具足慧臣之力。
比如,菩薩作為君臨四天下的轉輪王,享受各種五欲,卻能不隨欲塵遷轉,這是因為具有智慧大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