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30 13:19:46Grima

Reading Note:No 30052009

雖然這次沒有邊讀書邊寫下紀錄,但我還是儘量按照閱讀順序來記下當時有的感想;先從「水滸傳」開始吧!這部中國最有名的古典小說之一,當然也不會是我頭一次閱讀;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想,很多人會跟我有一樣的感覺,每一次重讀它,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與想法。

之前我曾在剛讀完之時,就把那篇『傳說中』是作者施耐庵寫的序給放上了網(
http://blog.udn.com/grima/2775398),因為不管它是真、是假,起碼我覺得裡面很有幾句話,是寫得深得我心的;另外,我也在網上看到有人說什麼施耐庵因為寫水滸傳之故,所以他的後代三世闇啞,如果我所看的這本書所附的附錄所言不虛,應當是寫三國演義的羅貫中才是後代三世闇啞吧?雖然也有人說,羅貫中可能也是水滸傳的作者,但我覺得我是懶得考證事實真相的,就隨俗姑且相信此書是施耐庵著,羅貫中編篡罷!畢竟作者究竟是誰,對我而言,也不影響我閱讀此書時的樂趣啦!

水滸,根據我個人的感覺,實在是中國古典小說當中,在人物描寫上,最接近寫實狀態的一部了吧?也許旁人會覺得紅樓夢、儒林外史、三國演義…當中,人物描寫才是最好,可是暫且不論紅樓(我討厭紅樓,所以這僅是我個人的偏見也不一定),三國人物的描寫已近『神話』,像諸葛亮用兵之神、關公之義、呂布之勇、曹操之奸、周瑜器量之小等等,那種種描寫已近乎『極致』,對我個人而言,比較沒有真實人物之感,而是道道地地的古代傳說了!而儒林外史,則又把那些儒生心酸、迂腐,發跡後又轉為另一種嘴臉的種種官場行逕,相當忠實且誇大的描繪,你可以說是在看中國(不知算不算最早)的黑色幽默劇。而水滸,雖然書中所描寫的『忠義』,我覺得根本就是胡扯(雖然很多人殺人放火都是被貪官所設計陷害or被逼),但也有些『好漢』,只是愛喝酒,酒醉之後就看人不順眼、打人、殺人更是眼眨也不眨,這算什麼那門子的好漢啊?雖說也許這是古代人的『忠義』觀和現代的我不儘相同,但坦白說,我還是覺得與其說水滸傳一百零八好漢,還不如說一百零八個大盜比較名實相符些!

然後,我之前也寫過,我覺得七十一回以後都是後人續寫的,實在很多餘,因為沒有前面71回精采,看了也只會讓人覺得呼保義宋江是個莫名其妙的傢伙!前面那些打劫州縣、殺盡貪官的事也沒人逼他做,還敢自稱什麼好漢,求什麼招安?後來等招安後就變了『乖孫子』,一心想上朝當大官,沒事還得靠浪子燕青去走李師師的門路(然後還要把李師師寫得很浪、很淫的樣子,真無聊!)才能見著他所謂的『聖君』(就是那個只會畫畫、寫字、玩花鳥石頭還把江山玩掉的道君皇帝宋徽宗),然後連續南征北討,勝仗打了不知幾許,全部兄弟除了他自己和玉麒麟盧俊義之外,全都連個封賞的官職都沒撈到,那還叫人家出什麼力氣、拼什麼命?那個功勞簿上,記功也是白記,最後死掉得封官都一樣,活著的雖各自封了半大不小的官,但沒經過幾年,被害死的亦佔了絕大半。

我當然明白,不管寫小說的是施耐庵還是羅貫中,寫此小說之時,中國仍是封建社會,皇帝最大,總不能直斥宋徽宗是昏君,公然鼓吹造反(像方臘那樣!)但說實話,這整部小說,沒一個『反』字來貫穿其中,也寫不下去;不然,被人陷害,乖乖受死就是,也不需逃上梁山泊,落草為寇了,不是嗎?所以,作者其實也蠻兩難的,所以書中的一些矛盾,也算是一種「因時制宜」的結果吧!

