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14 15:48:33stone

培養挫折忍耐力

近日坊間有一本頗受注意的教養類書籍--《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我也得了一本,感謝友人慨然相贈。我喜歡這個主題的書,雖尚未仔細讀它,但翻閱後大致知道它的訴求:人應該對挫折有所認知領會,要知道人生中挫折絕不可能避免,有此認知基礎後,大家是可以學習較正向的思考、正向的應對的;樂觀但做最壞打算的心理能量,是可以學會、也必須要學才能會的。很推薦大家讀這本書,尤其是天性比較偏向於審慎或悲觀的朋友。


我覺得我自己對挫折的忍受力,三十數年的人生以來已經鍛練得相當不錯。這也已經很自然地反應在我對孩子的日常教育中。

前兩天帶孩子從娘家回台北時,他因已玩一下午沒午睡而太睏,想喝一瓶朋友送他的鋁箔包果汁,我性急先幫他把吸管從塑膠套中取出直接遞給他,他就哭了起來說我不可以幫他弄,他要自己拿吸管....。我就跟他說:(我和小孩說話一向和我對大人說話模式相同,頂多用他認識的較平易的辭彙,但不會用兒語或語焉不詳隨便敷衍)我知道你很希望自己弄,對不起我搶了你的,可是結果都是一樣的ˍˍ你可以拿到吸管自己插進去喝果汁;雖然我害你失望了,可是你還是可以只接受結果,不要哭,媽媽下次不搶你的吸管就是了,這樣可以嗎?

他累得眼睛快睜不開,露出典型思考有無道理的表情一秒鐘,點點頭,然後馬上停止哭泣,再兩秒鐘後就睡著了。


我於是自己想著:這樣說還是有點缺陷,因為我自己是對過程比結果更重視的人,我兒子呢經過三年多來的朝夕相處,我知道他的 flexibility 及天生的挫折忍受力(可能跟他出生後的環境有助於培養他健全開朗的自信有關)都比我好,而且是個才兩個月大時就表現出識時務為俊傑的聰明自保能力的孩子,我想他雖有時較重過程、但也的確知道有時只需看結果(像在極睏時想自己拿吸管的這種小事,看結果也就夠了)。所以想了一下以後,我認為我這次給他的經驗不會影響到他自己對<過程>及<結果>這個永動天平的自我判斷力,反而會幫助他增加判斷時的考慮面向及籌碼。


(原稿寫於 2004/02/09 Mon 1:37pm,朋友 andie 的網頁《天使手記》)


stone
2004/3/14 Sun 3:46pm


圖:樂觀的小孩/攝於 2004/3/7 Sun 下午六點,觀霧遊客中心大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