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0 09:17:00deepmind

廣論消文273 即為愛念此一有情及餘一切,若施惟是愛此一故。

廣論消文273  27511-27610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土三、就自身門不應施捨

三、就自身門不應捨者。

一、不佈施的理由

若自了知於經卷等其義未辨,又於經卷亦無慳垢而將經卷惠施求者,此不應施之理者,謂行如是法施,為成三種隨一所須。若不施者,尚有後二殊勝所須,施則無故。

如果明知自己對經卷等法義還沒有辨明,而且對經卷也沒有慳吝之心,這時把經卷佈施給乞求者並不合理。因為行持這個佈施,總歸是為了成辦下面這三種所須:

為了損害慳吝煩惱; 為了圓滿智慧資糧; 為了愛念眾生。如果不佈施,仍有後二種殊勝所須,一旦佈施則將失去②和③這二種殊勝利益,因此不應佈施。

初一所須已辨訖故,謂我自心都無慳垢,故慳煩惱不須更除。若不施者,見增眾多妙智資糧,施則無之。若不施者,便能修集妙智資糧,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即為愛念此一有情及餘一切,若施惟是愛此一故。

第一所須:已經辨明的緣故,即自己內心沒有慳吝得污垢,所以不必再遣除慳吝煩惱。

第二所須:若不佈施這些經卷等,我的智慧資糧將能輾轉增勝,一旦佈施則不能建立這些功德。

第三所須:若不佈施,則能修集智慧資糧,由此未來便能利益安樂一切有情,這實際是愛念這位有情和其餘一切有情;然而,如果佈施,就只是愛念這一位有情。

相比之下,不佈施並不會有慳貪煩惱,而佈施則會失去圓滿智慧資糧愛念一切有情這兩種所須,因此不應佈施。

日常法師開示

第三是就布施者自身而言,在什麼情況之下不應捨。如果你自己曉得,你對於他來求的這個經書內涵還不了解,而且你對這個經典本身,並沒有小氣、捨不得的心,那時候可以不要送給他。這個條件要注意,就是說1.你自己心裡面並沒有捨不得,而且2.你自己還不了解還要學,他要來求你的時候,你可以不送給他。因為你想研究經典的內涵,了解了以後才能夠如法行持,而菩薩的如法行持是廣利一切有情,把佛法流傳在世間,有這樣殊勝的好處。如果你現在送給他了,最多只是滿了他一點的小願,以及捨了你自己的慳貪。所以眼前雖然不捨,可是後面還有兩種更殊勝的利益在,一旦送給他了,這些利益就沒有了。

布施的三種利益,第一個除掉慳貪之心,像上面這種情況,我自己心裡並沒有慳垢,所以並不違背。如果不施而把這本經留下來自己研讀,能增加眾多的妙智資糧,如果送給別人就沒有了。現在不送給他,你就能深入這本經典,集聚勝妙智慧資糧,有了勝妙智慧資糧,你就能夠安樂利益一切有情;反之,你如果送給他了,只是利益他一個有情,經過這樣比較後那就不捨了。

《菩薩地》中所須輕重如是宣說。

《菩薩地》中是這樣以需要的大小而宣說應不應佈施的。這是說,上述內容出自《菩薩地》。

《入行論》亦云:為小勿捨大。故不施此非僅無罪。

《入行論》也說:不應為了微小的利益而失去廣大的利益,即不要因小失大。因此,此時不佈施經卷等,不僅沒有罪過,而且也根本不能佈施。

二、不佈施的方法

有人想:不佈施還有方法嗎?直接說我不給不就可以了嗎?

