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06 02:14:21傅紀鋼

[電影評論]淺談孩子

淺談孩子( L’Enfant )

  比利時達頓兄弟的2005年坎城影展最佳影片得獎作品,非常動人的一部片,而且具有相當程度的歐洲片的特色。

  本片的故事性並不是那麼強,但片中卻有很多的分場是在刻畫男主角的性格。由很多的小細節來描寫男主角的無情。比如知道兒子要生了,卻將錢用來買名牌衣服、帽子,然後又隨便的將帽子賣掉。或者是該給合夥偷竊的小孩的錢,也隨手就花,然後花大筆錢租一天的敞篷車出去玩,而不考慮未來的生活。這些片段隨著自然的遠近鏡頭的跟拍與手搖鏡,以最細膩與生活化的方式,去說一個日常生活的,非常不刻意經營的角色人生。而隨著片子的行進,觀眾也對主角產生同理心。明明主角以漫不經心的態度去幹一堆壞事,而我們在片尾的高潮片段,卻也忍不住情緒激昂的替男主角加油,希望他能成功逃走,卻忽略了其實男主角會陷入這樣的困境,都是他自找的。

  而片子在劇力萬均的時候倏然而止,餘音繚繞,實在是高明之作。

  而我的感想有兩層:

  一個是對於影片的進行節奏,我從裡面看到了法國新浪潮的影子。比如路易馬盧片中的兒童的情景,與高達斷了氣的男主角的不羈行徑。而孩子這片的男主角也是用同樣的細節刻畫,去塑造角色的性格與節奏氣氛。這是歐洲片的一個常見的影片語言。同樣針對細節去刻畫,而要打動觀眾。與亞洲片不同的是,亞洲片多半都用人文精神,與文化情境,特別的儀式與社會互動,去渲染氣氛。但是歐洲片卻會用日常生活中現代化社會的物品,與日常生活中的小動作,或是處理事情來達到細膩化描寫的效果。而這樣的手法在一些歐洲爛片裡面,就很容易見到觀眾為了主角那些無意義的走動與生活事件,被悶到抓狂。這樣的細節設計是非常困難的,要生動、有意義、有象徵、有趣,繼而使觀眾產生對角色的認同,而不是覺得角色扁平無趣。這很難。而達頓兄弟在這方面處理的十分傑出,值得讚賞。

  另一個是我自己的感覺。我看了電影中的那些男主角不經意的動作與生活態度,覺得他就像是一個還沒長大的少年在過日子,所以遇到生活上的問題,全都處理的一團糟。所以事件一一的累積,到最後爆發出來。我會將本片列為『成長電影』的一種,就像是『那年陽光燦爛』那樣的片子(也是我最愛看的一種片-因為我渴望成長變成一個跟大家一樣的正常人,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幼稚,與老是將事情弄得一團糟)。

  不過電影放映後的座談,達頓兄弟說,其實他們設計男主角的角色的目的,是為了塑造一個原本沒有感情的人,最後被他的老婆孩子感動,而變得有感情。他們的拍攝目的與我想的差十萬八千里。不過套一句他們說的,他設計這些劇情的目的,是要觀眾去感動。不管被影片的什麼部分感動,只要是有感動他們就成功了。而我覺得達頓兄弟的手法讓電影有很多部分,是有多重解讀的空間的。如同他們說的,為什麼男主角要在某個時候某那件事,他們也不知道。只知道必須要有那件事出現。

  很好看,而且感人的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