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2 08:00:00小蟹子

《延禧攻略》隨想

                        1.  後設的荒誕

    2015年一時興著,跟著麗雲去學素描,一下課廢寢忘食,朋友忍不住問:「不過只是消遣,怎麼不饒了你自己?」她開始反覆提醒我,至少得找出三件「無腦的娛樂」。

    本來選了「看笑片」、「打地鼠」和「吃甜點」,後來刪了聽起來不太健康的「吃甜點」,替換成「追劇」。我一向不喜歡連續劇的拖沓盤旋,如果意外看到一、兩個切片很好笑,就會追得很開心,這一來,好像這個選項和「看笑片」太接近了,其實,最關鍵的差異就是多出「純愛」,我厭棄宮鬥、背叛、仇恨,喜歡純愛,愛情如果真的很純粹,特顯得蠢蠢、萌萌的,自然會讓人會心一笑。

    2015年忽然看到殺阡陌折下一根小指頭送給花千骨,極盡誇張、搞笑的這一幕,促成《花千骨》的追劇旅程;2016年,發現《錦繡未央》裡有一隻被退還無數次後仍然執著飛回來守護最愛的鸚鵡,日日高唱著:「所謂伊人,在水未央」,洋溢著堅貞的愛和信任,像黃金的心,不是精緻大戲,卻追得很開心;2017年,堪稱無腦的網路劇《顫抖吧!阿部》,在狂笑中每每因為純愛堅貞而落下眼淚;2018年,最好笑又最純愛的網路劇,大推《芸汐傳》,典型的「萬事通先生和小迷糊」

    一直不看宮鬥戲,《還珠格格》《步步驚心》《甄嬛傳》《羋月賺》……這些延燒二十多年的宮廷大火,我自顧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沒想到,搭上周迅《如懿傳》鋪天蓋地的宣傳便車,在《延禧攻略》點擊率破40億時加入追劇,從第一集開始,每出現「壞人」做了「壞事」,習慣對著螢光幕自說自話:「小心噢!你要說Byebye了。」

    果然,最多兩集,有時一集之內或暴投、或三振,淘汰好多「害蟲」。「害人者人恆害之」的快節奏,很像電玩,卻又濾盡電光閃爍,反而用一種灰色調的繪畫質感,傳遞出電玩英雄晉級、過關的快打異能,有一種後設荒誕的趣味;再加上傅恆的純愛,慢火細煨,在權謀狡詐的圍城裡,描繪得很乾淨,就這樣,分成十天「完成作業」,剛好在大結局播出時收工,除了冗長的「辛者庫」重複了宮鬥老梗,拖得人神思渙散外,整部戲看起來都很開心。 
     
                    2.  看戲,是自己的事

    剛收播,話題熱鬧,還有《如懿傳》帶來的後續延燒,這陣子聊起來很有共鳴。本以為我為了追逐「無腦的娛樂」,窮極無聊才追劇,沒想到,我的學生、朋友中,竟然有這麼多「青年才俊」日日在追劇。這真的超出我的想像。總覺得這些「人中英豪」們的有為人生,想要紓壓,應該都別出心裁,健身房、沙包拳擊、喝喝紅酒、看看推理小說,或者學裁縫、做工藝、上法式烹飪課……,還有個絕頂聰明的學生,下了班就練鋼管舞,舞姿曼妙,臂力驚人,和好朋友繞著根細細的鋼管,兩個人圍成一顆大大的愛心,簡直讓人嘆服。

    「想太多了吧?一下班,甚麼都不想,光是追劇,說有多紓壓就又多紓壓。」聽書瑋發表社會觀察,我都當作長見識,誰知道這麼大剌剌的現代奇女子,談起《延禧攻略》卻說:「我得不斷倒回去看,要不然,這些後宮女子長得太像了,我都認不出來。」

    我們習慣了「戲劇常模」,總覺得好人一定要忍氣吞聲,至少要受苦受罪到過半後,才有機會看見一絲絲希望。《延禧攻略》逆轉制約,沿用電玩式快打旋風來清掃「討厭的人」,一路打怪,手不留情,這種翻新宮鬥的創作手法,讓有些沉迷文學意象的看倌們棄甲曳兵:「我的天哪!節奏太快了,少了戲味。」

    還有個才華洋溢的學生,竟然有點遲疑:「我喜歡的人,都不是網路上最受歡迎的人氣角色。有時候會難過,為什麼我和一個正常運作的社會,隔閡得這麼遙遠?」

    看戲,是自己的事。網路上的意見也不算是「正常社會」,光是「你喜歡誰?為什麼?」、把喜歡或不喜歡的角色當作櫥窗,延伸出嶄新的「看見」和「想像」,聊起來就很開心,真有一種「共有此時此地」的親密感。
                                                   
3.  此時此地的幸福

     追劇時喜歡Coogle新聞,中國的影劇圈新聞,簡直可以當政治新聞看,很多細微的變動都藏著政治角力和政策轉彎,讀起來特別有樂趣。《如懿傳》播出日期不斷延後,審了又審的細節裡,有政策在下指導棋;高片酬查稅風波背後有政治派系的整肅和清算;《延禧攻略》的製作拼貼,又充滿創意和創業的卑微和尊榮。

    很多人喜歡說,台灣是「鬼島」。中國的朋友組團來台,太太們逛著故宮、墾丁、阿里山,先生們卻喜歡待在旅館裡看政論節目,那樣齜牙裂嘴的謾罵,那些自由自在對政府的指摘和不滿,背後藏著最珍貴的寶貝,叫做「民主」。

    想起趙麗穎熱播的中國劇《楚喬傳》,戲拍得很粗淺「宮鬥」,原著《11處特工皇妃》有一種難得的生命嚮往http://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64308128,全書從蠻荒般奴隸殺戮,慢慢進化到人權尊重,大概出現過上萬次自由」這兩個字,我想,這些關鍵字都可以替換成「民主」,這是人心最強烈的渴慕,我們可以自主選擇。

    光是我們可以安全縱恣地罵台灣是「鬼島」,就覺得此地此地很幸福;八點檔差不多的劇情,可以演個幾百集,也凸顯出大家都活得無憂無慮,所以安心糾纏在差不多的愛恨情仇裡,活得有滋有味。台灣此地此地的經濟發展,也許不如中國騰升得那麼迅速;台灣在國際行進間的難處,也一年比一年面臨更多的艱難挑戰,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影劇新聞就是休閒八卦,不需要忐忑猜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