而且,很少喜歡什麼小說人物的我,說實話,整部水滸雖然人物描寫地這麼精采,我卻好像只稍稍喜歡最後全身而退的浪子燕青;倒不是喜歡他什麼遍體花繡(其實我蠻怕身上剌青的人,何況是全身都有?感覺能忍受那種疼痛的人,是不是都有潛在要高人一等的強烈表現慾?ß我猜這只是我個人的偏見罷了!),也不是喜歡他什麼一表人物,倒是很喜歡他最後勸玉麒麟的那段話:「主人豈不聞韓信立下十大功勞,只落得未央宮前斬首;彭越醢為肉醬;英布弓弦藥酒?主公,你可尋思,臨禍到頭難走!」其實「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道理誰不明白?可一想到手的榮華富貴,又有幾人捨得?何況你是出生入死多久才倖存至今,得此良機,謀得個一官半職?我覺得後面幾回合的水滸,大約只有這個地方,才寫得比較讓我有一點點兒感慨。其他人的下場,說實話,大部分都不符合一般人所謂的Happy Ending期待。但話說回來,也許這種悲劇結尾才是讓水滸傳頌至今的原因吧!就像三國演義,要是最後阿斗扶得起,關羽、張飛、劉備、諸葛亮不死,蜀漢統一中原,三國還會像今天這樣膾炙人口,關羽還會被尊成武聖嗎?

而且,如果除去那一些些,因時代不同而產生的不同觀點,我覺得「水滸傳」依舊能帶給我相當大的閱讀樂趣,光憑這點,其實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也許,是因為中國人自古就很容易將自己的個人情感投射在小說、傳說人物的身上(所以三國、紅樓裡的人物,至今都還是所有華人耳熟能詳的記憶吧!),而最近,我也常有,『原來我還是很中國的嘛!』的感覺,尤其是在我看中國古典小說之時。

接著說同樣很中國的「鏡花緣」吧!這一直是我從小最喜歡的兩部中國古典小說之一,所以,很少看同樣書籍兩遍以上的我,西遊和鏡花卻不知道看過幾遍(當然是從小從白話注音刪節本看起,直到後來年紀稍長才看原著),直到後來看到「山海經」才知道鏡花原來可以說是化自「山海經」後,我才比較少看鏡花了!因為小時候就很愛看那些海外奇聞異事,什麼軒轅、君子、大人、智佳、勞民、交脛、三身、黑齒、白民、毛民、長股、穿胸、結胸等等奇形怪狀的國家,當時還覺得這作者真有趣,那想得出來這麼多稀奇古怪的人物?後來看過「山海經」,才知道出處原來在那兒!而且,「山海經」還有更多奇怪的動植物、怪物、山川、地貌,那看「鏡花緣」就不如直接看「山海經」了!(後來我還有買到附圖的「山海經」,就更有趣了!^___^)

不過,這一次看「鏡花緣」,不像小時候,看到不懂或沒興趣的部分,我以前都是直接略過或跳過;這次我倒是靜下心來,從頭到尾慢慢讀過一遍。但,蠻可惜的是,關於音韻的部分,我實在不太有研究,那部分大約算是有看沒有懂,還有就是璇璣圖,也沒把那一千多首詩給全看出來,最後百位才女聯詩、行酒令的部分,也是看得很快,畢竟我讀的古書不多,一大堆出處我很不了,就算聯經偶有註釋,我往往因為覺得挺無聊的!而且,我覺得最後那百位才女的聚會,就是文人作者自己比較想顯露自己才氣,才會出現那些文人遊戲;不然刪掉那一大段,我也不覺得有多可惜!

