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6 00:00:00夢天使

蔡佩倫:盡情感受,there are no shortcuts in life!

小檔案

蔡佩倫,近年旅居日本。美國單簧管演奏博士。任教於東京尚美專門學校講師、日本基督教學院講師、東京中華學校樂隊指導。個人網站:http://pei-luntsai.weebly.com/

謝謝毓庭的邀請。本來想分享學習經歷,但想一想,希望利用這個機會回顧這幾年旅居日本對我音樂的影響及分享當代音樂帶給我的人生觀。 

音樂四季

時光飛逝,旅居日本已經快要6年了。日本的四季和我的音樂連結就從這裡開始的。你問我最喜歡日本的什麼?我第一句話會告訴你:日本的四季。只要看到路上的花草樹木,聞到花香飄散在空氣,就可以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該穿什麼衣服了。 

我非常著迷日本生活中大地、花草樹木的顏色。深深吸引我的不僅是其中迷人的景色而是季節的顏色。對我而言,這裡的四季和音樂一樣有很多共同之處。如日本春天代表的櫻花,櫻花依照氣候地區的不同,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和顏色,從白色、粉紅色、桃紅色,光是粉色就又更細分各種不同顏色的粉。如同樂譜上,同樣一個和弦,和弦出現的不同段落編排,也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在秋天時,楓葉(日本稱作紅葉)從新綠慢慢隨著時間的養分轉變成美不勝收的紅葉;就如同我們剛學習一首曲子,需要時間練習和經驗的養分,才能呈現出屬於作品的顏色。而樂曲詮釋出來的顏色也會因為隨著季節時間、經歷而變化,每個音高、每個和弦、每段旋律都呈現出屬於當下季節的顏色。音樂因色彩而動聽。 

小時記憶

我對國中以前的記憶是很特別的,小時候我完全沒有念書和考試的記憶,有的只有滿滿的藝術課程。我的父母很特別,從小他們培養我去親身感受各類藝術。因爲如此,從小我就知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獨特的創造者。我也很感謝我父母,他們不是為了培養我有一種特長而讓我去學習,而是為了培養我有一種生活能力而去學習。 

小學放學後,除了練琴,我的生活只有豎笛課、鋼琴課、書法課、繪畫課、舞蹈課,這就是我的一週生活。透過這些藝術課程,讓我發現美並欣賞美。這些課程的磨練,對我的影響是一輩子,現在回想起是滿滿的幸福感!

透過這些藝術課程,我能夠自由地想像飛翔,對周圍一切未知的事物都非常好奇,長年接受到這些不同藝術的薰陶,進而影響我對當代音樂的詮釋,並喜愛嘗試各種表演藝術媒材的結合。 

從當代音樂看世界

或許是因為小時候的薰陶,讓我勇於嘗試新聲音、新作品,並愛上當代音樂。

我最常遇到學生問我:老師這種當代音樂我聽不懂啦!我都會對他們說:先不要預設立場你要聽得懂,聽不懂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你聽的當下,喚起了什麼經驗或是記憶?引發你提出什麼樣的問題?這是我常對我年輕學生的回答。 

當代音樂吸引我的是,音樂如同真實世界的映照。當代音樂作品直接呈現了作曲家的時代觀與價值觀。透過一首作品,可以了解作曲家的性格。演奏家和作曲家也可以自由討論各種音樂上的問題、找到可以溝通的彈性、各種詮釋的可能性。不分種族、國籍,演奏家和作曲家是平等的,大家都是世界的公民。 

當代音樂充滿了多元性、實驗性、不確定性,可以結合各種媒材創造出新的聲響顏色。雖然所有的媒材,如劇場、舞蹈、美術、劇場等,這些都是表現工具,但是所有的詮釋都可以被討論。我認為21世紀的當代音樂已經跳脫了對美感的純粹追求,而是成為一種新聲音、新顏色,也是現今世界的映照。 

隨著年紀增長,我越來越喜歡演奏當代音樂。演奏當代音樂不僅需要具備演奏技巧上的能力,更需要細膩的聆聽能力。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它帶我到世界各地演出,認識不同文化、國家的音樂家、作曲家,也讓我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受到薰陶。透過這樣的國際化機會,讓我知道越厲害的人越謙虛,夢想沒有捷徑,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There are no shortcuts in life! 我很喜歡一位大師和我分享的概念,他說不論學什麼專業,想像自己背著背包,每一次學到新的技巧、經驗,都將這些放入自己的包包。等到包包裡的東西越來越多,當你的舞台出現時,你就隨時準備好了。

音樂的留白

日本建築師村田純說:「留白是一種減法的美。當面對留白時,感官會變得敏銳,在內省自身的同時與周圍相連接。」在日本,白色象徵神聖、高尚、純潔及和平,在日本的傳統文化、各類藝術中,白色的事物處處可見。在日本的傳統白色之中,更能細分出不同的白。日本對白色美學的追求,跟音樂的留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深深影響我對音樂「留白」的想法。 

在多種藝術領域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或聽到留白的呈現。在音樂上的「留白」有著更多概念。我們熟知對「留白」的理解可能是指音樂、音響上的沉默。但音樂的開始、結束、休止符、樂句、樂段、樂曲間、呼吸等等,都是「留白」的一種。在音樂裡,留白不是靜默,而是醞釀,使音樂更有變化。音樂演出開始前的留白,演奏者在沉思時想著音樂或調整呼吸時,演奏者與聽眾一同呼吸著,此時表演早已開始。若是沒有好好醞釀音樂開始前的留白,我想很難帶領聽眾進入音樂。演奏結束的留白亦有相同的作用,當樂曲結束,演奏者能夠把音樂的情境繼續延伸,縱使音符不再繼續,靜默的聲響和情境若是能夠繼續延續沈澱,我相信聽眾能有一個聽覺上完整的結束,也留給了聽眾思考的空間。 

我常常為了一首樂曲、一段片段,花了長時間反覆不斷地練習,不論練習到多完美,總覺得不夠好、遇到瓶頸。而「留白」的概念讓我這幾年面對演出、練習時,找到一個新的視野、新的方式來練習和演奏。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把隱藏在音樂的留白情緒、美感與意境,真實地傳達並感動聽眾。 

我的音樂之旅 to be continued....

無論是在台灣求學、留學生涯、在一個新城市生活,有音樂陪伴著,真的非常幸福和感謝。希望在閱讀的你,也能找到一生所愛的專業,一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