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6 16:31:38小蟹子

從《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看文化暖色和文創商機


       1.  文化暖色

    暑假的閱讀底色,從山鷹的童詩朗讀、《床母娘珠珠的天地神靈,慢慢銜接到《我和阿布的狗日記》的溫暖悲傷、《少女練習曲》的封閉和退讓,最後勾回《山海經》看崑崙神獸的掙扎和奮鬥。最後,通過各種立體活動,讓孩子們理解從「個人品牌」、「平台經營」到「多元發聲」的力量。

    藉著張少濂「迷走工作室」的介紹,提醒孩子們,隨著全球化和數位化的改變,世界距離拉近,台灣國際處境處處挑戰,每一天的學習和工作,都要放進一個更寬闊的視野,讓自己通過商業競爭,從重複和依賴中,創作出充滿樂趣的生產力。《台北大空襲》、《高雄大空襲》《天火基隆》這些台灣本土桌遊,以及第一個為桌遊製作超好聽主題曲的「滅火器樂團」,這些新世代的文化接棒人,都是為了堅持「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人,有責任向世界解釋台灣是什麼!」

    這就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可以形成的震撼和影響。活進這樣積極鮮彩的文化暖色,想起來,一生的行跡才嘗得出滋味!尤其和這些年不斷成熟壯大的韓國文化成績比起來,我們更要整理釐清,我們的文化滋養和未來發展的可能趨向,到底在哪裡?

    一直努力想克服如何在上課時讓大家分享到剛烘烤出來的韓式麵包,只有在剛出爐的鬆軟咀嚼和芬馥香氣中,一起翻讀繪本《白雲麵包》,才能讓孩子們理解,隨著《白雲麵包》國際版本的翻譯流通,韓式麵包也將成為一種不可思議的浪漫美好。

    和孩子們共讀琳達..帕克(Linda Sue Park)的《碎瓷片》(A Single Shard)。童年時跟著父親從韓國移民美國,埋在圖書館摸索著對美國的了解,史丹福大學英語系畢業後,隨愛爾蘭夫婿遠赴都柏林、倫敦,1990年回到美國,她的小說題材幾乎都繞著韓國,尤其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更是大量閱讀相關資料,從中擷取養分,在百家爭鳴的美國兒童文學界掙得屬於自己也屬於文化血脈的滋養和支撐。  在這樣充滿艱難衝突的環境下,無論是她的作品或生命奮鬥,永遠充滿了邊緣人的憂傷和勇氣。

    《碎瓷片》獲2002年紐伯瑞金獎。住在橋下的遊民鶴人與樹耳,背負著身體或家庭的殘缺棲身於社會底層;陶匠明師傅夫妻則因為喪子成為情感上的孤絕邊緣人,只能相互支撐,在陶藝「精巧的鑲嵌」和「純淨的釉色」中勾勒生命顏色,一如便當白飯上「襯著深色魚乾,還有一些由甘藍菜、鮮豔的紅辣椒、綠洋蔥和大蒜調味醃製而成的泡菜」,大紅、鮮綠和純白對照的日常;融進洋李花瓶「神祕的綠葉,黑色的枝幹,從尖細細枝中襯出純白的群花」;最後回溯到先民時期,當高麗還是百濟王國時期,唐朝大軍攻進皇庭,不願就範的宮女們換上粉紅色、紅色、綠色、藍色……絕美絲綢,紛紛從懸崖上一躍而下,飄揚在空中的彩裳就像繽紛的落花,這是烙印在韓國人記憶裡無從複製的「落花崖」。

    2.  艱難人間

    這樣激烈極端的民族性,讓這個小國在高壓力的競爭和傾軋中奮力掙扎,一年中高達470萬人經歷心理健康失序,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殺率比比總體人口自殺率高8.1成為OECD成員國中自殺率最高的「自殺共和國」。

    2018年拿下英國布克國際獎的《素食者》,三段故事,三種視角,普通上班族、藝術工作者、小型創業人,打敗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以及呼聲很高的中國作家閻連科,透過一個崩潰的家人,節奏迅速地層層設色,生活的艱難、自身的無能,以及無論如何都要撐持下去的無可奈何,誰都不能置身度外,再一點一滴揭露逃遁現實的不堪底色,到最後,竟發現誰都有從社會壓力逃脫到「另一個世界」的渴望。人生何處不艱難?小說最後,逆轉最初的理解,讓我們發現,最先逃走的那個人反而輕鬆,活在現實裡的人,無論多麼艱難,還得把這不好不壞的日子,繼續過下去。

