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問答:建立心智途徑的三個條件
從岸見一郎《哲學人生問答》延伸思索「獨立的三個條件」後,呼應這學期的《哲理詩選》,讓孩子們循著哲學問答的邏輯,慢慢整理心智途徑,從「這裡」到「那裡」,透過記憶的銜接點,建立學習脈絡,豐富了知識的累積和推論的樂趣。
〈建立心智途徑的三個條件〉☆黃子睿,六年級
建立心智途徑,是一件必須要自身去體會之事,我們必須有一種對於學習各式各樣的科目的一種熱情,這股熱情是建立心智途徑最大部分的材料,像蓋房之中那一根又一根的銀灰色鋼筋,支撐住房子的重量,也在地震時安全地守護我們建造這第一層的心智途徑。
在建立心智途徑的第二層時,必須要有第二塊材料,就是含藏充分快樂能量的水晶石塊,屬於建造房子中的泥沙、土塊和水泥,保護每一個鋼筋不會輕易地鬆開。
最後,來到了第三層,必須要有充滿不放棄精神的彩色玻璃,是生命大樓的裝潢,使心智的家漂漂亮亮,讓我們保持好心情。
所以,建造心智途徑的條件,必須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充滿快樂的好心情、擁有不放棄的精神,讓我們的心智情境越來越豐富。
〈建立心智途徑的三個條件〉☆李哲旭,九年級
當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去記憶、死背時。有些人卻顯得優閒自在,只是快速的掃描和片刻的思考後,便看起來自信滿滿。更不可思議的是那些人往往都可以記得比我們花時間去死記的熟。所已建立心智途徑就變成了讓我們打開死記束縛的鑰匙。
我認為,建立心智途徑有三個最重要的條件。第一:自行推理,假設我們現在背一句英文句子,我覺得可以直接把英文擋起來,僅靠著中文就嘗試自己慢慢把英文想出來,如果卡住了,就提是自己一個關鍵字。
第二:圖片記憶,在背詩時可以把詩的場景想像在我們的腦海裡,並且想像自己就在那個場景中。
第三:不要花太久時間,如果真的無法記起來的話,那就先休息一天,去附近走一走,看一看,轉換視角讓心情放鬆,反而事半功倍。
〈建立心智途徑的三個條件〉☆簡郁儒,九年級
烈日當空,天空浮現清澈的藍。站在山頂,閉上眼,什麼都不去想,純粹放空,用身心去感受最原始的一切:陽光、暖風、大地,仔細的建構出世界的樣貌,接著,張開眼,感受屬於自己的世界。
知識,就像大地,讓我們能穩住自己。有了知識,我們可以更了解所發生的一切,而有了知識,我們就能夠理解,並防患未然。
記憶,如同風一般,來來去去,有時想起,有時遺忘。有了知識還不夠,我們必須記得,才能在緊要關頭臨危不亂。而親身的經歷也會讓我們更有效的記憶,讓記憶加深,從事過境遷的颱風變成季風,擁有固定性。
信念,就如同陽光,照進了封存的知識和記憶,有了想法,我們就能夠去思考,並融會貫通。
知識成為記憶,記憶建構信念,有了這三樣法寶,就能夠更完整的建立心智途徑,而經歷了解、思辯過後,屬於我們的世界,也在我們眼前展開!
〈建立心智途徑的三個條件〉☆莊家宇,九年級
時間,最強大的力量,使人葬身於歷史洪流中,亦會使記憶殘缺,畫面破碎。此時,若是有一盞明燈,指引我們拼湊起回憶,讓畫面再度清晰呈現,即為「心智途徑」。
若想提起這盞明燈,便要先「點燃」,在還沒有支離破碎的記憶中,尋找線索,世界上的一切皆是如此,發於本源,逐漸發展,才有了現今的樣貌,反之,從發展出的支系,便可回歸本源;其次,即為提起明燈的「資格」。自己是否能面對這段過去,若是無法,放棄不失為一種選擇,畢竟面對過去,是只能自己承擔的;最後,即是拼湊起記憶的「決心」,下定決心要奮戰到底的人,才能夠享受最終的成果。
宇宙之中,從無公正,世皆一切因果生於人類的私心,關鍵在於,何以在這樣的世界中仍不受影響,傾盡全力去做該做之事,這便是人的「意志」了。
無論是什麼,都沒辦法與時間的流逝抗衡。我們不能改變外在的時間,但可以控制屬於自己的時間,世界在變,但我們不一定要變,常常探索自己的內心,時間靜止在那「美」的一瞬間,我們探索其中,自由游動,也很好。
上一篇:哲學問答:獨立的三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