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2 11:22:38Hung

10有哪些人物參與了《心經》說法盛會?

《心經》這部談般若空性的濃縮經典,雖然經的主要內容是觀自在與舍利弗的對談,但是聽眾以菩薩多過於人類,這點頗為特殊。

文字:摘錄自《圖解心經》

◎序分的人物
在這場《心經》說法盛會上,有哪些人聆聽了佛陀開示的殊勝空義呢?在玄奘的略本中,我們看不到聽法者,但在諸多廣本的「序分」,則包括三組與會人物:(一)菩薩眾;(二)大比丘眾;(三)大菩薩眾。有的譯本將「大比丘眾」寫成「大苾芻眾」,「苾芻」與「比丘」同樣都是音譯自梵語Bhiksu。「大菩薩眾」或稱「摩訶菩薩眾」,「摩訶」是梵語Maha的音譯,意思是「大」,顯然菩薩還有分菩薩與大菩薩兩種不同的修行境界。

到底有多少人呢?比較諸多譯本,並未詳盡說明正確參與人數,只有兩部經有提到人數。一部是《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代法月的譯本),描述有百千位大比丘眾,以及七萬七千位菩薩摩訶薩,同時聆聽法義,而菩薩眾中,更以觀世音、文殊師利、彌勒等諸大菩薩為上首。顯見菩薩的人數多過比丘,這點頗為特殊。另一部是《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施護譯),說明有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與諸菩薩摩訶薩眾參與盛會,但並未說明諸菩薩的人數。

◎正宗分的人物
在正宗分是心經的三個重要角色──觀自在菩薩、舍利弗與佛陀。舍利弗或稱為舍利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稱。在法月所譯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他為「慧命舍利弗」。「慧命」是比丘的尊稱,說明比丘博聞強識,「以廣大甚深之慧為命」(《勝鬘寶窟中本》),有時「慧命」又稱「慧壽」。此外,在般若與利言等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稱舍利子為「具壽舍利弗」,「具壽」是「慧命」的另一種譯法,是說比丘不但具有世間的壽命,而且具有法身的慧命。

◎流通分的人物
在流通分中,聽法大眾──眾比丘、諸菩薩、天、人與天龍八部、阿修羅等,以及一切世間的修學道眾,聽聞觀自在與舍利弗的對談,都產生了前所未有且無法形容的安樂與喜悅,這種喜悅超越一切世間所有的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