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17:14:28無名

在死亡面前

小時候,「死亡」是禁忌的話題,是被長輩耳提面命不能說的話題。但越禁止就越好奇,喜歡聽大人說鬼故事、靈異事件。國中時,期待每個週末晚上【玫瑰之夜】〈鬼話連篇〉單元,看中國仙教會宗師邱豐森跟攝影暗房專家鄭景仁從各自的立場解說「靈異照片」,然後下週一到學校跟同學分享討論。

三十歲以前,我對喪禮的印象始自棺木,終於入土。「瞻仰遺容」是個抽象的概念,因為金門大多土葬,死者往生隔天就入殮蓋棺。直到奶奶的告別式,因在台北辦理,「瞻仰遺容」才成為真實的體驗。那時,我想起之前看過的《喪禮上的故事》跟《父後七日》。

今年,幾位熟識的長輩一一仙逝,讓我又開始關注「死亡」的題材,《你好,我是接體員》便是其中之一。《你好,我是接體員》全書計43篇故事,分為〈菜鳥接體員〉、〈有故事的人〉、〈殯儀館怪談〉3章,作者筆名大師兄,職業是殯葬館接體員,這本書寫的是他在工作上所碰到案件跟故事,以及帶給他的啟發與感想。

例如,在〈詛咒〉這個故事裡,有一位辦喪事辦到讓大師兄覺得面熟的胖子先生,胖子先生的奶奶、父親、姊姊往生,都是大師兄協助處理。胖子先生的父親跟姊姊的死因都是心肌梗塞,因而覺得這是一種「詛咒」,很快就要輪到他了。大師兄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於是分享自己的故事,說到護理長問他,如果知道他父親救起來最好的狀況是植物人,如果知道照顧植物人是這樣,當初還會堅持救嗎?當然救!因為「人生有很多的問題,看似選擇題,其實答案只有一個。」(174)

有時候,在故事中會插入一些看似無關的警語,像是在〈緊抱孩子的母親〉,說到自己看到同事大胖流露出準備結婚生子的喜悅時,很想告訴他生小孩只是增加負擔罷了。但隨即想到:「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夢想,不應該隨意地去導正,去批評,畢竟子非魚焉知魚之樂。」(177)

我想,這是個簡淺易懂的道理,但很多人都想不通。尤其在不瞭解對方的確切處境時,不管是一廂情願、想當然耳式的勸告,或是缺乏邏輯、前後矛盾的說詞,抑或是沒有是非、鄉愿媚上的觀念,都只會徒增被勸說者對勸說者的疏離與厭惡!

看多了死亡面前展露的人性,讓大師兄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不一樣的思考,而這些思考,就在《你好,我是接體員》裡一一呈現。

 

【圖:大師兄著,《你好,我是接體員》。台北:寶瓶,20181211日初版1刷,2020831日初版27刷】

上一篇:他山之石

下一篇:在死亡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