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19 20:28:00睡午覺的貓
三十歲的自傳
為了要應徵的工作
寫了一篇自傳
ㄧ邊寫
ㄧ邊感嘆活那麼長 自傳真難寫...
呵呵
重新整理自己過去三十年的生命
其實有了一些新的看見。
蠻喜歡這樣的回顧
所以
和你分享我的自傳。
(我已經先說囉,它真的很長...)
李泓的自傳
我自幼生長在一個人文氣息濃厚的家庭。爸爸是台大的老師,媽媽則在師大語言中心教授外籍人士中文。似乎自從有記憶以來,家裡就總是會出現許多爸媽的學生,無論是爸爸指導的研究生、已畢業的校友,或是來家裡和媽媽練習中文、有著各種膚色、操著各國口音的外國人。小小的我每每看著爸爸跟學生們討論、說話,聽著媽媽關心著外國學生在台灣的生活適應、經濟狀況,好似那一份人與人之間可以擁有的情感與學識的交流,就那麼自然而輕易地在我的心裡種植著。
小時候的記憶也總是圍繞著和教會有關的經驗的。由於爸媽都是天主教徒,因此每個禮拜上教堂、參與教會的活動成了我從國小到大學從未間斷的生活形態。「愛」,是教會始終如一的教導:對身邊的人的愛;對陌生人的愛;對受苦的人的愛;對弱小卑微者的愛。還記得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第一次觀看伊索比亞難民的影片;瘦如火柴棒的手腳,鼓脹的肚子,以及睜大的凝視遠方的雙眼,讓我的心沈默地糾結著。想去非洲,但是我太小。於是,我開始省下每天的零用錢,投入那個印有「愛德運動」的捐款紙盒裡。
除了非洲難民,印度德蕾莎修女照顧的垂死者、台灣養老院的孤獨老人、殘障教養院的水腦症患童、留著口水傻笑的重度智障兒、樂生療養院的痲瘋病患…都是教會的長輩們帶著我們看過、或摸過、或抱過,或曾為之流下眼淚的社會邊緣人。於是對社會弱勢族群的關懷、對身心靈受苦者的悲憫,隨著一次次與這一群人近距離的接觸而深深的在心底刻畫、累積著。
人生的悲苦何其多。然而青少年時期的我,漸漸發現除了殘障者、重病者、貧窮者,我的身邊每天見到的同學、家人、包括我自己,都各自有其生命的悲與苦。
父母親的不睦讓我開始在沈默中思索問很多的「為什麼」。為什麼相愛?為什麼愛會變?為什麼父親用沈默面對母親的哭鬧?為什麼人無法彼此聆聽、彼此滿足?
我開始蒐集身邊的故事…蒐集身邊同樣不快樂的故事。
聆聽,是蒐集故事的第一課。於是我大量的聆聽。
聆聽同學與父母的爭執;聆聽長輩在婚姻中的無奈;聆聽男朋友愛上別人的兩難。我聆聽痛苦、哀傷、期盼,也聆聽狂吼、沈默與嘆息。聽故事的心,是為自己生命的痛苦與迷惑尋找出路,同時,也是在用生命深處那一塊柔軟之地,撫摸眼前受苦的靈魂。聆聽,常常也就成就了「陪伴」。是的,從那時候起,我也學會了陪伴。
懷抱著聆聽與陪伴的意念,我進入了台大心理系,又在畢業後決定投身社會工作,為社會弱勢的族群、為極度受苦的心靈服務。那一年,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與一群受暴、受虐、居住在中途之家的未成年少女一起。一天24小時,與十幾個帶著不同歷史、創傷以及防衛的孩子,生活在約莫50坪的公寓。我們與孩子一同起床,一起煮飯,一同逛街出遊;我們像小媽媽一樣簽聯絡簿,發零用錢,叮囑功課、禮貌與衛生習慣。在每一天的生活裡,我試著給出我心目中的聆聽與陪伴:起初是在孩子開心分享生活瑣事的時候、在孩子心情沮喪的時候;後來,漸漸發現還必須包括在孩子對著我們憤怒地大罵髒字的時候、在我們給出信任卻被欺騙背叛的時候、以及在孩子一再逃學逃家說謊偷竊,痛定思痛說要改,然後所有行為又重新上演一次的時候…
孩子挑戰著我的心。
我開始常常覺得受傷、覺得疲憊無力,既埋怨孩子又怪罪自己。
那個時候,我開始發現,原來我的聆聽與陪伴並不保證帶來所謂的治癒。原來,若我無法真正的照顧自己的心靈,我也無法對另一個生命給出穩定而完整的照顧。27歲的我,決定赴美攻讀表達性藝術治療。看到自己在助人工作上從熱情到飄搖,我知道需要給自己時間,也給自己機會,在生命與專業的深度上往下紮根。
