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9 12:57:08小蟹子

天涯知心----禮物

這是國慶連休後回到創作坊的第一天。
小圓桌上,堆滿了大家在連休長假回來後的禮物。
小豔剛從南投回來,為大家準備了最新鮮的生香菇、親手採的柔韌木耳,還為了搭配這一週的上課內容,精心組合「蘇幕遮」主題宴:蘇是山蘇、幕是木耳、遮是苦瓜封(遮得很緊密吧?呵呵!)
午宴後的咖啡時間,各色禮物,爭相跳竄著關於思念和親密的千萬種語言。
淑儀老師從鹿港回來,帶著「鳳眼糕」回來。
蕙君老師帶回來的是台南白河的「蓮子米香」。
秀芝老師帶來創作坊團隊最熱愛的「金門牛肉乾」;以及遠到宜蘭旅行仍不忘刻意為淑儀老師挑選的紫花長洋裝,因應宋詞,搖蕩著讓人入目難忘的「秋色連波」。

禮物太多了,大家爭相閱讀著「有效期限」。
沒有防腐劑的鳳眼糕,「勝出」!
打開禮盒,一看到五彩的鳳眼糕經過顛頗的旅程,已然「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淑儀老師傻在當場,心痛地說:「怎麼會這樣呢?那粉、白、綠、黑、米五種顏色,靜置在盒中,精緻而纖巧的樣子,我一看就好想帶回創作坊,怎麼知道……」
我們笑了!
每個人都深切感受到,在唯美的淑儀老師心中,我們是她慎重收藏在心裡的「古典多寶格」,一小格、一小格,精緻多彩地揮灑著生命的顏色。

連著幾天,上課前,配著咖啡,咀嚼著粉、白、綠、黑、米每一個顏色的鳳眼糕,知道這整個團隊,也是這樣精緻多彩的,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時間序排在日後的「金門牛肉乾」、「蓮子米香」,都在廠長的熱情、好奇和心理上的極端需要下,全部拆封。
好像預告著,創作坊的「心意」,全部都在熱烈邀約,吃我,吃我,吃我……

我為在新竹教室獨立奮鬥的教職團隊們準備「高粱香腸」和「南洋咖哩雞」,加入小華姊姊後,希望大家可以熱情昂揚、活力無限地開展下一個新的階段。
另外在精神食糧上,準備《品牌地圖》,讓大家深入閱讀。希望新竹團隊從內心裡深刻地建構起創作坊的「品牌地圖」,獨立而堅定地,在新竹地區走得穩健、走得長遠。
陪廠長到恩主公醫院向難過的氣喘宣戰同時,在鶯歌老街,為小豔心愛的海芋,挑了個奈米吸水杯墊,讓心情生出一點點美麗的縫隙。
為淑儀老師準備《最後的演講》。
為秀芝老師準備《人生,非常戲劇----日常生活心理學》。
為蕙君老師準備各家童話,讓她深入研讀、比較,希望她有機會,歡愉而華美地開展出她自己的童話王國。

新書攤在小圓桌上,大家相互推薦書目,各自挑揀著創作坊書牆上一套又一套不同類型的套書發表意見。
創作坊一向忙碌,沒有長假,大部頭的套書,老師們不敢輕易「淪陷」。
蕙君老師在創作坊四年,漫長年假剛好適合「沈迷書海」,今年因為春節卡在寒假中間,沒有寒假班,她鄭重推薦長達十八冊的「狄公案」。
《狄公案》這個書系,真的很有意思。仿自話本小說語言的「狄公案」,古雅文言的字句,居然是外國人的書寫成果。
生於1910年的荷蘭著名漢學家高羅佩,中學自發學中文,大學時加修日文,一副此生非東行不可之勢。果然,他以外交官身分,跑遍東京、泗水、新德里、貝魯特、大馬士革、吉隆波、重慶;通曉十五國語言;迎娶中國女子水世芳為妻;著迷漢學,對明代中國性學的文本搜集和研究論述,如《祕戲圖考》、《中國古代房內考》兩冊專著,引起讀者廣泛討論;親炙於古琴大師葉詩夢,旅居重慶期間,與于右任、馮玉祥組「天風琴社」,撰寫《琴道》(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一書,顯現他在中國琴學的深厚素養。
「狄公案」系列小說,與英國柯南道爾爵士的「福爾摩斯探案」齊名,暢銷歐美,被譯成數種語文。
有趣的是,高羅佩還仿「祕戲圖考」那樣的手畫風格,親手繪製書中插畫。
這是高羅佩一生的中國情緣。
瞧,是不是很像早就註定好的「人生使命」?

