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魔法石28:幸運配方!
1.三年前的種子
來荷蘭念書的第一份寒假作業,就是列出最想去的公司名單,從MentorMe這個職涯分享平台上配對,抱持著「了解看看」的心情,與正在微軟工作的史黛芬妮約了一通短短的電話。雖然只約短短的十五分鐘對話小聊一下,卻聊上半個小時。還記得史黛芬妮說:「如果妳問我微軟在尋找什麼特質的員工?我會說是那種不斷學習,持續進步的心理(Growth Mindset)吧!」
史黛芬妮分享,微軟曾經是一間暮氣沉沉的公司,但自從新的CEO Satya Nadella上任後,他致力於推動員工的進步心理,也為這間四十幾年的老科技公司帶入新的氣象。究竟什麼是「進步心理」呢? 她舉例,如果身邊的所有人都覺得這件事情是不可能實現的,你卻願意試看看;或是當原本不在自己工作範圍的事情,你發現有些可以做得更好的事,都是進步心理的一部分。於是,我與史黛芬妮討論了之前工作上遇到的幾個例子,原本以為那些看起來不務正業的事情,她卻開心地說」「我覺得超棒的呀!如果妳有找到合適的選項,我一定會幫妳推薦。」
在這段短短的對話裡,我了解了這間公司的文化與核心理念,也埋下了這顆的種子,雖然合適的選項並沒有直接出現,畢業後我進了其他公司,但這個「進步心理」的理念也慢慢地影響著我。畢業後,我在工作中持續「不務正業」的習慣,除了在自己的工作上貢獻與學習,也參與相關產業裏多元與融合(Diversity and Inclusion)的活動,並幫助公司能夠達到多元融合的價值,包含LGBTQ+、黑人、女性、職業母親的技術及經理人才培育、提供更多機會給各種族群、以及如何幫助公司提供更友善及多元的環境,這些經驗再次帶來了之前沒料想到的收穫。
換到第二份工作上工沒多久,收到微軟「未來女力-荷蘭微軟線上活動」邀約。當時正是歐洲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所有活動以線上聚會的方式進行,而活動中在幾位微軟女性主管分享完故事,也是我這段時間正在致力的過程。活動結束後,我收到人資部寄來的信:「妳好,謝謝妳昨天參加我們的活動,不知道妳喜不喜歡,如果不介意的話,願不願意約個視訊會議分享一下您的心得呢?」
人資突如其的邀請,成了實際上第一場微軟的面試。雖然我們都在聊前一天女力活動的心得分享,我也積極提出自己的經驗及看法,但人資同時也在這通視訊會議裡寫下了一些註記,最後她提出了一份工作邀請,並開啟了我的微軟面試流程。部門主管在面試時問了我有沒有曾經有過挑戰現況的故事?想起三年前史黛芬妮問我的問題,我分享著各種類似的經歷,像是當初大學時創立的營隊曾不被任何學長姐看好,或是在第一份工作中,找了間沒人願意管的客戶,扭轉客戶業績占比(In-Store Share),以及現下的工作,在擔任顧問之外,架設聊天機器人,提供客戶更直接的顧問服務。
那些當學生時跑去創營隊、當業務時跑去開發沒人要的客戶,當顧問跑去寫程式的「不務正業」,突然都成了美好的佳餚素材可以端上。雖然與部門主管相聊甚歡,最後卻仍在第二關止步。當時人資跟我說,部門主管非常喜歡你,但因為公司內部有人決定申請這個職位,我們最後還是決定聘用內轉的員工,如果之後有適合的機會都會在聯繫妳。 2.二訪微軟
原本以為微軟的求職故事,會在這裡畫下一個逗點,覺得自己還要再多磨練幾年、習得更多技能後才能進入這間公司。殊不知在這個逗點後的半年,我收到了另一位微軟人資在LinkedIn上的邀請,這次的位子更技術導向,雖然部門主管在面試時一直強調「妳現在不會沒關係,我們在找願意學習及有進步心理的人」,我仍然不覺得自己有充足的準備接下來的面試,緊急聯絡了在全球各地認識的微軟姊妹們,從台灣、澳洲、美國、到荷蘭,全球連線幫我準備起這場面試,而這次是微軟雲端的技術業務,如果不會技術,是根本不可能面試上的,姊妹們一邊覺得驚訝我居然會有這個機會,一邊跟我說要如何惡補知識,在一個禮拜內把基礎知識的證照及相關文件看過一遍,我想,即便這個位子很挑戰,但總是要拚看看的呀!
