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8 21:03:01Emily

張大眼睛,廣告可要看仔細!

人人都說整形業競爭激烈,但在這個看不見的「整形市場」中卻不太聞得到「煙硝味」:沒有像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控巴控控」電視廣告,也沒有水果日報動輒半版的「品質佳、效果好」字樣.除了各家官網的術前術後照,大部分業者是買買關鍵字,讓自己的網路曝光度能高一些.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整形業者不知道做廣告的好處?真正的原因在於為了保障消費者不被誇大不實的廣告所欺騙,醫療法中對各類醫療(包括整形)廣告的約束就非常嚴格且明確.此舉的好處之一,就是整形業者間不會在廣告上做「軍備競賽」,試想萬一醫療廣告完全開放,財力雄厚的診所可以像賣可樂似的到處下預算、搞活動,小型診所當然追趕不上、知名度打不開,一來一往,兩者間的差距就會惡性循環似的拉大,到最後市場上可能只剩下「有錢」的醫療機構.

那缺點呢?先談談今早在公車上的廣告見聞:



(專業收購雞?這年頭真是誰都要打廣告,連雞販都懂得搶鏡頭啊!)



(不對不對,是專業收購雞血.很合理.一隻雞那麼小,雞血一定很難收集,所以要整合大家的力量,統一收購)

看到了嗎?廣告有時候不見得要刻意誤導我們,但消費者其實很容易因為自己的疏忽、主觀認定等因素,而對廣告做一廂情願的解讀.反之,因為醫療法規嚴格,既然話不能說清楚,有些業者就會用「隱喻」、「暗示」的方式偷渡宣傳行為.以整形為例,業者可以用安全不違法的字眼暗示自己的治療「無痛」,然而只要是侵入性的手術,術後的疼痛只有大小之分,絕不可能不痛.如果消費者看了廣告,諮詢時又沒有充份溝通,最後手術完痛得要死,也只能徒呼負負,痛也是自己在受,因為業者會說:我的廣告上並沒有說「保證無痛」啊(懂了嗎?一切是你自己的解讀)!

而疼痛還只是比較小的問題呢!許多整形手術上的醫療糾紛,都是源自於「溝通不良」,並不是手術真的「失敗」,而是雙方對結果的認知有出入.消費者該如何自保?當然就是在術前與親自執行手術的醫師面對面澄清所有的問題、疑慮、對成果的期望、以及可能的風險.那廣告到底要不要相信?其實不管法規嚴不嚴,廣告曖不曖昧,它們都只是收集資訊的第一關而已.

最後到底是誰在高價收購雞血?後來那輛公車開太快來不及拍,原來全文是:「高價收購雞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