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155 善觀察善所緣境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毗缽舍那或其隨順。
廣論消文155 155頁8行-156頁11行
第二,正修苦分二:一、思惟生死總苦;二、思惟別苦。
1.總苦的特徵是只要在生死輪迴當中,不管在哪一道,都有這些苦。
2.別苦是指六道當中,每一道有它各別不同的苦。
子一 思維輪回總苦
「思維輪回總苦」分三:
① 思維八苦。② 思維六苦。③ 思維三苦。
丑一 思維八苦:
【如《親友書》云:“仁和應厭於生死,欲乏死病及老等,無量眾苦出生處。”應如是修。此中修習厭生死者,謂思惟彼是眾苦根源。苦者,謂已顯說欲乏等四。“等”字攝四,共為八種。此八種苦,是薄伽梵於多經中,明苦諦時數所宣說。】
如《親友書》所說:“國王!你應當厭離生死,因為它是「欲乏-求不得苦」、死苦、病苦、老苦等無量眾苦的出生之處。”應當依照這樣來修持苦諦。其中,修習厭離生死,是指思惟生死是眾苦的根源。所謂苦,即論中已明顯宣說的四苦以及等字所包含的四苦——生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蘊熾盛苦,總共是八種。此八苦是佛在眾多經典中說明苦諦時,常常宣說的內容。
新譯廣論:
正如龍樹菩薩的《親友書》所說:國王陛下,應當厭離為愛別離、老、病、死等眾苦生源的生死輪回。(文中的國王是指案達羅王朝Andhra,娑多婆訶族Sata vahana 的喬達彌普特羅悉達卡爾尼王,梵:GautamiputraSatkarmi,藏:bde spyod。又作禪陀迦王、明勝功德王、樂行王。) 我們應當依此修習。
這裏所說的修習厭離輪回,是指思維輪回乃是眾苦的根源。(龍樹菩薩在)論中說「愛別離」及老、病、死等四種苦,而論中的「等」字亦指四種苦(生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所以共有八種苦。世尊薄伽梵在多部經典之中闡釋「苦諦」時,曾經多次開示這八種苦。(此處「愛別離」和「求不得」和上列消文次序不同)
② 觀待根機的差別而修行之理
【修共中士一切所緣法類 ,如共下時所說共法,此亦應取。諸不共之修事,若有慧力,如下所寫皆當善修。若慧劣弱,可暫捨置所引教文,惟當修習應時義體。】
在修習共中士的教法時,亦應採用我(宗喀巴大師)在「共下士」修法一節所說的共同教法修習,至於那些不共于「下士」的教法,慧力強大者,可按照下文所寫的方法正確地修習。慧力薄弱者,可以把文中所引錄的經文省略,純粹修習我所扼要敍述的要義。
③ 雖是觀察修,然須遠離沉掉而修習之理
【此等雖是思擇而修,然除應修諸所緣外,餘善、不善、無記等上悉不應散,當於所緣遮心掉等,亦莫令隨昏睡沉沒增上而轉,當令其識極為明淨,漸次修習。《入行論》云:“雖長夜修行,念誦苦行等,若心散亂修,佛說無義利。”此說一切散亂善行,其果微少。】
對這些所緣法類雖然是以觀察修的方式修習,但是除了我們應修諸所緣外,其餘善不善無記等上,悉不應散。(也就是必須一心專注於應修的所緣上,不向其他所緣上散亂。)應當對自己應修的法,遮止內心的掉舉等,也不要讓心昏睡、沉沒,或輾轉增上隨境而轉,應當讓心識極其清明澄淨,如此逐步地修習。《入行論》內載:佛陀說“雖然你長時候的修行,念誦苦行等等。這個各方面的,但是你的心如果散亂的話,這樣也沒有多大的利益。”這是說一切散亂的善行,其果利微少。
雖然這些是屬於觀察修法(藏:dpyad sgom),但是,除了所修境外,我們不可攀緣任何善、不善或無記的所緣境,必須把意境中的「掉舉」等,遮止(即是要斷除有礙成就奢摩他的五種過失:1.懈怠、2.忘失教授、3.沉掉、4.不作行、5.作行)。切勿任隨自心被昏、睡或沉沒影響,要以極為明淨的意識狀態繼續不斷修習。《入菩薩行論》(見「護正知品」)說:佛陀曾說,即使長久進行念誦、苦行等修習,但假如是以散亂心來修習,得到的效果很微少。
