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2 22:41:48無名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從觀摩交流的角度,看看韓國人面臨怎樣的考試壓力,以及相應的讀書方法,或許也有可以借鑒學習的地方。《下班後1小時的極速學習攻略》,譯自韓國公務員李洞宰的著作,是針對平常沒時間學習的上班族,傳授不用花太多時間,又能快速合格的讀書方法。

上班族和全職考生最大的差別就在可以用來學習的時間,因此,如何找出可以學習的時間,就成了大前提。作者說:「職場人想要提高平日學習的效率,首先必須檢視自己把時間浪費在什麼地方,接著盡可能降低體力上的負擔,努力把浪費的時間放在學習上。」(77)前者如過多的閒聊和無謂的應酬,後者如過勞的加班和熬夜,都是時間的殺手。

準備考試,閱讀能力是基本功,作者認為:「學習時犯下的最大錯誤,在於一字不漏地閱讀書本,執著於一次理解書本的內容。」(99) 每字都看,不懂就停,就像開車遇到任何小坑洞都要停或閃,速度自然變慢。而「用相同的強度閱讀書本的每個段落,結果必是事倍功半,學習效率低落。」(101) 好比不管道路速限,一律用同樣的強度注意路況,勢必比依速限調整注意力者更容易疲勞。

學習要有計畫,但常發生所謂的「計畫謬誤」(101)就是過度樂觀估算可以完成的時間,導致比預期花更多的時間。因此,必須根據自己現階段的能力,設定具體可行的目標。

人們往往以成績來判斷是不是讀書的料,也就是「結果論」:成績好就是讀書的料,成績差就不是讀書的料。忽視了影響成績的因素跟學習的過程。作者提醒,與其花時間糾結在自己是不是讀書的料,不如「多花時間思考如何用現在的努力提高自己生命的密度。」(223)

試場如戰場,勝敗乃兵家常事,屢戰屢敗不如屢敗屢戰。作者強調:「唯有努力排除失敗的原因,未來才能繼續發展。然而一般人只對失敗感到難過,卻未改變自己的行為。行為必須改變,才能避免重蹈覆轍。這句話聽起來理所當然,卻最難落實的。」(245)宣洩情緒很簡單,嘴巴說說反省改進總是比實際採取行動容易,趨易避難是生物本能,能夠成功克服本能者總是少數。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不免有來自周遭旁人的關心與建議,作者提醒:「用華而不實的話語包裝建議,卻沒有真正考慮接受建議者的立場和想法,這種情況代表給予建議者另有所圖。」(254)想起打來詢問是否有貸款需求的電話,回不需要就結束通話,反倒乾脆多了。

除了對我們毫無用處的建議,還有不切實際的客套話,作者認為:「把鼓勵的話看作是善意,而不足的地方靠自己努力補足,如此才能向上發展。」(257)在學習的過程中,「務必要堅定自己選擇這條路的原因,並時時檢視目前的學習方法是否對這個出路有所幫助。」(260)避免個人的主觀堅持,而不顧周圍的客觀形勢。

作者談到他擔任部長隨行秘書時常四處拜訪喪家,喪家是個高度政治性的空間──「亡者死後放下了一切的『名利』,而生者為了『名利」頻頻前往喪家。」(271)看到這覺得很有意思,原來韓國跟我們的政治文化頗接近。想起昨天下午看的【同學麥娜絲】,電影中參選立委的銘添不僅把電風的喜宴變成自己的造勢場,到閉結的告別式還不忘拜票。這兩個場景讓觀眾連連發出笑聲,顯見很有共鳴。

「工作再忙,也要靠學習提高生命密度。」(277)這是本書〈結語〉的標題,我想,無論是否有考試需求,工作之餘持續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終能聚沙成塔,勇猛精進。

 

【圖:李洞宰著,林侑毅譯,《下班後1小時的極速學習攻略:職場進修達人不辭職,靠「偷時間」高效學語言、修課程,10年考取10張證照》。台北:采實,20208月初版1刷】

上一篇:學習如何學習

下一篇:在死亡面前

布之圖騰Julie 2020-12-04 09:55:19

感謝好書分享
祝 秋日舒心如意

版主回應
謝謝來訪 氣溫漸降 注意保暖^^ 2020-12-04 11: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