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1 12:16:10紅蜻蜓

上課心得~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詩篇34:18)

      
    10/23-25(
週一至週三),去台北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參加由財團法人台灣基督教福利會,所舉辦的"悲傷輔導與靈性關懷"課程。這是第二梯次,九月還有十一月都各有一個梯次。之所以得知這個課程資訊,是因為曾經在教會上過"心靈關顧"的課程。有姊妹在群組裡,都會放上相關的課程資訊。由於得知此消息時,第一梯次已經開課,於是就從十月開始上課。

    第一天是探討有關創傷、複雜性哀傷,以及自殺者遺族的關懷。是由馬偕醫院自殺防治中心,周昕韻心理師為我們上整天六小時的課程。藉由她的說明,讓我們知道就算悲傷,也是有分不同程度的。而一般都會安慰悲傷的要"走出去",但是她給我們一個新的觀念,不是要"走出來",而是要有技巧和方法的"走下去"。而從下午的兩堂課中,才知道台灣的自殺者遺族,是一群為數不少的人。但因為自殺被汙名化,所以自殺者的遺族只能忍痛,繼續悲傷的走下去。所以她目前在財團法人台灣失落關懷協會,擔任秘書長的職務。希望能透過協會,以及每年所辦的"世界遺族日"活動,來帶領自殺遺族,面對親人自殺的事實,而能勇敢的繼續走下去。自殺者選擇結束生命,雖然家屬可能永遠無法得知,為什麼親愛的家人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但自殺者遺族是被迫接受,這個永遠無法改變的身份。所以希望透過關懷和陪伴,一起幫助他們度過悲傷的歷程。
 

    第二天的課程,邀請到蔡茂堂牧師主講,有關"終末靈性需求"的課題。上午探討"靈性需求與關懷",下午則是"靈性溝通與倫理"。蔡牧師同時也是醫生,曾任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之前在和平長老教會擔任主任牧師。他講述醫學與宗教的歷史與關係,也就是兩者之間的"恩怨情仇"。早期是先有宗教後有醫學,後來醫學凌駕於宗教甚至排擠它,到現在發現醫療還是有未盡之處,尤其是在臨終關懷這個領域。於是醫學和宗教終於開始攜手合作,一起關心臨終的病人。透過蔡牧師的講解,才知道對"靈性關懷"產生誤解。之前我以為就是將信仰和心理學的技巧結合,去關心臨終的病人和家屬。但上了課才知道,靈性是比宗教更廣泛的層面。還是可以用信仰的力量去關懷臨終病人,但不能強迫對方,接受你的信仰。除此之外,臨終的需求與關懷是全面性的,病人的身心靈都要照顧到,真是非常的不容易。但也正因為志工們的付出,讓臨終病人能死而無憾,完成心願離開人世。

    最後一天,則是分成上、下午不同的課程,早上是由彰化永福教會的王進財牧師,談論"苦啊!我的做人,聖經看苦難與對苦難者的應許"。他說既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麼我們要如何去面對苦難呢?那就接受它,並擦乾眼淚,去幫助活著的人。要安慰人時,除了可用聖經的話語;而有些話則是不能說出口,避免造成受助人的二次傷害。

    下午最後兩堂課,由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侯懿真臨床心理師來授課。因為當接觸靈性關懷這個領域,尤其是面對臨終的病人,或是當社會發生重大事件 ,需要大量志工投入協助時,有時多少難免會產生所謂的"助人者替代性創傷"。這是就要自我檢測,看是否有影響自己的那些層面,然後加以因應與調整。而最後一堂課,則是談到"尋求自我整合與自我照顧"。有時長期關懷和照顧他人,難免多少會造成身心的壓力和疲憊。如果真的已經感覺身心耗盡,最好從關懷的現場先退下來,請假或休息是必要的。就像有句廣告台詞:「要刮別人的鬍子,先把自己的刮乾淨。」運用在關懷助人方面,就是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去關懷他人。

    上完三天的課程,真是打開我心靈的眼界。原來要從事靈性關懷與輔導悲傷的人,還真是不容易呢!除了些有些注意事項,說話的時候更要小心,以免對受助人造成二次傷害。當然助人者也要懂得自我照護,才不會造成身心靈耗竭的狀況。現在因為腳痛的關係,可能還沒有辦法到需要關懷的現場。但是我想可以藉著所學再加上信仰的力量,去關懷周遭身旁有需要的人。「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篇5117)。願我們都能效仿耶穌的精神,有顆願意關懷他人的心,去幫助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