總結來說,還是前半部唐敖出海時比較有趣,後半就比較文皺皺的,我個人不甚欣賞;所以,雖著年紀增長,我想,我最愛的中國古典小說,似乎也跟著改變了!這真是令我有一點兒小小感慨哪!以後,又不知是幾年以後,我才會再度拿起這本「鏡花緣」了!也許不再重看都不是件什麼稀罕事吧!

但因為我手中現有兩個版本的鏡花,世界書局這本很舊了,也沒註釋,字也太小,可它有個很棒的前言(或該算是導讀才對!),是由李辰冬博士寫的「鏡花緣的價值」一文,裡面很清楚的將鏡花緣一書的作者、題旨等做了一些考據與分析,另外,也將清代的其他小說,做了一番比較;尤其是指出清代文人不是說鬼(如聊齋、閱微草堂筆記)就是寫女子(鏡花、紅樓等),才不會得罪朝廷(清朝文字獄還蠻盛行的),這點倒是以前我讀清代小說時,從沒想過的一點,非常值得我記下。以後我再讀晚清小說大系這套書時,一定要好好謹記這一觀點!

還有一點兒疑問一定要記下,就是李汝珍對那些仙女的描寫,我實在是覺得蠻不合理的,嫦娥、風姨如此任性,百花仙子雖據理力爭,倒像是她的傲骨不對,最後落得下凡、受難;何況,仙人還有那麼多閒氣,下盤圍棋也要先鬥口,那倒底還算什麼世外仙境、超凡脫俗?感覺這些仙女跟希臘那些一天到晚拈花惹草的天神也沒什麼兩樣,還真是『人性化』的可以了!但願這只是李汝珍個人眼中的仙女吧!不然我對中國的『仙』,還真是完全沒了好感!我真不想因為一本書就把我心中小小的一點兒『美好』給全數摧毀啦!

跟著,來說下「卡夫卡短篇傑作選」吧!這肯定不是我第一次看此書,但除了幾篇我比較喜歡的還有印象外,也有幾篇,怎麼看都像是我頭一回見著它們……;近來常有這種情形,我真不曉得該不該慶幸自己的記憶力衰退?因為這樣,我大概將來又會有很多似乎是『頭一次』閱讀的『新書』可看了!哈哈!可我還沒看的書還好多哩!這樣下去,『想看』的書只會愈來愈多啊!(畢竟我買了的書,就是想看啊!不然買來幹麼?)我覺得不妙的成份比較大呢!唉!
 




Franz Kafka,這大概是只要接觸到西洋文學的人,都不會沒聽過的名字;而台灣也在好幾年前,因為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一書,我覺得似乎只要是愛逛書店的人一定會瞧得見,報紙的書評也不斷,使得「卡夫卡」這個人名,也到了近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但說實話,聽過他大名的人那麼多,真正讀過他作品的人,大概沒想像中的多;要不然,村上那本僅有卡夫卡之名的書,究竟有一點兒比得上真正的卡夫卡?說難聽一點兒,感覺上真像是江郎才盡的村上春樹,借用了「卡夫卡」之名來給自己的作品強加光環,而台灣居然還有一堆莫名其妙的書評家拼命盛讚該書,似乎就怕自己落居時尚之後,沒跟旁人一樣,拼命搶著吹捧該書之妙處。

我並不是說村上春樹不是好作家(我喜歡他的「挪威的森林」、「尋羊冒險記」、「遠方的鼓聲」、「爵士群像」等早期作品,後來的就不大看,「海邊的卡夫卡」我覺得是他最失敗的作品,江郎才盡!以後大概不會再去買他的書了吧!)當然,每個人都可以對不同的作家、作品有著不同的評價、好惡,這一點兒也不能強求,我只是說出我對村上春樹的個人看法而己,誰都可以不接受。畢竟我眼中的村上春樹和別人眼中的村上春樹,本來就不一樣嘛!

