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9 12:15:05ivymaya

紫斑蝶的春天系列(三)/拚經濟兼顧自然 紫斑蝶保育曙光乍現

記者林國賢/專題報導(轉載自由時報2007/4/19)

追蹤調查紫斑蝶,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研究員詹家龍最近走進雲林縣林內鄉坪頂村後山,濃烈嗆鼻的農藥味迎面而來,「現在不正是紫斑蝶遷徙經過林內的高峰期,農民怎麼還在噴農藥?」

問起農民,對方不好意思地說,他也知道蝴蝶要來了,但再不噴農藥,會影響茶樹生長,總不能為了一隻蝴蝶,讓全家餓肚子。

「這就是目前生態保育面臨最大的困境與挑戰。」詹家龍說。人們必須學會尊重生活中其他的物種,包括動物及植物,才能真正讓保育工作不會是炒短線的工作,更不會因為過度經濟考量,反而扼殺了生態成果。

四年前福爾摩沙高速公路通車就是一個例子。這個縮短南北差距的重大交通建設,成為阻礙紫斑蝶返家的長城,許多紫斑蝶越過這道高牆時,被高速通過的車子所形成的風洞吸入,撞得肚破腸流、慘死在車輪底下,福高變成怵目驚心的蝴蝶墳場。

福高車害補救有困難

主持「紫斑蝶輸運」計畫的義守大學生態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鄭瑞富表示,福高興建時若能知道路段是蝶道,預先在車道南側農地大量植栽,緩慢地提升紫斑蝶的飛行高度,蝴蝶就能安然度過車輛的傷害,現在即使想要補救,連用地取得都有困難。

蝶道的遭遇如此,紫斑蝶的棲所也沒好到那裡去。台灣「紫蝶幽谷」已發現三十多年,但這些數量龐大的蝴蝶,從那裡來?卻一直沒有人關心,由平地到高海拔的濫伐,讓蝶類喪失棲所、蜜源及寄主植物。更諷刺的是,為了發展茂林國家風景區觀光,一處紫蝶幽谷甚至被填平變成停車場。蝶會義工曾振楠說,這是蝴蝶保育重大的傷害,也顯示人以自我為中心考量,往往是最嚴重的傷害。

輸運計畫拯救紫斑蝶

這些情況總算開始改變。二○○○年開始,學者、義工投入紫斑蝶生態研究,陸續在高雄、屏東、台東發現三十一處的紫蝶幽谷,也順利建立紫蝶遷徙路線地圖。今年,政府、學者與民間保育團體合力推出「紫斑蝶輸運計畫」;包括利用紫斑蝶向北遷徙及向光的特性,在高速公路下方涵洞設置生物廊道,架設紫外線燈道,誘導紫蝶自下方穿越高速公路,同時在國道上方設置防護網,引導紫斑蝶高飛跨越高速公路。官方更同意只要紫蝶通過數量每分鐘超過一千隻,將立即啟動讓道措施。

長期在東部研究紫斑蝶生態的明新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趙仁方說,這些舉措對台灣生態保育教育有相當正面的意義;但他也說,台灣應該做更多的實驗室研究,更了解紫蝶,再以蝴蝶的角度去進行保護工作,效果更好。

詹家龍說,所有的生態保育,都要去思考生態保育與民眾生計經濟的平衡,讓民眾更願意投注心力從事保育工作。他也希望,人們摒棄以人的視野去看待自然,摒棄以人為尊心態,以同理心看待這塊土地上所有的生物,如此,才能真正與自然共存共榮。(本系列完)

圖片取自:
http://www.fotoc.com/studio/Kit/nature/butterfly/CRW_9872.j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