在美國的三年,除了在專業理論與技巧上的學習,更是自己生命重新整理與整合的三年。在學習每一個或藝術、或戲劇、或音樂、或舞蹈治療的同時,都是一次一次藉著音樂、顏料、鼓聲,往自己內在的深處走去:重新省視我的原生家庭糾結錯縱的情感;試著辨認自己內在魅影般無所不在的批評之聲;處理生命中一直無法跨越的分離與失落;凝視因身處異鄉而揮之不去的孤獨。
接納,是生命之流在此處給我的禮物。
因為真實的看到自己、因為在恐懼中帶著勇氣面對自己,所以接納了——接納我的限制,接納我的軟弱,接納有些關卡現在就是還無法走過,接納別人未必會有、但是我就是真實地感受著的一切情緒與感受。同時,因為更完整地接納了自己,於是對身邊的人,也就能夠帶著一份接納的眼光,給出一份新的溫柔。
2004年,回國。
回國之後,開始在諮商室裡接觸一個一個真實的案主。其中有情緒困擾的小小孩、被同儕排斥的青少年、被父親侵害的少女,還有掙扎著尋找自我定位與價值感的大學生。猜想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內在更整合,也更安定了吧。許多來到諮商室的孩子,似乎總能在一段不算長的時間以後,就給出了他們的信任與交託,然後,問題開始有了改變:可能是情緒變得更和緩了,可能是更能夠表達自己了,或者是,不再鬧事了。
我常常無法解釋自己確切做了什麼。只是直覺地覺得,是我內在深處的某些東西,在我一邊與案主互動的時候,一邊悄悄地與他們的內在深處對話,以一種古老而原始的語言。也或許,用白話來說,是我在生命的這一路上,累積的對人的悲憫、對於生命故事的好奇與聆聽,以及對於人性越來越多的接納,讓我能夠帶著柔軟與些許的智慧,陪伴一個一個求助者(尤其是比我年輕的孩子吧),一起跨越生命的關卡。因為自己走過,所以知道是可能的;因為已有所整合,所以知道內在的衝突與分裂不會是唯一的路。
生命繼續著,故事也持續著。
我一面走,一面選擇用溫柔的眼神,向相遇的旅人微笑。
寫了一篇自傳
ㄧ邊寫
ㄧ邊感嘆活那麼長 自傳真難寫...
呵呵
重新整理自己過去三十年的生命
其實有了一些新的看見。
蠻喜歡這樣的回顧
所以
和你分享我的自傳。
(我已經先說囉,它真的很長...)
李泓的自傳
我自幼生長在一個人文氣息濃厚的家庭。爸爸是台大的老師,媽媽則在師大語言中心教授外籍人士中文。似乎自從有記憶以來,家裡就總是會出現許多爸媽的學生,無論是爸爸指導的研究生、已畢業的校友,或是來家裡和媽媽練習中文、有著各種膚色、操著各國口音的外國人。小小的我每每看著爸爸跟學生們討論、說話,聽著媽媽關心著外國學生在台灣的生活適應、經濟狀況,好似那一份人與人之間可以擁有的情感與學識的交流,就那麼自然而輕易地在我的心裡種植著。
小時候的記憶也總是圍繞著和教會有關的經驗的。由於爸媽都是天主教徒,因此每個禮拜上教堂、參與教會的活動成了我從國小到大學從未間斷的生活形態。「愛」,是教會始終如一的教導:對身邊的人的愛;對陌生人的愛;對受苦的人的愛;對弱小卑微者的愛。還記得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第一次觀看伊索比亞難民的影片;瘦如火柴棒的手腳,鼓脹的肚子,以及睜大的凝視遠方的雙眼,讓我的心沈默地糾結著。想去非洲,但是我太小。於是,我開始省下每天的零用錢,投入那個印有「愛德運動」的捐款紙盒裡。
除了非洲難民,印度德蕾莎修女照顧的垂死者、台灣養老院的孤獨老人、殘障教養院的水腦症患童、留著口水傻笑的重度智障兒、樂生療養院的痲瘋病患…都是教會的長輩們帶著我們看過、或摸過、或抱過,或曾為之流下眼淚的社會邊緣人。於是對社會弱勢族群的關懷、對身心靈受苦者的悲憫,隨著一次次與這一群人近距離的接觸而深深的在心底刻畫、累積著。
人生的悲苦何其多。然而青少年時期的我,漸漸發現除了殘障者、重病者、貧窮者,我的身邊每天見到的同學、家人、包括我自己,都各自有其生命的悲與苦。
父母親的不睦讓我開始在沈默中思索問很多的「為什麼」。為什麼相愛?為什麼愛會變?為什麼父親用沈默面對母親的哭鬧?為什麼人無法彼此聆聽、彼此滿足?
