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黨總統參選人的核能政見
三黨總統參選人先後都發表核能政見。記者黃仲裕/攝影
因應國人缺電及國安等憂慮,
最近三黨總統參選人先後都發表核能政見。
賴清德說「停機的核電機組維持使用效能,以備不時之需」;
侯友宜說「一定會把核安做好,核廢料妥善處理,核能就是我的選項」;
柯文哲說「延長核電廠的使用年限,以確保能源轉型期的安全」。
賴清德的政見,並不符合「反對新設核能發電機組、
積極開發替代能源、限期關閉現有核電廠」
的民進黨黨綱行動綱領第六十四條規定,
也和蔡政府的「非核」政策有所不同,特別引人關注。
賴發言後,民進黨、賴辦公室及民進黨立委一致認為
賴的說法僅就「極端」外部產生的國安風險提出,
並稱民進黨「非核」立場堅守不變;
賴也從未提及或支持核一及核二廠延役。
換言之,賴主張「維持核能使用效能」,只在緊急時使用,
但「維持核能使用效能」,首先需向主管單位申請
核廠延役及運轉執照,算不算「非核」?更重要的是,
若遇到戰爭或天災等國家安全風險時才運轉,
無助於化解國人的缺電隱憂。
缺電不僅民眾關心,八大工商團體、
美國商會、日本工商協會等均同表憂心。
雖然官員一再保證不缺電,但兩年內大停電三次,
説與缺電無關,如何讓人信服?
去年七月政府公布的「二○二二年版電力供需計劃」,
絕大多數的燃氣機組共一一八七萬瓩確定無法如期運轉。
針對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因保護藻礁工期延長二點五年,
即令電廠完工也無氣可用。
政府公布的二○二一年版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
曾列有「燃料受限」的情境,二○二二年版不知為何
完全不提三、四、五接延遲的影響。
難道政府真不知道扣掉這些無法如期商轉的新增機組,
即令商轉幸運地只延擱一年,
因去年仍占電源配比八點二%的核電將在三年內歸零,
會造成國家電力供應吃緊?因夜間太陽光電無法發電,
二○二三至二○二七年夜間備轉容量率在○點四與三點二%之間,
即介於台電供電警戒的橘燈及限電準備的黑燈之間,
政府覺得無關緊要嗎?
政府認為無法落實二○一八年以核養綠公投的原因
是核廢料無法處理。核廢料卅至四十年內可採用乾式儲存,
這是目前卅二個擁核國家的通用辦法。最終選址方面,
國際成功案例包括芬蘭、瑞典、法國、瑞士等。
因此有可以解決問題的技術可以引進,
台灣可用無人外島或透過境外合作找尋最終存放場址,
並可研發應用安全性較高、工期也可大幅縮短的新型技術,
如小型模組核反應器(SMR)。
過去新北市與台電間曾因乾儲的水土保持案進行訴訟,
乾式儲存無法進行。核二案最高行政法院已判新北市敗訴定讞,
核一案法院也判新北市敗訴,因新北市不再上訴,
已有轉機,延役、除役都可進行。
延役尚有法令修改的必要,
根據原能會核能設施執照申請審核辦法,
核電廠延役應於執照有效期滿前五年至十五年前提出申請。
既有三座核能廠已逾申請期限。美國雖也有相似規定。
但根據去年加州魔鬼谷核電廠的案例,
政府因缺電在去年批准PG&E電力公司
可豁免需五年以上的延役申請期限,
計劃在今年底完成延役申請手續,並可運轉到二○三○年。
我國可以援引此一先例。
相對賴清德的「維持核能使用效能,以備不時之需」飽受關切,
侯友宜及柯文哲則較無所屬政黨壓力。
三黨總統候選人至少兩位不主張非核,
因此非核並不是台灣的共識。
世界上現有卅二個擁核電國家採取非核政策的,
只有台灣與德國,歐盟更已將核能視為綠能。
也因此,非核絕非政府所說的主流。
希望下任政府能提出更穩健的能源發展政策。
名家縱論/2023-06-04 聯合報/ 梁啟源
(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