    2020年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不僅反映出了真實赤裸的社會問題,試著扭轉人們對精神疾病的負面印象與錯誤觀念,更以沒關係精神病醫院的座右銘「沒有正常與不正常,只有發現而不是偏見」,鼓勵每一個人,拋開成見,接納彼此。尤其在寂寞邊界,漫天瘟疫,我們或多或少都是歪歪斜斜不斷面對艱難挑戰的失衡病人」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像寫給寂寞又勇敢的人最後的情書,呢喃著叮嚀著呵護著,交錯補位,相互撐持,才能慢慢走下去。

    如果不曾體會過寂寞,我們無從理解華麗的衣飾是脆弱的盔甲荒蕪的城堡是被掠奪的童年、任性的自閉是無從逃躲的責任,小丑的笑容是不斷撕裂的窒息。不是因為勇敢,這部戲劇就失去了它的可貴,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撕下脆弱的盔甲,在真實的人間受傷、復原;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正視傷痕,珍惜自己;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扛起責任,在不斷撕裂中看見希望、學習縫補,在一連串窒息考驗中放慢呼吸、感受生命,並且在層層疊疊的傷痛中,懂得微笑。               3.  文創商機

    這種帶著人性暖色的掙扎和奮鬥,放進充滿競爭的商業環境裡,整個文化團隊都做了非常細膩的準備和舖墊 。以經典童話《美女與野獸》《睡美人》《放羊的孩子》《醜小鴨》《羅密歐與茱麗葉》帶出五部暗黑童話的現代創作,戲劇落幕了,繪本同時也正式推出。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從脆弱的童年開始,提醒大家不要忘記克服過去,否則只是個靈魂長不大的孩子;《喪屍小孩》讓關切的圈子放大一點點,思索親子互動,孩子要的是食物,還是媽媽的溫暖?到了《春日之犬》,時空拉長又擴大,我們卻被早已習慣的「舊模式」和「舒適圈」框住,要不要掙脫「項圈」?能不能跳出侷限,決定權在自己。這時,藉由《手,琵琶魚》這本「失敗的,逼近父母的責任,在牽手與放手的兩難中,釐清如何讓孩子成為獨立的自己?最後在《找尋最真實的臉孔》中,角色變多了,面具男孩、空罐頭公主、箱子叔叔,代表的就是不敢自主表達的團體適應」、「失去信念的內在力量「不肯長大的依賴和撤退」,不同的脆弱匯在一起,人格需要整合,互動需要調整,對環境的適應需要探索,遇見,靠近,依靠和扶持,這就是人生最艱難同時也最溫暖的追尋,學會自主選擇,才有機會擁抱幸福。

    隨著戲劇性的衝突,我們在不同面向中理解獨立和依存的關係,同時也慢慢增強了對金秀賢手作的惡夢娃娃「網太」,以及從韓國經典動畫延伸出來的「劍龍娃娃」,接受「依存可以促成獨立」的潛暗示,售價34,000韓幣(約NT$840)的「網太」和「劍龍娃娃」首發限量版周邊商品,3000組一推出就搶購一空,在單純的「依存美好中創造出更美好的「獨立商機」。

    更厲害的是,Google Doodle 2013.4.22《小恐龍多利》30歲慶生。金淑正19834月開始在漫畫月刊寶島連載小恐龍多利》,南極飄過來的巨大冰川碎塊上的小恐龍多利,流入首爾漢江,開啟和高吉童、多吳娜、多池鴨、喜棟的奇幻生活;1987年製作為動畫;1999年劇場版動畫片和電視動畫出口到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各國和中國印度;2007韓國多利主題公園」開館;2014年當選韓國人最喜歡的韓國動畫片」。

    隨著Netflix的全球發行,曾經在韓國動畫和大眾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小恐龍多利》,展開國際旅程。當我站在創作坊看著孩子們,忍不住會想,當他們長大,會想起台灣甚麼永垂不朽的文化符號,我們將留給孩子們麼樣的資產,讓他們在世界在未來在延續的時空中,不斷奮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