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3 21:45:17Camille

《日記1991─1995》邱妙津(節錄1)

 

◎至於愛,要慢慢地減緩對愛激烈的渴掘,把「因需要而愛」的成分慢慢

還回去,用輕鬆的態度悠遊其中,平靜地讓它像空氣一樣存在,付出的愛

像「呼氣」,汲取的愛像「吸氣」,一切都要很自然,不要激烈不要痛苦,

自己的生命要自己承擔,然後讓愛人慢慢地進入生命的每一氣息中。

 

◎過去的種種就都讓它自然流過,流進記憶的河裡。關於失敗的愛情,要記

取教訓獲得成熟,關於別人,要努力給予別人意義。從現在起要努力開啟新

的現實,在新的希望裡建築新的真實感。

 

◎關於愛欲的問題,只剩下意志和快樂兩部分了,這完全是我自己個人的問

題。這個部分我花了太多時間和心血去思考、體驗和經營:個人生存的基本

狀態是殘酷孤寂的,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面對它更多或累積力量面對它。而

關於「幸福」,它的理想型態晶體並不存在,毋寧更像與生俱來的幻覺,「幸

福」是布滿過程裡俯拾即是的瞬間,它不是什麼里程碑似的天國屏障,越過或

抵達之後就可全部得到或免於心靈病痛,完全沒有這種烏托邦。任何東西都需

要靠內在力量裡的愛和意志創造出來,沒有內在力量就什麼也沒有。

 

◎之於我,「愛欲」只變成選擇一個合適對象的問題,然後創造一種「真實聯

繫」。什麼是「真實聯繫」,就是我之於我和我的情緒、期待和需要可以真實

地被接納,並且能自然地獲得良性回應,而在廣闊的時間裡自由地作深入結合,

形成生命裡不可取代的具體聯繫體。

 

◎「溫柔」的深度是可怕的,它激發我強大的熱情和意志,以及產生熱情的意志。

 

◎「溫柔」它的性質到底是如何?它似乎可無限含納一個人,沒任何占有、否定、

排斥、摩擦或關於力的作用。代替相對強勢的「外化」回應,它不是以對等或低階

的方式並處,而是用無限包容和貯存消化的方式,完全和平併吞你。它彷彿是個儲

能和休息系統,不是屬於釋能和活動的系統。

 

◎如果我要跟一個人產生真實的關聯,就得讓他真正了解我,且我自己得需要他的

愛,也想辦法讓他能接納我對他的需要。

 

◎海明威的話:「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擊倒。」

 

◎禪的生命態度,就是努力做好每一天該做的事,盡全力完成此刻的任務,那就需要

「忍耐」和「專注」。之前,還需要保持「清醒」,並且「自覺」在大系統之下自己

心底有哪個角落是受到矇蔽的。

 

◎但是我能孤獨嗎?我能主要因為懼怕孤獨而留住一個女人嗎?我們對生活本身期待

太多,生活像是一個令人失望的大圈套大空洞,我們經常得繞過生活本身的空洞性,

去完成少數的任務、行動和愛。

 

◎理論上,人不能為孤獨而需要一個人,那是不純粹的愛,不是面對內心時誠實的召

喚,但在現實之中,難道那不是一種在此刻我的現實之內被允許的愛嗎?因為這樣我

沒有表現出愛嗎?

 

◎你能明白嗎?只是收起來。我並不用刻意砍斷我對你的感情之流,我一直讓它自然

流現,也準備繼續如此,但它自然地不需再於現實裡激流了,它自然地流進我心底,

像是一種自然的回歸。我只是自然地在感情上恢復完整起來,我把關於你的缺口圓起

來,缺口慢慢不流向對外在你的渴求,渴求流回我自身,流啊流,流進心深處的沙漠

而枯竭,止息。於是,由於是自然流現,只是渴求止息了,並非隔絕我對你的感受力

和相應力,我仍然將憑著自然去想應和感受你,在未來可能的遇合中。所以,不會有

強迫的隔絕,也不會有強迫的渴求,我將不再因渴求和依戀而遇見你,然而卻會有非

常自然的感情和意義流現。這是我的成長有別於從前歷史的離開。

 

◎我想遠離功利主義那一套,做任何事都能自然而發自然而止,生活得像遊戲般生趣

昂然,生命的此時此刻就值得享受,就能驚奇與純真,無需等待,這才是我從層層強

制性生活中解脫出來後真正想要的生命態度。

 

◎時間流過,現象流過,人流過,訊息流過,文字流過,壓力和焦慮流過,這些之於

我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就要過這樣的生命過一年。重要的可能都不是這些大量流過的

東西,而是在這些「大量」之中,我能不能每天抓住少少的一些東西,能不能被一句

話、一個姿勢、一個影像、一個人所衝擊、打動、影響,並且愈來愈「善待」這些大

量流過的東西,就彷彿手伸進流沙裡出來後能抓住砂金,而在接受這些東西大量流過

的過程中,我能不能活化更大對我生命有意義的區域,並且打到更莊嚴的某種東西,

使我更了解其他人類,在此之中更成熟?