身為菩薩心不能粗糙,不給也要有方法,要拒絕得巧妙得體,讓眾生不失歡喜。

不施方法者,不應直言此不施汝,要當施設方便善巧,曉喻遣發。

不佈施的方法:菩薩不應直接說我不能給你,而應用善巧方法,委婉說明之後,才讓他離開。

唐譯為不忍直言遣來求者,謂我不能惠施於汝由此更能看出菩薩對眾生的慈愛。菩薩不忍心直接拒絕眾生,因此要施設善巧方便,不讓眾生不悅。

以下具體說明如何施設方便。

方便善巧者,謂諸菩薩先於所有一切資具,以淨意樂回向十方諸佛菩薩。

方便善巧,即菩薩首先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資具,為了作淨的緣故,以清淨意樂捨給十方諸佛菩薩。

日常法師開示

我們用的方便,不是為自己的煩惱找一個藉口,因為修學菩薩道的人,已經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以清淨意樂統統迴向給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了。  

譬如,苾芻於法衣等為作捨淨故,捨與親教、軌範師等,而守持之。由如是捨,雖復貯蓄眾多資具,亦名安住聖種菩薩,增無量福。

譬如,比丘對自己的法衣等物,為了作淨法的緣故,而捨給親教師、軌範師等,然後才守持。同樣,菩薩由此清淨施捨的因緣,雖然積蓄了眾多資具,仍然稱為安住聖種菩薩,並能增長無量福德(即對此常常思惟的緣故,一切時中福德都在增長)。

此處聖種是指四種聖者種性:

隨所得衣喜足聖種(隨所得的衣服歡喜知足的聖者種性),

隨所得食喜足聖種(隨所得的飲食歡喜知足的聖者種性),

隨所得臥具喜足聖種(隨所得的臥具歡喜知足的聖者種性),

樂斷樂修聖種(愛樂斷愛樂修的聖者種性)。安住這四種無貪性中,稱為安住聖種

有人問:菩薩積蓄了眾多上妙資具,為什麼說他安住聖種,產生無量福德?

此於如是一切資具,如佛菩薩所寄護持。

這樣對一切已作淨的資具,都像諸佛菩薩寄存一般地護持。

既然一切都屬於諸佛菩薩,自己只是佛菩薩的保管員,因此有人前來乞求時,應當善加觀察施捨給他是否合理。

見乞者來,若施與彼此諸資具,稱正理者,應作是念:諸佛菩薩無有少物不施有情,思已而施。

見到乞者來乞求,如果佈施這些資具給他,與正理相符,則應想:諸佛菩薩沒有一物不施給有情,這些是諸佛菩薩的財物,我做為保管員應當代施。這樣思惟之後再佈施。

若不稱理,即當念先作淨施法,由已捨故,告言:賢首103,此是他物,不許施汝。軟言曉喻,或以紙價二倍、三倍施與遣發,令他了知菩薩於此非貪愛故不施於我,定於此經不自在故,不能施我。

如果佈施給他不合理,則應憶念先前已作淨的佈施法,因為先前已經施捨的緣故,就可以告訴他:賢首(大德)!這是別人的東西,不能施捨給你。如此以柔軟、溫和的語言開導他,或者以紙價兩倍或三倍的財物佈施給他,讓他知道菩薩並非對此貪愛而不捨得給我,一定是他對此無權支配才不佈施給我的。

103.賢首:對來者的尊稱。

如是行者,是巧慧施。

這樣做,就不會讓眾生心生惡念,這是菩薩巧慧行施。

 

廣論消文273  27511-27610

日常法師開示

【三、就自身門不應捨者。若自了知,於經卷等其義未辨,又於經卷亦無慳垢而將經卷惠施求者。此不應施之理者,謂行如是法施,為成三種隨一所須,若不施者,尚有後二殊勝所須,施則無故。初一所須已辦訖故,謂我自心都無慳垢,故慳煩惱不須更除。若不施者,見增眾多妙智資糧,施則無之。若不施者,便能修集妙智資糧,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即為愛念此一有情及餘一切,若施唯是愛此一故。】

第三是就布施者自身而言,在什麼情況之下不應捨。如果你自己曉得,你對於他來求的這個經書內涵還不了解,而且你對這個經典本身,並沒有小氣、捨不得的心,那時候可以不要送給他。這個條件要注意,就是說1.你自己心裡面並沒有捨不得,而且2.你自己還不了解還要學,他要來求你的時候,你可以不送給他。因為你想研究經典的內涵,了解了以後才能夠如法行持,而菩薩的如法行持是廣利一切有情,把佛法流傳在世間,有這樣殊勝的好處。如果你現在送給他了,最多只是滿了他一點的小願,以及捨了你自己的慳貪。所以眼前雖然不捨,可是後面還有兩種更殊勝的利益在,一旦送給他了,這些利益就沒有了。

