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4 12:29:32達可

蜂戰

雙斑馬蜂

從小,蜂類給人的印象就是屁股有毒刺,叮人後會腫痛,絕對由不得你好受。所以不論是訪花採蜜的蜜蜂,或是體型碩大的虎頭蜂,只要出現在身旁,大部分人的直覺反應一定是驚惶失措,走為上策。

 仔細回想自己過往被蜂螫的經驗,幾乎都是在不明就裡的情形下,伸手驅趕停在身上的昆蟲,因而被螫,並無蜜蜂主動攻擊的印象,畢竟對蜂而言,螫人也意味著自體的損傷,甚至死亡。對蜂類避而遠之不失為一個確保安全的好方法,但卻也失去機會,仔細觀察這些隨身攜械的昆蟲。更何況,不主動攻擊人的蜂類其實還是佔多數。

家長腳蜂

在蘿蔔坑,除了冬天嚴寒時節之外,幾乎一年四季都可見到小型蜂類築巢,有些躲在岩隙裡,例如家長腳蜂、中國蜂。

帶鈴腹胡蜂

有些則偏愛在強健的葉片背面築巢,例如蜂巢呈長條形懸垂的帶鈴腹胡蜂;還有呈圓形結構,由基點逐漸外擴的雙斑馬蜂。

  這些懸垂的蜂巢由於必須考慮葉子的荷重限制,通常規模不會太大,巢室從數十個到上百個不等,當夏秋之交蜂巢極盛時期,蘿蔔坑就像個駐軍之地,有不同的部隊在園區各處築起營房,看起來族類相近,但細看之下,則體態、紋飾可能稍有差異,蜂巢的形式也各自不同,這才發現,原來這園子裡,駐紮著形形色色的蜂類在裏頭。

剛開始達可對蜂類也是採敬而遠之的態度,只是有時為了接近果樹,不得不採取先發制人的水攻方式將牠們驅離,然後趁蜂兒逃難之際剪掉築巢的枝條,危機頓時解除。但慢慢的,我發現這些蜂兒其實並不會主動搭理我,牠們忙著築巢、覓食、育兒,除非我靠得太近,才會採取集體振翅的威嚇性姿態警告我別再靠近,只要人識相些,牠們其實也不願耗費能量進行無謂的攻擊。就這樣,十幾年來除了阿雅曾在採酪梨時驚擾到吸食樹液的虎頭蜂,被扎了一針之外,十幾年來我們倒也和這些蜂兒和平共處,相安無事。


今(2016)年6月,我在小屋旁的一棵霸王鞭上發現一個直徑大約10公分的蜂巢,巢室應該有數百個,看來就像個蓮蓬頭。蜂群在上頭忙碌工作,築巢、餵食,從外型觀察,是雙斑馬蜂。


巢室有些已經封蓋,表示裏頭的幼蟲已經化蛹等待羽化;未封蓋的巢室裡可以見到由大到小的幼蟲;邊緣地區甫落成的巢室裡,則是雌蜂剛剛產下的卵,顯然這是一個仍在繁衍興盛中的馬蜂家族。

由於蜂巢就在窗外,達可每次來就會打開窗戶看一下,嗯,這次蜂巢似乎又長大了一些,蜂兒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

不料就在幾週之後,625日,達可一打開窗戶,眼前最先注意到的,竟是一隻駭人的大傢伙,這是一隻黑尾虎頭蜂,這種大型的虎頭蜂會補食其他小型蜂類,以餵養自己巢內的幼蟲,而這個不幸的馬蜂巢看來已經被盯上了。


只見虎頭蜂在已封蓋的巢室上用大顎肆無忌憚地撕毀巢室的封蓋,旁邊的馬蜂群雖然聚眾團團圍住牠,但除了振翅威嚇,絲毫不見實際的抵禦作為,甚至當虎頭蜂不耐騷擾,轉身朝向蜂群步步進逼時,這些蜂群的反應竟然是節節退讓,看來電影裡挺身而出率眾抗暴的英雄好漢,在真實的馬蜂巢裡是不存在的。


我沒有繼續看到黑尾虎頭蜂將馬蜂蛹從巢內拖出來的畫面,想想,牠也只是為了要餵飽牠們家的小孩而已,咱們人類還不是抓牠們的小孩去煎蛋、泡酒,這不過是大自然弱肉強食的另一章。


再下一次觀察,蜂巢果然已經蜂去樓空,這個家,已經被毀棄了。但是在園子裡還有許多蜂類勤奮築巢,而這樣的掠食場面也會不斷發生。自然界裡生存大不易,下次見到沒有攻擊之意的小蜜蜂時,別拿電蚊拍打牠,讓出一條生路吧!

上一篇:阿雅的百香果

下一篇:皺桐受傷了

姥姥 2016-09-06 12:20:48

看到蜜蜂跑都來不及了
還有時間拿電蚊拍?
況且我們家有一個超愛野生動物的兒子
連蛇(不管有沒毒)都不准打
不可能打死蜜蜂的
但是蟲就例外了
因為蟲害他沒有收成老是讓阿公罵

那蘿蔔坑有蜂蜜可以吃嗎?

版主回應
姥姥不是愛護動物嗎?
蜂蜜留著給蜜蜂寶寶吃吧!
2016-09-09 19: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