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5 21:10:04小蟹子

清明潤餅,儀式的味道

        1.愛和砍削,雕塑出生命樣貌

    熟年後翻讀親朋友好的生活,像一本又一本書。有一些非常親密的家族互動,在親長凋零後,越來越相依為命;有一些熱鬧的家族生活,因為核心人物離開,像紅樓夢的繁華凋謝;最特別的就是,有很多年輕時並不那麼熟絡的家族,因為歲月老去,珍惜著每見一次少一次,反而養成了固定見面說笑憶往的新傳統。

    隨著父後的生活改變,我才慢慢發現,這世間所有驚心動魄的作品,都在愛和砍削中,讓我們謹記終年。太過親密的大家族,因為長年累積的愛和信任,有些人強勢有些人忍讓,生活過著過著,全都成為習慣,密集的互動越過界線,藏著愛也藏著砍削,有歡喜,也有快要承受不住的傷痛,只是我們當時都沒有發現。

    父親最後幾年,每次回家,總覺得戰戰兢兢,彷如有一大片繁花勝景,轉瞬就要消歇2010年開始勾勒潤餅繁華http://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20819911,對照父親垂老http://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20893341Spring這年從5捲降到4捲,歲月這樣強大,或早或晚,誰都慢慢敗退,那時的我們都不知道,不到十年,父親即將離開。

    後來,拍照世代興起,孩子們開始珍惜「太平盛世」,祭祖時喜歡上傳「全台最豪華」的潤餅排場。烏魚子、大蝦仁、滷牛肉、瘦肉片、豬舌頭、香腸、燻雞片、高麗菜絲、胡蘿蔔絲、小黃瓜絲……,還有整盤嗆味的蔥絲、蒜絲,最叫座的是煎得香噴噴的蛋皮和豆干片,以及充滿節慶味道的甜蜜花生粉。同樣的供桌,幾乎一模一樣的菜色,讓我們回想起不斷重複的加工過程,潤餅皮名店的大排長龍,天未亮就開始張羅的忙碌過程,第三代和第四代剝大蝦殼、剝皇帝豆的薄皮、摘豆芽菜的頭尾撕開成疊的潤餅皮對摺成形……

    2015年的〈清明三重奏〉http://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383133172016年的家族健行,〈況是清明好天氣〉http://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66833618和〈不妨遊衍莫忘歸〉http://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67195281,讓我們學著在這慎重的日子,踏青,靠近天地;2017年清明,我前所未有地發揮「勞模」精神,為大夥在家族社群做各種主題相簿,而後血栓住院;2018年初父親成仙,我陷入一整年的身心失衡,反覆糾纏在急診驗血、超音波、胃鏡大腸鏡和斷層掃描,身體知道,生活此後將翻出前所未有的變動。

    2019年,老爸對年、合爐,送回高雄旗津大願院安座。清明節,在萬般感恩的歡喜裡,接續起潤餅傳統。2020年,小寶貝進廠送修,疫情滿天,坐上空無一人的機捷到A21轉計程車,憶慈超推:「今年的烏魚子特別有味道,單獨吃,更好吃!」孩子們指定潤餅冰淇淋越甜越好,入選的當然是「霹靂無敵超級甜」Häagen-Dazshttps://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80263782,父後過了一千個日子,生活慢慢重回秩序。         2.太好了!老媽開始有自己的禮金了

    從小到大,不知道是蛋皮蝦?還是潤餅皮的麩質,我每吃潤餅必過敏,其實並沒有那麼期待「潤餅節」。不過,年紀越大,潤餅摻進記憶清明印記都變成味蕾的祝福,好像有一種難以言詮的幸福,發酵成儀式的味道。

    每一年都是一樣的12道菜色,還是要拍個照片。拉長時間,放慢速度,在反覆咀嚼、領略中,超越現實,游離想像,在年年重複的顏色和芬芳中,構築出精神圓滿。

    習慣在這一天,一起追念往事。回想起老家的潤餅菜色,拜拜的三牲和豐富的菜餚,都會撕成絲,讓大家裹進潤餅,軟絲烤雞烤鴨……,烤雞絲很叫座,我卻覺得包牲禮終究怪怪的,小斌笑說:「幸好沒撕那條牲禮魚。」

    一起回顧「家事」,就是關於清明最突出的「特別節目」,有悲傷、有歡愉,也有好不容易長大了的感恩,最後打了分數,「至少有85%的美好」,這一天,就足以抵抗除了這一天以外所有的悲傷和迷惘。父親老後總惦著要留給我們甚麼,竟在夜市買了綠翡翠,說要當「傳家寶」,當時還引起阿姨一陣驚疑。他任性走過一輩子後的晚年回眸,所有想做的都做不到了,只在幻想的人生劇本,完成一塊又一塊碎片,疼痛又破碎;大哥很孝順,把泛黑的銀戒擦到雪亮,收藏著父親的心意,還加碼多了只蘇聯鑽,戴在長子長孫的長子長孫手指上,成為一種警惕,我們如果想要愛,都努力活在當下吧!

