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4 01:41:33吳思鋒

牯嶺街小劇場百周年祭:殺時間事件

日期:2006‧8‧27‧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編劇/導演:張戢米;概念原創:王墨林
舞台設計:朱百鏡;音樂設計:黃思農
服裝設計:吳怡瑱;影像演員:洪政楷
演員:翁如瑩、戴翔阡


去年7月底差事劇團的「2005書寫_意象聯演:這個世界遺忘的事」,張汲米(他參與的每一齣戲都會調換名字的第二個字)改編鍾喬《海上旅館》,我未到現場,但根據事後看到的一些相關文章,張汲米似乎把《海上旅館》大大改造了一番。如同這一次他改編王墨林的《軍史館殺人事件》(2004新點子劇展參展作品,張汲米當時擔任演員之一),根本不會讓你跟原作聯想在一起。

過去我一再錯過張吉米的導演作品,擔綱演出的作品也看得算少(以他演出的比例來說),但這一次有一兩個時刻,我幾乎要從位子上跳起來,今年有過類似感覺的,只有綠光劇團的《Proof》。

這齣戲有著非常清楚的言說及完整的敘述結構,同時帶著一股步步進逼的力量,包含銳利明快的思辨和思考刺激的挑釁。它雖然和原作在外顯的敘述表現上極不相同,但內在確實接承了王墨林當時創作《軍史館殺人事件》那充滿社會性的概念。

故事的開始,一名幪面、裸露上身的黑衣人輕輕撫著SM扮裝的女生(A),告訴她「要乖乖聽話」。另一個同樣SM扮裝、困於塑膠球體的女生(B),盲目推動著球體/自己的前進,接著A隨著球體大力推動,享受使壞的快感。待B破球而出,從他處搬出桌子、瓦斯爐、器皿,興沖沖將一隻隻活跳跳的蝦子放入滾燙的水,由生而死,彷彿一道理所當然的生死循環。

這個時候,橫陳於舞台上一大片的螢幕,近寫、放大著所謂的烹煮。

一隻隻短短幾分鐘便邁入另一循環的日常食材,蝦子,安靜地躺在潔淨的盤,wasabi這加強美味的佐料自是少不了。剛剛還是施虐者的A,現下甘願像寵物一般,向B索討美味的蝦子。

這一段落之中,A曾對著耍她的 B大叫了一聲「wasabi」,聽起來卻好似「我要殺妳」;另一次是B示意A像寵物一樣「sit」好,才要給她蝦子吃,這「sit」聽起來也像「行」―― 要乖乖坐好才有蝦子吃喔。

以上既已發展的,如果沒有後面兩段的安排,其實又將落得一種「無力」。精采的,還在後頭。

兼任音控(還是燈控?)的張戢米,以嚴肅的口吻先後質問A與B(這時張戢米是呼叫演員的本名,從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其意圖剝除「角色」的層次,「演員」就是「自己」),問題大致如下:「某某某,妳知道妳剛剛在做甚麼嗎?」、「妳不知道煮/吃蝦子是不道德的嗎?」、「妳不知道煮/吃蝦子又剝蝦殼/排蝦頭是不道德的嗎」?

(如果今天的舞台上,把蝦子換成狗,我們一定立即覺得不道德,可是蝦子為甚麼就可以允許呢?)

這幾個問題(也許我還漏掉了幾個)以一種逐漸清晰而有力的次序迴盪於藏身黑夜與細雨之中的劇場,它以果斷決然的語氣逼視著台上台下的所有人,然而,這並不是結束。

最後一段,A與B輪流下命令給對方,每一道命令之前那必然發聲的「我命令妳……」,在不同的或者引來爆笑的指令裡,顯得多麼「人間喜劇」啊。這一段的螢幕則是播放一個電玩遊戲畫面,裡面的主角拿著各式各樣的武器見人就殺,一個個倒楣鬼紛紛倒在自身灑出的血泊中。

抒情詳和的古典樂聲之中,隱著是這麼一灘暴力的血水,而我們都無法倖免。

當天9點的第二場演出,據張戢米自述,節奏明快許多,掌握上自然也比較精準,可惜觀眾也少了很多。

這齣戲不僅讓我拍手叫好,還勾起我做戲的慾望,拿一個字形容,就是「屌」﹗



《殺時間事件》相關文章可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oldmelody/


※發表於《叭樂報‧劇場評論平台》: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ball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