在部門主管這關之後,是連續三關的「技術能力」、「顧問價值能力」和「業務核心能力」面試,在技術關時,很直接的問我對於微軟雲端技術的了解,當時我只能硬著頭皮,把基礎證照裡的大綱講了一遍,也承認自己沒有實務經驗,加上之前在資訊業的一些基礎雲架構概念,我盡量列出自己知道的架構;在顧問價值能力關時,面試官問到我是如何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建議,我分享著在當顧問時提供基礎分析外,額外的服務像是可以即時解決客戶問題的聊天機器人的例子;而在業務核心能力關時,面試官問我如何贏得客戶的信任,我告訴他其實從了解客戶的組織結構開始、從公事上的來往到最後建立個人關係,我告訴她當我客戶想在家裡想買一張桌子都會想到我的時候,就是我贏得客戶信任的時候。
這次雖然有推進到最後一關,卻在兩個禮拜後,我又再次收到拒絕信。人資再次告訴我,部門主管很喜歡我,但不一樣的是,他最近就會再開一個缺,而他希望能安排我那個位子看零售產業的客戶,更符合我的背景經驗,而面試部分已經結束,只需安排一場與未來團隊的同事互相認識的視訊會議就好,兩天後,我就在那場會議前的五分鐘,收到人資寄來的聘書。
原本以為大概還需要三到五年的轉折,才會走到這步,突然時間軸就縮短了,想起部門主管再面試結束前突然心血來潮問了一句:「妳有幫助別人成功的經驗嗎?」分享自己平常「不務正業」時的一些活動,也分享著個人生活中的相關經驗,我想,有這個機會進到一個充滿進步心理、成就更多人的組織,這一系列的幸運,我希望自己能時時珍惜、更不忘感恩之心。
3.第三年的第三份工作
「妳有沒有覺得妳真的特別特別好運呀?」熟悉的朋友聽到我又換了新工作,且是我長遠的目標公司、職位、甚至客戶產業,都覺得這一切的幸運,真的不可思議。從第一次找工作,第二次轉職,到第三次工作直接被人資找上,每一次的轉彎,都是在國外求職故事裡最幸運的那一則。這時,我開始思考著有沒有什麼「幸運配方」可以與朋友分享?思索許久,想起當時三星主管曾問我的問題:「妳知道一位成功的業務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嗎?」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嗎? 」我一說,主管大笑:「一個業務最重要的特質,就是無可救藥的樂觀。」又想起當初史黛芬妮跟我說的:「保持持續學習的進步心理(Growth Mindset)」,以及企鵝一直強調的:「對任何事物保持開放的心態」,也許正是幸運的配方。
另一個幸運配方,也許正是那值得一直等待不放棄夢想的耐心吧!回頭看兩年前的文章,訴說著找到第一份工作;一年前的文章,關於第二份轉職。其實,每一條路線都是在三到五年前就種下了這個念想的種子,一直不斷的做著夢,卻不躁動著夢想的到來,一步步的做夢、規劃、驗證、實踐,除了幸運,也感謝自己沒有放棄之前的夢想,才有機會能等到它們實踐的這天到來。
在一系列好運的同時,我也迷惘著這次的新工作,一方面知道自己的不足,又有之前的一年後被告知不適任的經驗。帶著更加戒慎的心情踏入新的工作,心想著這連續三年的轉職,每一份工作都是從頭學起,好不容易在第一年覺得自己學到了兩三成的技能,又得面對一份新的工作的挑戰,實在擔心這三年自己的資歷空轉。想起上次回台灣,遇見以前公司的前輩,一邊報告近況,也一邊擔憂著自己連續換工作、跳崗位的風險,總覺得一直在轉換,似乎資歷會沒辦法累積,前輩笑說:「不用擔心,有一天你會發現,有一份工作會用上你所有資歷。」
直到這次上工後,試用期結束,我提出自己的商業計畫時,運用上自己每一份經驗點滴,從亞洲的零售產業、到系統整合商的業務、到變革顧問的經驗,驗證了前輩之前說的話。有時候,看似人生某一段時光白費了努力,之前積累的事物一次又一次的重新來過,但就像一座一座分別堆起的小沙丘,看起來永遠不會長高的沙堆,在某一天融合起來時,就會茁壯成一座小山,再從小山繼續堆疊成長。
希望自己的小小幸運配方,可以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能成為幸運的那一位。最後想引用RSM學校的校訓:「成為世界正面改變的力量」(be a force for positive change in the world),以及新上工的微軟公司願景:「幫助在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到每一個組織,都能貢獻更多、成就更大。」(to empower every person and every organization on the planet to achieve more)。
也許,幸運配方的最後一味,正是將自己的經歷貢獻於世界,讓世界成就更多吧!
上一篇:水晶魔法石27:解封了!荷蘭
【幸運的孩子們,生日快樂!】
心理學家韋斯曼(Richard Wiseman)在《幸運配方》(The Luck Factor)裡,描述幸運的人大多展現類似的態度與行為:
1.能創造機會、察覺機會
2.懂得聆聽直覺
3.總保持正面心態
4.不被厄運控制
當我們樂觀、熱情、開放而充滿理想地將自己的一輩子貢獻給世界;世界回報我們的,就是一次又一次難以想像的幸運。
多幸運啊!
世界以幸運致上生日禮物時,感恩上蒼,我們也一起分享到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