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5 11:50:27達可

老相片講古 - 1987,1988東山碧軒寺觀音佛祖回駕

 大學時代的達可熱愛追逐民俗廟會活動,當時的熱血青年,有理想有抱負,總覺得身上揹個相機,就該為這些逐漸在現代化浪潮中轉變、佚失的常民文化,留下一些紀錄。即使拍得不好,但就是愛拍。

 

 其中,位於台南縣東山鄉(現在改叫台南市東山區)大街轉角的碧軒寺,每年大年初十,供奉的觀音佛祖從關仔嶺的火山碧雲寺回駕的盛大廟會,是我在民國7677年代,連著幾年都捨不得錯過的盛會。

 

 這首先得從碧軒寺觀音佛祖(正二媽)的故事說起,正二媽是在清朝年間(西元1657年)由應祥禪師自大陸渡海奉請來台,一開始曾駐蹕關仔嶺上的大仙寺,四年後,又移駕至禪師在附近搭建的新廟,也就是現在碧雲寺的前身。直到西元1706年,據說是因為觀音佛祖的指示,應祥禪師又將正二媽迎請至東山,建廟安奉,然後獨自回碧雲寺修行,從此正二媽就在東山落腳定居,而這座廟經過幾次大地震損毀,愈修愈旺,也就成為今天的碧軒寺,如今廟中正殿還掛著「碧雲傳香」的牌匾,說起來,碧雲寺可算是正二媽的祖廟。所以每年農曆1223,東山鄉的信眾會恭送正二媽回碧雲寺過年,直到正月初十,再到碧雲寺,熱熱鬧鬧地將正二媽迎請回駕。

 

  這樣的虔誠行腳,據說已經傳承150年了,光是這歷史的淵源就已經很引人注目。而達可有幸年年赴會,其實還有那麼一點地緣上的小小優勢,因為二阿姨就住在東山街上,來到這兒投宿吃拜拜兼拍照,這麼一舉數得的好康,怎能錯過呢?

 

 現在從東山碧軒寺到祖廟碧雲寺,開車大約20分鐘就到了,可是送、迎正二媽的大典當然不能安排得這麼輕鬆。150年來,信眾都是隨著神轎、人手一炷貢香,一步一腳印地走過田間小路、山徑陡坡,以表達對正二媽的虔敬之意。

 

 達可不曾跟隨迎駕的隊伍從碧雲寺走完全程,通常只是跟著看熱鬧的人群,來到城鎮邊緣,爭睹長長的人龍,一個陣頭接著一個陣頭,一頂神轎連著一頂神轎,魚貫走過。感受低沉的大鑼聲有如電擊般震撼心頭,爆竹無預警地在身邊劈啪爆發,彰顯神威,也帶來喜氣。

 

 恭迎碧軒寺正二媽回駕的神明與陣頭大多來自鄰近鄉鎮的廟宇,也有一些遠道而來的神駕,看來天上眾神也和凡間俗子一樣,喜歡到處串門子,湊熱鬧。達可最愛看那些五花八門的陣頭,有八家將、功夫雜耍、連原住民舞蹈都上場了。

 

 

 

 令人又害怕又想看的乩童是神轎隊伍前引領神轎步伐的要角,由於有神靈附體,這些天神的代言人是不怕累、也不怕痛的,各式各樣法器在身上劃出一道道傷痕,有的甚至血流滿面,卻依然能領著神轎,走完全程,讓人對於附在他身上法力無邊的神明產生敬畏感。

 

  當然,也有斯文一點的神明,祂的乩童就比較幸運,得以免受血光磨難;

 

 

還有那酒肉穿腸過的濟公活佛,哈,別說流血了,性如頑童的祂還到處逗小孩子玩,為小孩添福氣呢。

 

神明相遇時的儀禮是另一項吸引目光的重頭戲,這有點像到忠烈祠必看憲兵交接一樣,當遊行的神轎經過友廟的地盤時,彼此之間就會來上這麼一段行禮如儀的過招,有些很莊重平和,有些則是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也讓旁觀的信眾看得目瞪口呆。

 

 

大街上,信眾爭相趴在路中間,或是將家人的衣服打包擺置,讓神轎從頭上經過,以祈求觀音媽賜給好運。達可雖然也很希望神明保佑,卻不敢冒這樣的危險,萬一神轎不小心從抬轎的人手上滑下來,那....

   

 

當隊伍終於回到碧軒寺正殿門埕,每一頂神轎依序來到廟門前向正二媽致意,代表地主的乩童也必須出來迎接,彼此間自有一套互動的規矩,步法套路雖然看不懂、但光看那架勢就已經很精彩了。

 

瞧瞧碧軒寺的乩童叔叔,深邃的五官,肅穆的神情,帥吧!正二媽的代言人可不是蓋的。

 

每年,總有許多虔誠的信眾,追隨正二媽,徒步14.6公里,不畏辛勞地完成這段宗教行腳。從達可躬逢其盛的年代至今,倏忽又是20餘年,依然傳承不綴。

   

這,當然是因為觀音佛祖的慈恩庇佑。

CAT 2011-01-27 11:05:54

真懷念
年輕歲月,恍惚間以20年
歷歷點滴心頭

版主回應
咦!東山我們曾經一起去過嗎? 2011-01-30 20:38:37
番社庄鄉間文化工作室 2011-01-22 22:21:11

台長,已回信至您的mail囉!謝謝您願意無私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