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2 11:19:50Hung

09佛陀到底在不在《心經》的說法現場?

玄奘所譯的《心經》一開始便是觀世音菩薩與舍利佛的對白,經文看似由觀世音菩薩所說,但佛陀到底在不在《心經》的說法現場呢?答案在廣本心經裡。

文字:摘錄自《圖解心經》
如果單看玄奘所譯《心經》的開頭:「觀自在菩薩……」,接著是觀世音菩薩與舍利佛的對白,一定會懷疑:《心經》難道是觀世音菩薩所說?佛陀到底在不在《心經》的說法現場?其實這問題只要透過其他廣本《心經》,便能找到答案。以下是以般若與利言共譯的廣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例,來看完整的說法過程。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菩薩眾俱。

這幾句經文點出說法地點在靈鷲山,與會人士有佛陀、菩薩眾、大比丘眾。由「如是我聞」可知,是阿難記下整個說法的過程,這是諸多佛經的典型模式。

時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

這描述非常關鍵,說明此時佛陀進入三昧定的狀態,這是透過精神集中,以達到很高的意識境界。

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
名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離諸苦厄。

此時觀世音菩薩在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的狀態中,持續進行觀照五蘊皆空。無論是佛陀的「三昧定」(詳見頁●),或觀自在菩薩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詳見頁●)都是關鍵的修行狀態。玄奘的略本於此都略去了。

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云何修行?」接著舍利弗承佛威力,向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請問如何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於是兩人展開對話,即玄奘與鳩摩羅什所譯略本的大部分內容。

至於觀世音菩薩扮演講說者的過程,在諸廣本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是觀世音菩薩自告奮勇請示佛陀後開始說法;二是舍利佛承佛威神力後,恭請觀世音菩薩指導說法。所謂「承佛威力」是指舍利佛「在佛陀的啟發之下」,開始有能力與觀自在菩薩溝通。兩者於意義上應是相同的,無論是哪一種,當時佛陀都是在旁進入三昧定的禪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