我開始蒐集身邊的故事…蒐集身邊同樣不快樂的故事。
聆聽,是蒐集故事的第一課。於是我大量的聆聽。
聆聽同學與父母的爭執;聆聽長輩在婚姻中的無奈;聆聽男朋友愛上別人的兩難。我聆聽痛苦、哀傷、期盼,也聆聽狂吼、沈默與嘆息。聽故事的心,是為自己生命的痛苦與迷惑尋找出路,同時,也是在用生命深處那一塊柔軟之地,撫摸眼前受苦的靈魂。聆聽,常常也就成就了「陪伴」。是的,從那時候起,我也學會了陪伴。
懷抱著聆聽與陪伴的意念,我進入了台大心理系,又在畢業後決定投身社會工作,為社會弱勢的族群、為極度受苦的心靈服務。那一年,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與一群受暴、受虐、居住在中途之家的未成年少女一起。一天24小時,與十幾個帶著不同歷史、創傷以及防衛的孩子,生活在約莫50坪的公寓。我們與孩子一同起床,一起煮飯,一同逛街出遊;我們像小媽媽一樣簽聯絡簿,發零用錢,叮囑功課、禮貌與衛生習慣。在每一天的生活裡,我試著給出我心目中的聆聽與陪伴:起初是在孩子開心分享生活瑣事的時候、在孩子心情沮喪的時候;後來,漸漸發現還必須包括在孩子對著我們憤怒地大罵髒字的時候、在我們給出信任卻被欺騙背叛的時候、以及在孩子一再逃學逃家說謊偷竊,痛定思痛說要改,然後所有行為又重新上演一次的時候…
孩子挑戰著我的心。
我開始常常覺得受傷、覺得疲憊無力,既埋怨孩子又怪罪自己。
那個時候,我開始發現,原來我的聆聽與陪伴並不保證帶來所謂的治癒。原來,若我無法真正的照顧自己的心靈,我也無法對另一個生命給出穩定而完整的照顧。27歲的我,決定赴美攻讀表達性藝術治療。看到自己在助人工作上從熱情到飄搖,我知道需要給自己時間,也給自己機會,在生命與專業的深度上往下紮根。
在美國的三年,除了在專業理論與技巧上的學習,更是自己生命重新整理與整合的三年。在學習每一個或藝術、或戲劇、或音樂、或舞蹈治療的同時,都是一次一次藉著音樂、顏料、鼓聲,往自己內在的深處走去:重新省視我的原生家庭糾結錯縱的情感;試著辨認自己內在魅影般無所不在的批評之聲;處理生命中一直無法跨越的分離與失落;凝視因身處異鄉而揮之不去的孤獨。
接納,是生命之流在此處給我的禮物。
因為真實的看到自己、因為在恐懼中帶著勇氣面對自己,所以接納了——接納我的限制,接納我的軟弱,接納有些關卡現在就是還無法走過,接納別人未必會有、但是我就是真實地感受著的一切情緒與感受。同時,因為更完整地接納了自己,於是對身邊的人,也就能夠帶著一份接納的眼光,給出一份新的溫柔。
2004年,回國。
回國之後,開始在諮商室裡接觸一個一個真實的案主。其中有情緒困擾的小小孩、被同儕排斥的青少年、被父親侵害的少女,還有掙扎著尋找自我定位與價值感的大學生。猜想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內在更整合,也更安定了吧。許多來到諮商室的孩子,似乎總能在一段不算長的時間以後,就給出了他們的信任與交託,然後,問題開始有了改變:可能是情緒變得更和緩了,可能是更能夠表達自己了,或者是,不再鬧事了。
我常常無法解釋自己確切做了什麼。只是直覺地覺得,是我內在深處的某些東西,在我一邊與案主互動的時候,一邊悄悄地與他們的內在深處對話,以一種古老而原始的語言。也或許,用白話來說,是我在生命的這一路上,累積的對人的悲憫、對於生命故事的好奇與聆聽,以及對於人性越來越多的接納,讓我能夠帶著柔軟與些許的智慧,陪伴一個一個求助者(尤其是比我年輕的孩子吧),一起跨越生命的關卡。因為自己走過,所以知道是可能的;因為已有所整合,所以知道內在的衝突與分裂不會是唯一的路。
生命繼續著,故事也持續著。
我一面走,一面選擇用溫柔的眼神,向相遇的旅人微笑。
上一篇:脫離靈魂的身體
維尼婷
2006-06-14 13:11:06
看了你的自傳...
好感動
原來每個禮拜坐在個諮室聽我講那些亂七八糟情緒的李泓老師是經過這麼多辛苦的成長歷程,才能用這麼接納的心情來面對我.
有你的陪伴好幸福...
忘了怎麼進入"明君"的網頁,看到李泓姊姊.....一路點進你的相簿......哈哈哈
看到一個大肚婆.....還有那熟悉---露著大白牙的笑....你很幸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