④ 三乘一切功德以如是修行成辦之理
【又《修信大乘經》云:“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隨其所有信解大乘、大乘出生,當知一切皆是由其不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此中不散亂心者,謂除善所緣,不向餘散。法及義者,謂文及義。正思惟者,謂以觀慧觀察思擇。由此顯示隨修一切功德之法,皆須此二。】
另外,《修信大乘經》說:“善男子,由這些不同的方法,說諸菩薩所有信解大乘以及以大乘所出生的功德,都是菩薩以心不散亂、如理思惟法義所出生的。”經中的“不散亂心”是指除了善所緣之外,不向其他所緣散亂。“法”、“義”分別是指文句與意義。“正思惟”就是以觀慧觀察思惟抉擇。由這段經文顯示,不論修何種功德之法,都需要這兩個必要條件——“心不散亂”和“如理思惟法、義”。
【故說引發三乘一切功德,皆須二事:一、 除善所緣心不餘散、專一而住真奢摩他或其隨順;二、善觀察善所緣境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毗缽舍那或其隨順。】
所以說,凡是要引發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一切功德,都必須具足兩個條件:① 除了善所緣之外,心不餘散、專一而住的真實奢摩他(止)或者奢摩他的隨順;② 善觀察善所緣境如所有性(空)和盡所有性(緣起)的真實毗缽舍那(觀),或者毗缽舍那的隨順。
新譯廣論:
所以,佛陀說要成就三乘所有一切功德,必須具備以下兩種事情:
(一)專住「善所緣境」,不向外馳散的「真實奢摩他」及其「隨順」。
(二)善觀察「善所緣境」,善辨「如所有性」和「盡所有性」的「真實毗缽舍那」及其「隨順」。
(「真實奢摩他」及其「隨順」又作「其實止」及「隨順止」。「真實毗缽舍那」及其「隨順」又作「真實觀」及「隨順觀」。「隨順」是指與「真實止」或「真實觀」相應的心境。詳見下冊「止觀的本質」一節。)
【如是亦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或諸菩薩,或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所得之果。”此中若無真實止觀及隨順二,則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止觀之果。】
《解深密經》也有這樣的說法:慈氏,應知道所有聲聞、菩薩或如來的一切世間功德及出世間功德,皆是由修習「奢摩他」及「毗缽舍那」的成果。
此處所說的「奢摩他」及「毗缽舍那」是包括真實的止、觀與及它們的隨順。蓋因三乘的所有一切功德並不一定全是「真實止」和「真實觀」產生的結果。
附錄
【如所有性 盡所有性】 日常老和尚淺釋
「如所有性」是一切法的共相--空性,就是平常我們說的真如,或者天台所立的真諦。
「盡所有性」就是平常我們說的俗諦,就是一切雜染法、清淨法的緣起相,比如說品別、邊際,換句話說,這是哪一樣東西,屬於哪一類,它的界限範圍、彼此關係等等。
例如一切有為法以五蘊就可以統統含攝,這五類每一類有它的性相等等。乃至於十二處、十八界,也都可以說明一切有為法。不但有為法,無為法也要了解,這個叫作盡所有性。所以不但了解它的總相、本質(如所有性,空性),而且空性當中所生起的種種不同的差別相、因緣、功效等等也要徹底地了解,那就是佛陀圓滿的法身。要了解這個一定要學止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