    哥哥們在清明前提早回高雄「敬拜祖先」,父親曾說過「恁阿母行到哪,笑聲就到哪;恁阿姨行到哪,人就走了了!」,只是一輩子糾纏在和阿姨的愛恨情仇中。阿姨跟著到老爸身邊了,哥哥們特別為不爭不求的母親,準備屬於她自己的「禮金」,讓她自己運用。這真是再明智不過的決定了!她這輩子的特異功能,就是照顧人,母親富裕了,大家都會跟著變幸福。

    潤餅皮大漲價,成了熱門新聞。我們吃到「特別優待」的原價。小斌一冒出:「二叔家三張餅皮,抵得過我們五張餅皮。」一時引起驚嘆!他的心算怎麼還這麼好?像我們這些當年花太多時間在讀書考試的人,忍不住滿腹心酸,當年學了那麼多三角、向量,到底甚麼時候用得到?

    用不到的,還有微積分啊!」這話題一引出來,本來是教改的熱門題,因為我沒上過微積分,又轉成我的「史前時代」。說真的,我們為什麼需要家族聚會呢?大概就是為了這些沒有邏輯、沒有前言後語、也沒有任何利害關係的「腦門一拍,胡說八道自來」的腦力激盪吧!         3.小小的放飛

    創作坊清明連休十天,前五天《太初傳說》三部曲完工,用了兩天修改首部曲《遂古之初》,寫序,增補引文解碼〈來讀《山海經》吧!〉,最後三天悠閒過節。散步,看花開葉嫩;Global Mall喧聲連天,演唱會,球季開賽;在青埔這個完全沒有書店、只交錯著高鐵、商場、機捷的豪宅森林,難得出現金石堂書展快閃,「Book Store」的牆面都是排場的古董書櫥,大圖輸出如垂天之雲,沒有真正的書架,只是為了提供拍照,人很少,還特別去假裝鐵粉,怕書店以後都不來了。

    2021年的清明,從太魯閣出軌後,缺水、霧霾、華航群聚感染,越覺得相守是難得的祝福。在大哥家,庭豐和庭軒接力完成創作坊《109年童話選》新書發表會影片聯結,一起看《陽光普照》,聚在一起的家人說說笑笑,一起對抗著對整個大環境難以置身度外的憂心。到了2022年清明,疫情又以每天一兩百人的速度在擴散,一起看《瀑布》,本來以為是像《陽光普照》般的家庭大和解,沒想到竟然是「思覺失調」衛教電影,我一向不太看醫療資訊和養生保健電視,閒聊時也不習慣以生病做主題,難得從思覺失調膽結石飛蚊症到白內障,努力跟上養生熱潮。

    書瑋的「塗書管故事」在記憶裡發亮,送喜餅、神秘訊息滿三個月和大哥看不出來的超音波照片,成為有趣的笑點。連續兩天,吃掉四斤半的潤餅皮,還帶回珍貴的十片潤餅皮當小禮物。兩捲包生菜燻雞沙拉;剩下的做高麗菜捲,肉少少、菜多多、胡椒簡直就是不要命地灑,拌著一整鍋高麗菜肉餡,很能滿足「想要包水餃」的美夢,室友難得給了優評:「像超級大的煎餃」。

    帶「早安.經典」回大哥家,剛考完學測的庭豐一看到《有了詩就不一樣:來讀《詩經》吧!》和《做自己的煉金師:來讀《論語》吧!》,差點昏到。表面上說要「快樂學習」的教改,讓每一個孩子背負著以前我們難以想像的「閱讀素養壓力」;立刻轉推薦給庭軒,他的「學測革命」尚未成功,高中生涯尚須努力。

     看自己的新書,在家人間被「推來推去」,就覺得很好笑。每一個作家對家人而言,就是「坐在家裡」而已,還要挑是當時間,安排「新書登場」,新春時不是那麼紓壓、慘遭「過年書競賽」淘汰的《小說拾光》,總算也登場了。

    開始寫「小印微短篇」系列,每天一百多字,很像緊繃的生活中,輕鬆的文字小遊戲。一早寫〈清明,寸心〉,經過千萬年又千萬年的絕情絕愛、逸入太虛,終究身受荒土丘墳的一點新綠牽引,那是家,是眷戀,是最初、也是最後的牽掛,我們的一生只如風箏,只能舊地盤旋。沒留在大哥家晚餐,回青埔散步,沿著老街溪,腦子裡浮起記憶裡好多顆小印,印文都藏著「心」字,坐在溪畔,在手機備忘錄裡,寫了〈心秀,夢想在唱歌……〉和〈說盡人間天上,兩心知

  我們身在「此生囚牢」,有一點小小的放飛,都覺得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