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3 21:49:07Sean Wang

短暫的快樂

今天買了一本Cartier的肖像攝影集,看了之後心情大好。這種感覺不是像吃的很飽或是睡得很飽那樣,覺得某種需求被滿足了。反而像是發現某種新的需求,而這讓原本的生命有了一個出口,或說有了消耗的方向。第一次去東京的時候,看到經典攝影展也有如此的體會,忽然覺得可以拍的東西很多。另外第一次看他們的世界也會這樣,發現好的戲劇根本不需要很怪異的設計與題材。

我很怕這種感覺消失,人生又回到日復一日的樣子。所以我趕快打了下來,希望我未來幾年能夠拍攝一些專注凝視某個方向的人,譬如作家或是導演之類,如果還能順便寫些評論,那我就覺得很滿意了。

 

 

 

 

otapa 2011-08-09 06:54:51

我也喜歡看這幾篇:)

是不是也有可能真的拍些作家呢

(感覺我也在燃燒我沒有柴油了的閱讀魂 :) )

版主回應
拍作家有意思的部份是他們的臉都比較凝聚過,可是也就是幾個表情,大部分的時候還是會渙散掉。我有時候會想,這跟尋找那種有趣的巧合的照片有什麼不一樣,都是把隨機當成意義。但仔細想想,作家表情的凝聚畢竟是有意識的結果,而那些有趣的lomo隨拍,就真的是意外。意外當然也可以美美的,但總覺得不如人的意念來的可貴。 2011-08-09 11:46:30
2011-08-05 00:18:20

之前看了比較多一點的書,但屢屢闔上書本的,唯始終惦記在心的《麥田捕手》的聲音和影子,有時我也對此感到巨大到無法形容的不可思議。唉,我對書總有錯覺,就像我會被書的外表所迷惑一樣。
近來都沒留言,有幾次想下手,卻察覺我不知道我在打啥,或不知道要打啥。像你打得這篇
,簡單來說,就是之前你發得那兩篇《客觀的觀察》裏August Sander的作品,我實在很喜歡,如同發現某種欲望,類似於常看畫的那群人(畫裏難解得多,所以沒愛看畫。)總之你沒介紹的話,我的身體就多不出那部份了,對此我覺得很有可能,很有可能。(對於藝術,我們難以知曉所見之外,僅能完成屬於個人的,和別人其餘的部分。)

版主回應
同意,關於藝術這件事出發點從來都是個人的,雖然最後指涉的方不見得如此。 2011-08-05 23:13:42
(悄悄話) 2011-08-04 14: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