就在大家熱烈分配寒假閱讀計畫同時,小豔忽然問:「要不要排一排明年的計畫?」
大家熱烈響應,立刻拿出日曆手冊,嚴陣以待。
我有點驚,有點喜。這個團隊,慢慢在成熟運作。學期走到四分之一,心情上覺得秋季班才剛開學,慢慢熟悉了孩子們的學習節奏,教職團隊已經在準備2009年春季班的備課,還選定最美麗的元宵節前做「期初考」試教演練。
創作坊進行的速率極快。隨著日曆翻頁,轉瞬間,循著春季班、暑期班、秋季班的時序,全面檢視上課教材、期初考的日期和進行方式,行程安排居然到2010年1月。

想起來真覺得不可思議。
經過一整年辛苦的操練,好不容易到了十月,老師們擺脫了「週一改作文;週二團體討論;週四讀書進修;週五改作文、看教學帶做發牌練習;週三、週六上課」的「創作坊囚牢」,以為大家可以鬆一口氣,過幾天沒有負擔的日子。
想不到,隔了一週,回到小圓桌重新相見。
禮物,具體地堆在小圓桌上,傾吐著每一個人「離別後,憶相逢」的深層心意;而小圓桌邊的碎碎絮語,抽象地,渲染著暖洋洋又甜蜜蜜的情意。
每個老師都興奮、激情地討論,想要和孩子們分享的故事和感觸。
每一堂課,大家興高采烈地灌注著我們對孩子的熱情和期望。
每一個老師從假期裡甦醒,終於能夠,回到教室裡,我們像日出東山、像星垂平野、像春風回到最戀顧的江南岸。

這一週,孩子們讀「碧雲天,黃葉地」,作文題目是〈秋色連波〉。
廠長替孩子們擔心:「這是什麼怪題目?要怎麼寫啊!」
孩子們卻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憂慮和侷限。
下了課以後,老師們都迫不及待地在手機裡熱情分享,孩子們選了哪些材料?作文簿裡搖曳出如何驚人的絢麗風采!

蕙君老師感嘆:「好長的連休假啊!簡直像過了一個長長的寒假,很難適應沒有創作坊的日子。」
依雯老師問:「這一週,怎麼都沒有安排什麼事?」
秀芝老師急切問:「休過年假,到底創作坊什麼時候才開業?」
小豔子乾脆打開日曆手冊:「來排明年的活動好了」
淑儀老師一直躲在教師休息室,進行她一個人的「祕密工程」。原來,收到秀芝老師的禮物,聯想起秀芝老師加入團隊後對她的殷勤回應,她有滿肚子的感念急著化為文字,在自己的「幸福國度」分享〈承情與感恩〉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ken23178/3/1310763628/20081017235747/

承情與感恩,這就是創作坊價值內化的起點。
慢慢地,通往創作坊的核心理念----向有光的地方走去。
無論流光走動,如何用各種姿形翻閱日常或狂歡,我們珍惜,在每一分鐘的呼吸聲息裡,可以這樣確定,承情,感恩,向有光的地方走去,讓我們有足夠飽滿的能量,引領更多更多的孩子,約束在最美麗的共同規範裡:說好話,負責任,珍惜和世界上所有相識或不相識的人,形成一個又一個相互牽繫、聯結的團體。

每看到坊間那麼多「樂在工作」、「團隊指南」、「打造自己成功」……這類主題的書,每個月以驚人的速率推上書市,常常猜想,是不是世界上真的有這麼多人,不能樂在工作;不能享受團體;常常得挫敗地想像著生命之河的另一端,可能,還會有另一個「成功的自己」?
這些書,這些文字,以及常常在這裡、那裡聽到的這些、那些相接不斷的疲倦和抱怨,總是讓我們分外確定,能夠活在創作坊,是一件多麼美麗的禮物!
呵呵 2010-12-09 16:08:51

好喜歡這幅雷諾瓦(Renoir)的「船上的午宴」。

樂在工作 2008-10-25 00:31:54

創作坊就像個家
好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