接著回到卡夫卡,我看他的小說是從大學開始吧!我還記得第一篇就是他的「The Basket Rider」,當時就很喜歡他的那種魔幻又帶著人生悲涼意味的詭異氣氛,所以後來才斷斷續續又看了他其他的作品,長短篇均有,當然包括了他的「審判」、「美國」、「城堡」、「變形記」、「鄉村醫生」、「給菲莉絲的信」等,我相信沒有人會在看卡夫卡的長篇時感覺到滿心愉悅吧?他的長篇,那永無止盡的荒謬,如同醒不來的惡夢一般,說實話,真的不是很愉快的氛圍,但喜歡他的讀者依然大有人在,研究他的人更多,各種各樣的分析套在他的作品上,其實是種很奇特的現象。但我只滿足於做一個普通讀者就好,那些個就讓有興趣的人自行去鑽研吧!有興趣的可至百度一窺他的生平:
http://baike.baidu.com/view/70777.htm

而這本志文出版的「卡夫卡短篇傑作選」,其實包括了相當多篇的短篇作品,我想,最重要的應該是「判決」、「在法的門前」、「飢餓藝術家」、「中國長城建造時」;「在法的門前」這個短篇,應該是寫在「審判」之前,類似試作吧!後來成了「審判」裡的那個非常有名的場景。而「判決」,則是一則很像卡夫卡和他父親之間衝突不斷關係的故事,因為我手邊還有一本「卡夫卡三重協奏曲」(裡面包括「致父親的信」、「箴言」、「守墓人」三則短篇)沒看,聽說「判決」是和「致父親的信」有著相當的關聯性,那還是等我看完那本Trio concerto by Franz Kafka再說好了!

至於「飢餓藝術家」,我覺得這篇寫得根本就是藝術家(應該包括了作家吧!),那因為生來就和普通人不一樣的藝術天賦,註定了就是沒辦法走上正常人的生活;而卡夫卡則用了這個奇怪的藝術表達方式,來表現了藝術本身的特異性。我不清楚一百、二百年前的馬戲團是否真有這種奇怪的表演(表演『絕食』),但現代的藝術奇怪的也不少,像前天我看新聞時就看到,在英國有藝術家號召人們聚集在一起大聲尖叫,說是一種藝術……;記者訪問了一位看來很正經的年長男性(名字我忘了!)其身分是位藝術評論家,根據他的說法,藝術是沒有形式的。好吧!聽完了他一長串的說明後,關於藝術,我覺得我還真是個門外漢哪!或許,比起『尖叫』,『絕食』也不那麼奇怪了……。反正這年頭,金氏世界紀錄早就有一大堆我想都沒想過的東西的世界紀錄了!

跟著談下「中國長城建造時」吧!還記得之前我看「大汗之國」之時,就曾說起,我當時沒讀過卡夫卡此篇小說,所以不敢對史景遷先生的論點提出批評。後來沒想到才沒過多久,我就在心血來潮之際拿了「卡夫卡短篇傑作選」出來讀,更有意思的是,裡面正好有「中國長城建造時」!嘿嘿!上天何其眷顧我啊!

先別說史景遷先生的意見,先說我怎麼看卡夫卡這篇小說的。首先,卡夫卡這個人,是對中國(尤其是中國的老子等哲學思想),是有相當程度認識的,再加上他個人來自猶太這個民族,所以對中國也抱持著一種對同是少數、弱小民族的好感(對當時身在歐洲的白人來說,中國可說是東方的異族,算少數民族囉!)。不過,我覺得,卡夫卡在這篇小說裡,所創造的是他自己想像的中國,而不是真正的中國,更別談他說的什麼長城建築法、工人從小接受建造城牆的訓練等,我覺得那全都不是真的,毫無事實根據,就很像有個水手教你如何建造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一樣,說得像他親眼見過一樣,實際上你知道那只是吹牛。而卡夫卡只是用文學的手法去表現他想像中的長城建造,當然完全沒有真實感,這點在讀時是應該不被讀者忘卻的才是。


