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7 13:20:06知識終結者

﹝市場觀察16﹞觀光休閒旅遊,火車頭產業也。

撰文:邱高生 2006/09/16  
 
觀光休閒產業是個產業大趨勢,用「超大」稱之,當不會言過其詞,其道理應該是相當地簡單,若全世界60幾億的人都想來此度假旅遊,甚至於想短期住在這裡,尤其是那些有錢有閒的人,不要多0.01%就好,也就是萬分之一,也將有60萬人,那其產值到底會有多大,可想而知,絕對會比任何一種產業的產值來得大,其發展潛力之大,誇張地說,想要有多大就會有多大,但其問題就在如何實現,搞觀光休閒產業其原理說起來應該也沒有多困難,若以行銷學的角度視之,首先就是審視潮流「趨勢」,發展開發「商品」,然後運用行銷的手段把商品賣出去,行銷玩的無非不就是如此的程序。
 
可是此一程序放在觀光休閒產業中,最大的差異點乃在「商品」,一般在市場中所指的「商品」,可說是相當的具体,一支手機就是一支手機,外型就是那麼「小」,其所用的零組件,最多也就是那麼多個,由此組成這樣一支手機,頂多再加上其外包裝盒和全配備件幾樣,沒有什麼可以模糊的,可是在觀光休閒產業中所指的「商品」,那就不容易清楚定義,例如:當我們說要去宜蘭童玩節玩,除了童玩節本身那個園區之外,從去玩的交通,和整個宜蘭的環境與公共設施,包括宜蘭其他的觀光景點,甚至於在宜蘭那裡的空氣、水、陽光、一草一木,這整體給人的感受,應該都可以納入「商品」中。這樣的定義「商品」,確實是有些模糊,似乎也有無限上綱的味道,但若從消費者的體驗和感受來定義,應該就可以更為清楚,此乃無可爭議。甚至於我們可以從一個外國來的消費者之感受論之,若此一國外的旅遊者,其對台灣之感受,一定是從下飛機入關踏上台灣的土地那一時刻就要開始算起,那怕此一外國觀光旅遊的消費者也是要去宜蘭完童玩節,在台灣所體驗的一切,都應該算在其中,若我們的整體環境給人的感受並不是FORMOSA,那童玩節辦得再好也是不會有太多的消費價值。
 
另外觀光休閒產業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特點,這樣的產業所販售的「商品」是跑不掉的,而且也無法運送,不像其他的「商品」可送達世界各地去銷售,縱使在北極也可送到,但觀光休閒產業本身的「商品」則完完全全無法運送的,若消費者想消費這樣的「商品」,對不起,就請移動尊駕,別無他途,不然也只能待在家看看影片或書籍介紹,乾過癮一下這樣而已。搞觀光休閒產業,我們也可以這樣看,這是一個永遠不會外移的產業,不論產業發展多麼壯大,都不會東進、西進、南進或北進,只會更加的牢固,不消千方百計防範產業空洞化,更可不用再要求企業辛辛苦苦的「用忍」,越是高度發展越可高枕無憂,每天就等著觀光客來此一遊,來此花錢消費,怕就怕觀光客不來。
 
從消費大趨勢論之,發展觀光休閒產業,應該是勢在必行,此「趨勢」之大,只要看看國內的消費者心思,當可無疑慮,觀光休閒產業有無限的想像空間,若觀光休閒產業真的可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此一產業同時也會是一個火車頭產業,在世界各地的人來此一玩,難免要喝一瓶茶裏王之類的飲料,吃台灣小吃也是不可或缺,各行各業當提供更多的商品供在地的市場消費,不用將商品運送到地球彼端,這也可稱為另一種全球化型式。這麼令人垂涎三尺的產業,當然早早就已被倡導,因此各地的觀光節慶也如火如荼地展開,真是熱鬧滾滾,但消費環境的消費感受的優質化,一定是觀光休閒旅遊業的最大魅力點,不能只是搞觀光節慶這樣而已。 


註:本文為作者寫在2006年09月16日,今稍加修改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