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4 10:11:13張若茵(Jo-Yin)
桃園中壢.江記豆腐乳文化館
聽張媽說小時候因經濟拮据,阿嬤總是以曬乾略帶發霉的番薯簽餵食嗷嗷待哺的子女們,當時手頭寬鬆些才有醬瓜、豆腐乳可配飯,若是遇到麻豆酪梨採收,則將皮削去,直接沾金蘭醬油生吃。到了我們這一代番薯簽、醬瓜、豆腐乳因養生觀念興起而逐漸遠離,連酪梨也得歷經繁復的工時,添加鮮奶、布丁打成果汁才下肚。
餐桌上的食物隨時間演進而潛移默化,若要禁得起考驗,不只是成為大家永遠的「經典」,恐怕得傷透傳統產業經營者的腦筋,豆腐乳除了可以成為粥的配角外,還能變出什麼把戲?隨我進入「江記豆腐乳文化館」一探究竟吧!
為了勾起埋藏在深海鴻溝裡的記憶,立刻扮演跟屁蟲,跟隨在文化館工作人員的背後走進DIY教室。胡亂找了張椅子坐下,一面聆聽專業且詳盡的講解,一面動手親自操作。先確保雙手是否乾淨,再用小夾子將「硬豆腐」平均放入玻璃瓶,最好採取1層5塊的排列方式,如果太緊或太鬆都會影響製程,而後添加醃製乾燥的「黃豆」把豆腐間的縫隙填滿,倒入8分滿的「酒釀」予以密封,待3個月即可拆開品味出自己手的傑作。
好不容易獻出「豆腐乳DIY」的初體驗,館方為犒賞在座認真向學,特地端出由美國進口非基因改造之黃豆加工而成的「豆漿」、追求養生的「生菜沙拉」及滿足年輕人口味的「豆乳雞」,彷彿回到學生時代的班會時間,一面討論豆腐乳,一面品嚐點心,不知不覺褪去延續一甲子的老態,注入返老還童的元素,縮短與阿嬤家餐廳的距離。
現代的豆腐乳已揮別昔日的守舊,簡直像隻脫離五指山的孫悟空72變,不單有傳統的陳年風味,還囊括紅麴、梅子、芋頭、辣豆瓣、麻油、米醬、甜酒多種口味,讓人看得目不轉睛,食指大動,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忍不住想通通買回家,逐一品嚐。此外,還另行推出「豆腐乳佐醬」,方便洗手作羹湯的廚師們烹調,只要舀3匙的醬料拌炒青菜即可變化出一道家常菜,不過於鹹淡,不過於油膩,味道「醬剛好」而生活也「醬就好」。
上一篇:桃園龍潭.壹等賞觀景茶園
下一篇:花蓮吉安.慶修院
我好愛豆腐乳
我都用來炒空心菜
還拿來蒸雞腿
真的好美味呀~
我,永遠是「看」著、「吃」著、「寫」著的那一位小幫手。 2013-06-16 20: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