接著再看他眼中的中國皇權,就很像我當時說過的,在卡夫卡眼中,中國的廣大,大到偏僻鄉村的村民根本對當時皇帝毫無認識(也許還停留在前代、前前代在位的皇帝印象),還有那對入侵的北方蠻族毫無認識的南方人民,卻得到老遠去服勞役,建一座永遠不會完工的長城;這種種的說法,其實都只是一種想像,起碼中國服勞役的制度和他想的是不同的,長城也不是永不完工,而中國的鄉間也不是那麼閉塞(不然怎麼壓榨百姓?一定有縣令等人來掌管收稅、服勞役等差事啊!)他唯一形容的有一點點真實的,是圍繞在皇帝身邊來歷不明的廷臣,以友人和侍僕的身分掩蓋著奸險的用心,隨時想用毒箭把皇帝從轎輿上射下來。君權不滅,但皇帝是會死的。這點在形容中國的皇權政治上,倒是說得完全正確;所以我以前才會說,卡夫卡在寫中國腐敗的官僚體系這一點上,真是一針見血,寫得非常之入骨。這不曉得是不是他對中國觀察得最深入的一點?

而史景遷先生在引用卡夫卡的觀點之時,卻認為卡夫卡對中國的批評是在該小說最後一段話裡:『中國築牆工人中,普遍有一種信心不足、及想像力不夠的現象,使他們無法突破北京的沈沈暮氣,更上一層樓,並由自己掌握生活的現狀。但是這個弱點,卻是團結我們民族非常重要的力量;不錯,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勇氣承認這點,我們就能夠過著腳踏實地的生活了。』嗯……,也許這是那個時代的卡夫卡所觀察到的中國人吧!可我覺得中國人從來都是腳踏實地的民族,而且,向來都是最重視實際的生活,才不像那些歐洲人,還有著教會統治一切的黑暗中古世紀呢!雖然從工業革命後,他們現在實際多了……!

至於推理小說嘛!坦白說我不算是個真正的推理小說迷,雖然我從國中開始,就迷了一陣子赤川次郎和松本張清還有昆恩之類的小說,後來大學時又看了一陣子的卜洛克,後來就不太接觸那類小說了。一方面是本來我對殺人就不太有興趣,另一方面就是死屍研究久了,我會反胃。所以後來好像只看了「東方快車謀殺案」與「馬爾它之鷹」以後,我就再也沒碰過推理小說類了(如果eco的「玫瑰的名字」、「達文西密碼」不算的話!)。會買下「暗黑之湖」,純粹是太便宜(我在茉莉二手書店特價買下的,只要台幣40元,不買是種罪過吧!)而且,等我看完之後,會覺得那40元花得實在很值得!怎麼說呢?其實當時只光看封面和封底的兩行字簡介就決定買下此書的我,在一口氣讀完後,就會覺得,書果然不是能用金錢去衡量它價值的東西啊!

因為是推理小說類,所以不說內容是看完後的守則,光舉出封面的引言:『為什麼好人沒好報,朋友反目成仇,無辜的人平白受害?為什麼……』;封底的結語:『人性總踩在薄冰之上,底下便是萬丈深淵。』ß其實這一句話是當中的一個人物所言,也是貫穿本書的主旨,踩在暗黑之湖上的人哪!一旦稍一踩破了那層薄冰之後,就再也沒有回頭的餘地了!事情就會朝著不可收拾的方向發展下去,一直到墜入地獄為止吧!

如果說40元可以買到一場讓你看到人性試鍊的好戲,算不算便宜?我個人覺得是太划算啦!何況只花不到二個小時你就能看完,真是打發時間的好消遣。如果想打發一個無聊的周末午後,這本小說會是咖啡or紅茶的好伴侶!

