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梁橋《冰川詩式》/落頁

明‧梁橋《冰川詩式》

落頁





明‧梁橋《冰川詩式》十卷,明嘉靖己酉二十八年原刊本

梁橋,字公濟,號冰川子,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其人不見正史,大概活躍於嘉靖年間,其行事略見於清代鄭大進纂修《(乾隆)正定府志》卷三十四《文苑》(今有臺灣學生書局,民國57影印本)。從《冰川詩式》的序引可推斷本書應成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而刊於嘉靖二十八年(1549)。另考《澹生堂書目》、《玄賞齋書目》、《千頃堂書目》、《欽定文獻通考經籍考》等,《冰川詩式》還有明隆慶四年(1570)刊本、明萬曆三十七(1609)宛陵刊本等諸本,可粗見其流傳之跡;其後它更遠傳日本,今存日本萬治三年(1660)刊本。這幀相片是從台灣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網摘下,已有臺灣廣文書局1973年影印本出版。

簡單來說,詩法著作的主要內容就是詩歌創作的法式和標準,古代文人歸納概括詩歌的不同語言單位、審美特質,科分排列成各種法式條目,以指導後學創作。其既具理論總結,又有指導意義,是學習詩歌創作的實用教材。唐五代及元朝為這類詩法著作產生的高峰時期。及至明代,詩法創造者少,而抄錄前人詩法條式而匯集成書的「詩法彙編」則非常盛行,《冰川詩式》就是其中的代表。其模式是先分定類目、先後次序等,再節取古今各種詩法著作中之合適者,繼而編派於各類目之下,《冰川詩式》就大體分了「春前:詩原」;「春:定體」;「夏:練句、貞韻」;「秋:審聲、研幾」;「冬:綜賾」幾個部分,類於《文鏡秘府論》(日人空海(774-835)編,清末以前中國不傳)。而梁橋力求完備盡致,更從前人詩法理論之上,再細分出多條創作法則。他又在引錄前人論述時,摻雜自己的意見,改變了詩法本身的創作指向和理論意義。

詩法本身是中國詩學的主要內容,其對於近體詩創作更有深遠影響。而《冰川詩式》鮮明突出的編纂特色,於文學或文化意義方面更值得深入挖掘。近年孫小力〈明代詩學書目匯考〉(2004)就有《冰川詩式》的簡單敘錄。汪群泓的會議論文〈詩法詩格與明代詩歌辨體批評之關係〉(2004)也提到是書於明代詩學發展的標誌意義;同年更有連文萍〈以詩學著述建構自我價值—論梁橋《冰川詩式》與明代詩學面相〉(2004)單篇論文的專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