 

◎「無感」的根本原因是我似乎很難再與別人共有什麼,最深情純潔的、最悲慘悲傷

的已經過去了,我與生命之間已達到一種友善的默契,遺留在生命中的小陰霾、小困

難、小灰色、小窒息都是友善的,難再激發我的強烈感受。我與別人之間很難再擁有

共同深刻的感動。

 

◎把自己帶往一過活著較好的可能性,這是我的責任。卻是妥協色彩的,還有忠於自己

真實感受的另一端,所謂生命的真實。我現在只能過這兩者折衷的生活,然而最後的時

刻,「誠實」與「負責」仍是最好的方法。

 

◎在這些飛蛾撲火的自焚年代之後,有F在等著我,她柔軟又溫暖的眼神懷抱,我領略

到太多的自我信仰、意識形態、生命幻象都是空,生命只是給我發現藝術及為實現對

它的忠誠所體驗的試煉,最後唯有生存下去生存下去.....。

 

◎生命的幻象啊,L和我對彼此都是美麗的幻象,這種美麗幻像的凋落脫離是對世界認

識的進化,有太多東西是只在我們腦裡而非具體存在這世界上,我們需要徹底明暸這類

規則。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成熟到能應付社會上各種人物,被人斥罵能唾面自乾,被人指責

威嚇能擋架回去,一切從善如流,爛流痞子,皮厚三千,把自尊置於地底之下,「零受

傷」,這樣的生活難道我不好奇,能如此「圓滑」、「麻木」、「強勢」、「狠霸」的

我與生活,難道我不想經歷看看,那似乎是一筆財富,令我這個人生流浪的創作者艷羨

。成熟,心在淌血就是代價。

 

◎花了多少年才從丟掉L的挫敗中爬出來,填平那個深深的溝壑。雖然你丟掉一個東

西,什麼也不是,算不得什麼,但那傷痕就隱隱刻在心內某一輪皺襞之中,只是五年

前和五年後心的柔軟度不同,五年後同樣倒下去,可是心找不到受傷的地方。

 

◎《鶇》裡面說,「人不是屈服於環境或外界的壓力,失敗是來自內在。」

 

◎卡謬說,「要分分秒秒對抗虛無的感覺,不斷行動。」

 

◎我生命所要達到的狀態,是不再用世俗價值與自己計較,擺脫時間表與成就階梯的束

縛,無論我在世俗中是成功是失敗我都能坦然接受自己,而在我想成長的方向能無懼地

盡力承擔責任,朝向一個目標碰壁遇到我的極限時我能不傷害自己,生命之中的種種無

能癱瘓都視作自然,之於我所選擇要過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離社會多遠我都能勇敢地過下

去,而最後我終能達到做哪件事都一樣做什麼選擇都一樣。並且在那個年齡我能享受我

生命中的每件事,告訴年輕人關於生命的智慧及藝術的知識,還以真誠、寬厚。溫柔、

愛情之心對待我周圍的人。我將留給人類的禮物則是對生命觀照及靈魂內省的一套語言

發明。然後靜靜地等待死亡的恐懼......。

 

◎最早我說,不要浪費時間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生命隨時會死。後來我說要面對現實,

誠實且負責。現在我說,永遠不要准許喪失靈魂的美麗與對生命的熱情,即使死亡即將

來到。

 

◎總要學習再獨立與更能孤獨,相信這樣我會更成長。總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的,有人

這麼說過。不應叫做獨立與孤獨,而是在那不能依靠別人之中,不含一絲怨憎地,再體

會清楚原本就沒有擁有什麼,也不會失去什麼,安心地活著這種事。

 

◎只要你看到眼前有什麼樣的荒漠,荒漠就在那裡。橫亙在我眼前的荒漠就是孤獨之中

的無邊虛無。

 

◎「孤絕感」,任它能有多強的孤絕感,正如同我應付恐懼的方法,恐懼就任由它恐懼

,孤絕就任由它孤絕,一點都不要擔憂、害怕、阻撓它。

 

◎而生命就是這樣,在自己可以移動、可以感覺、可以吸收、可以體會的時候,讓自己

朝自己所摯愛的方向投擲。

 

◎幻想的部分與現實的部分在交戰。有時候覺得自己失去如花般瑰麗的詩意、象徵與幻

想,那是通向內在更結晶更抽象世界的曲徑,它彷彿淤塞。情感、情緒、感動、對美的

召喚、對人類性靈更深處進入的渴望,那是生命最底層海洋的波動.....,而現實是什麼

呢?我們經歷了更多現實並沒有更美麗,現實是曖昧的、非指名的,現實只是一堆食不

知味的木材卻必須吞下去。然而醒來的荒涼就在現實裡,解纜順著現實或破風逆向現

實,一切為求生存......,這麼多年來就是太不願意從荒涼的現實裡醒過來,現實裡什麼

也沒有,只有一大堆物理、生物的機能必須擺渡,求生存的步驟必須超克,什麼也沒

有,這一大片「無生命」。「無意義」的疆域,還不如X細膩地幫我縫補綠衣服破洞

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