布施的三種利益,第一個除掉慳貪之心,像上面這種情況,我自己心裡並沒有慳垢,所以並不違背。如果不施而把這本經留下來自己研讀,能增加眾多的妙智資糧,如果送給別人就沒有了。現在不送給他,你就能深入這本經典,集聚勝妙智慧資糧,有了勝妙智慧資糧,你就能夠安樂利益一切有情;反之,你如果送給他了,只是利益他一個有情,經過這樣比較後那就不捨了。

【《菩薩地》中所須輕重如是宣說。《入行論》亦云:「為小勿捨大。」故不施此非僅無罪。】

在《菩薩地》中對這個輕重分別,就像這樣說。不但《菩薩地》,《入行論》也這麼說。所以不送給他,不但沒有罪還有大利益。下面說,雖然不施,還需要有個善巧的方法。

【不施方法者,不應直言此不施汝,要當施設方便善巧,曉喻遣發。】

不施的方法,不應該直接說這個不給你,要善巧方便地向他說明。

【方便善巧者,謂諸菩薩先於所有一切資具,以淨意樂迴向十方諸佛菩薩。譬如苾芻於法衣等為作淨故,捨與親教軌範師等而守持之。由如是捨,雖復貯蓄眾多資具,亦名安住聖種菩薩,增無量福。】

我們用的方便,不是為自己的煩惱找一個藉口,因為修學菩薩道的人,已經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以清淨意樂統統迴向給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了。就像出家人持三衣的時候有作淨法,就是我作意把這件衣服捨給某人,我是代某人來持受,這點平常我們不大注意,這樣做就是說,你這樣做再去受持是清淨的,如法的。實際上大乘行者的一切受用都是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所以要利用這個暇滿的人身,內是自己的身,外是這個身所受用的資財,我們的確需要這些東西。現在不管是捨給上面的尊長,還是捨給別人,就像前面所說的,「以有主身,護有主財。」這些有主物我已經捨了,我拿這個身來保護這些,所以苾芻的作淨有它特別的意義在,就是說已經捨給那些人了,你代他來持守而行如法事。   

像這樣的捨法,雖然儲蓄了很多東西,仍然稱得上是安住相應的聖種菩薩,而不是敗壞菩薩,這是如法如理的,而且可以增無量福。所以菩薩在增上生當中,雖然受用這些東西,他絕對不會增長自己的煩惱。他也要錢、要財、要身體、要種種東西,但都是為了要助人而去受持這些。用之前要作一個法,用意是說:「現在我送給某人了,我是為某人而持。」比丘戒當中的羯磨有這個真實的意義,在這地方簡單地說明。

【此於如是一切資具,如佛菩薩所寄護持。見乞者來,若施與彼此諸資具,稱正理者應作是念,諸佛菩薩無有少物不施有情,思已而施。若不稱理,即當念先作淨施法。由已捨故,告言賢首,此是他物不許施汝。輭言曉喻。或以紙價二倍三倍施與遣發。令他了知菩薩於此非貪愛故不施於我,定於此經不自在故,不能施我。如是行者是巧慧施。】

現在你所有的一切資具,的確都是諸佛菩薩寄在你那裡的,你只是幫忙護持著。有了這個認識以後,有人來向你討,那時你就想:佛菩薩的目的無非是利益有情,沒有一點點東西是捨不得的,既然如此,他來要了,我是代佛菩薩看管的,那就送給他。這裡是說來要的人是合理的,如果來要求的人是不合理的,或者你覺得這樣送了以後不合理的話,那時你就應該想:我這東西,已經捨給別人了,已經不是我的了,所以對於來求的人就告訴他:「賢首(就是我們說的善知識、菩薩、仁者,你這位先生、大德等等),我這個東西已送給別人了,所以我沒辦法送給你。」這個就是布施的方便。   

假定他來求的是書寫正法的紙等等,你不要送給他,而比照這個紙值超過幾倍的價錢來送給他,讓他了解你的確不是因貪愛難捨而不捨,的確你是對這個經不自在,作不了主,既然作不了主,怎麼可以把別人的東西送人呢?這樣的作法是我們行者的善巧,所以不送也有不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