跟著寫比較無趣的「老大在現場」,這本也同樣購自茉莉,不過應該不是特價品,所以買下應是近原價的四折多(應該近NT$130元)吧!如果純粹以帶給我樂趣的多寡,不好意思,這本可比不上方才的「黑暗之湖」囉!這本書的副標題是『趙慕嵩三十年採訪實錄』,所以,內容就是一位資深文字記者的採訪生涯回憶錄。如果說你個人對他所採訪的事件有一定程度的興趣,那麼這本書你會讀得十分有興味;但如果是個像我對那些事件多半不太關心的讀者,那麼這本書就是翻起來有些在看無趣的黑白紀錄片般的感覺。而且,坦白說我是不認識這位已退休的記者,我對這個名字也完全沒印象,為什麼會買下這本書我完全想不起來,但唯一想說的是,有些事件看起來作者是覺得自己很客觀的紀錄下了事實,但寫出來的時候,多少卻流露出了身為『第一手目擊者』or『採訪者』的自豪;其實這不是個很大的缺點,可我卻看得不是很習慣,尤其是作者的個人正義,不見得就是我心中的正義。總之,我也沒辦法很同意作者的所有觀點,所以,這是一本和我不太合得來的書,我大概不會向任何人推薦它吧!

跟著,到了很有意思的「昆蟲世界」,其實它就是法布爾『昆蟲記』的刪節本吧!我讀的這本是小知堂出版,小小一本,非常薄,我記得是和惡童三部曲一起買的(惡童三部曲我一直還沒讀,聽說很好看,我總得保留一些非常好看的『存貨』;省得將來有天讀到全是自己覺得『難看』的書時,連想轉換心情、未看過的好書都沒了,那不是很慘?),因為此書一直橫躺在「昆蟲記」(整套)之上,那天睡前想拿起來翻下,沒想到,一翻就看了一個小時,第二天就接著先看完它了!

我不是很愛昆蟲的人(我以前應該曾說過吧?),看到蜘蛛的第一個反應,不是打死它就是快衝去拿吸塵器,但看這本「昆蟲世界」,可能是寫給小朋友的刪節本吧!挑選得是比較常見的幾種昆蟲,筆調又很輕鬆,讀起來沒什麼負擔,而且,還在無意間,為我解開了一個,我覺得是有些無聊,但又一直有些耿耿於懷的小疑惑。

之前我和我某位舅舅談起家中泳池冬季野鴨為患的問題,結果不曉得為什麼談到很大的黑烏鴉身上去了!而且,他一本正經的告訴我,以前小時在台灣時,他們最喜歡去打烏鴉來吃了!還說,就像吃狗肉一樣,一黑二黃三花四白,黑鳥的肉味道最棒!

我當時聽了怎樣也不肯相信,我一直以為他是開玩笑的(雖然我是個愛狗的人,但我也知道狗肉那個排名是真的,黑狗向來是索價最高的,因為我爸小時也吃狗肉啦!所以以前有聽過這說法。)但是說起吃烏鴉,我真是從來沒聽過這事!只看過「愛心動物醫生」裡,知道烏鴉會和露天烤肉賞花的人搶肉吃、會在繁殖期攻擊路人、愛收集閃亮的東西(請別跟我提愛倫.坡的『大鴉』,這是題外的題外話!),可從來沒聽說過烏鴉的肉很美味的說法!

好啦!可看到「昆蟲世界」裡,居然有提起,科西嘉的著名料理,肚子裡塞橄欖和櫻桃漿的黑烏鴉……!果然是了不起的法國人哪!我覺得真的很可以和中國人有拼耶!這真的很像我聽到某些『廣東名菜』時的感覺!但更重要的是,沒想到我舅舅不是信口開河,黑烏鴉真的是可以吃、有人吃、還是名產……!我說,人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很多時候,我還真是覺得自己孤陋寡聞的可怕啊!同時,這也證明了,我真的對法國料理很陌生,絕大部分的時候,我覺得我能閃法國料理多遠就多遠,畢竟我對蝸牛、烏鴉、生蠔、松露的興趣真的不大啊!(除了水果,我還蠻討厭生食的!)

其實同一期間我還看完了蠻多別本書,但一次想寫完實在太長,我還是放在另一篇裡吧!

The END of My Reading Note No.30052009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