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188 知此因已,應當更受百千諸有。
廣論消文188 188頁2行-12行
癸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分二:① 邪見之相 ② 遣除邪見
第三除遣此中邪分別者。
子一、邪見之相
若作是云,若於生死修習厭患令心出離,則如聲聞墮寂滅邊,於生死中不樂安住,故修厭患,於小乘中可名為妙,然諸菩薩不應修此。
有人提出“菩薩不應當修厭離心”,如果對生死修習厭患讓心生起出離,則與聲聞人墮在寂滅邊一樣,對生死就不會歡喜安住,因此“修習厭患”對小乘可以說是善妙,能令他們出離生死,趣入解脫道,但菩薩不應當如此修習,因為菩薩須安住在生死當中,利益有情。
他們引教證說明。
《不可思議秘密經》云:“諸菩薩者,為欲成熟攝受有情,於生死中見大勝利,非於涅槃見如是利。”
《不可思議秘密經》中說:“菩薩為了想成熟攝受有情,見到在生死中利他具有大利益,而沒有見到處於寂滅涅槃中有如是利益。”由於在生死中利他具有無量功德,因此菩薩不能捨離生死。“成熟有情”,實際就是要顯發有情相續中的善根。
又云:“若諸菩薩,於生死行境生怖畏者,墮非行境。”
又說:“假如菩薩對生死的行境生起怖畏,就已墮在非菩薩的行境中。”
又云:“薄伽梵,聲聞怖畏生死行境,菩薩返應周遍攝受無量生死。”
《入不可思議秘密經》中又說:“薄伽梵--佛陀,聲聞人根性小,他們是怖畏生死的行境,菩薩則不應如此,反而應當周遍攝受無量生死。
子二、遣除邪見分八:
① 倒執不怖畏輪迴的經義是大錯謬 ② 遣除倒執三有見為勝利義之理 ③ 應怖畏以業惑轉生,但應歡喜以悲願力受生 ④ 未如理辨別而宣說犯菩薩戒 ⑤ 諸智者承許的遠離有寂二邊的行為 ⑥ 相違《菩薩地》所說 ⑦ 以出離心為基礎,發起大悲之理 ⑧ 金剛乘也以出離心為基礎
丑一、倒執不怖畏輪迴的經義是大錯謬
此是倒執經義,成大錯謬。
這是顛倒理解經文的意義,而成為大錯謬。
一般人沒有如理辨別的能力,很容易顛倒執著經義,出現很多似是而非的問題。如果不破除這些顛倒理解,菩提道就無法如理如量地依次第行持,因此以理抉擇相當重要。
以下首先排除錯謬的理解,然後再顯示經文的正確含義。
【經說不應厭離生死,此義非顯由於惑業增上力故,漂流三有生死病死是等諸苦不應厭離,是顯菩薩為利眾生,乃至生死最後邊際,擐披誓甲學菩薩行,雖總眾生一切大苦,一一剎那降自身心,然不由此厭離怖畏,於廣大行勤發精進,於生死中不應厭離。】
經中所說“菩薩不應厭患生死”,並不是說由於惑業力漂流生死,所受無量生老病死等各種痛苦不應該厭離,而是顯示作為菩薩為了利益眾生,乃至眾生生死的最後邊際,披上精進鎧甲修學菩薩行,此時一定要提起心力,發起猛利的大願:即使所有眾生一切種類的大痛苦,每一剎那都降臨在自己身心上,自己都應當荷負,終究不因為這種大苦而厭離怖畏,對廣大利益眾生的菩薩行應精勤發起勇悍之心,在生死中不應當厭離。
因此,對以業惑產生的苦,必須要厭離,因為這是行苦的自性,怎麼能不厭離?而為了利益眾生主動承受眾生的苦難,就不應該厭離。
一種是由業惑顯現在自己身心上的苦受,
另一種是以大悲心觀照眾生之後,為了利眾主動代眾生受苦,
二者的性質截然不同,對菩薩來說,前者是迷亂,不厭離就會長夜流轉生死,後者與大悲相應,能迅速積聚成佛資糧,理應攝取。
《大乘莊嚴經論》中有類似說法:當菩薩見到能令一位有情生起一剎那布施等善念時,為了實現此事,即使在百萬劫中精勤都心甘情願,沒有絲毫疲厭。
以下引《四百論廣釋》的教證說明菩薩不應厭離生死眾苦的內涵:
【如是月稱論師亦云:“眾生眾苦無餘盡至,盡生死邊,剎那剎那種種異相 損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眾生眾苦一時頓至,盡生死際,發大勇進。”】
月稱菩薩也說到--集聚眾生一切生老病死的眾苦,全部降臨在自己身上,從現在起乃至生死海枯竭為止,在這無盡的時間中的每一剎那,此等痛苦以種種方式損害自己的身心,但菩薩並不因為痛苦種類很多、程度很深、時間很長而生起任何恐怖之心。即使一切眾生的痛苦同時頓然降臨在自己身上,也是歡喜接受,精進地利他。菩薩應當具有如此勇猛的大道心,沒有這個內涵又怎能堪稱法行菩薩呢?
以下宣說利益:
“剎那剎那悉能生起一切眾生一切種智無量無邊珍寶資糧。”
如是為利他不怖畏三有而承擔眾生的苦難,功德究竟有多大?生起一剎那這種心念,就已經修集了無量無邊的珍寶資糧,菩薩能這樣發心,每一剎那都能由衷生起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成就一切種智的無量無邊的珍寶資糧。
“無量無邊”表示資糧以數量無法衡量;“珍寶”表示資糧極為難得可貴。我們若能有一念心真正體會到菩薩心行的偉大,再以隨喜心發願、嚮往,這也是真正的珍寶資糧。
“知此因已,應當更受百千諸有。”為證此故,引彼諸經。
在知道菩薩勇悍利他具有快速圓滿資糧的利益之後,應當數數在三有中百般受生而行利他事業。為了證明此點,論中引了種種經典。
可見利他具有無量的功德,正是看到了這種大利,發大心的人不甘於走自了小路,他要荷負起引導無量眾生獲得暫時究竟利樂的責任,所以不應怖畏在生死中救度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