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6 08:26:06orangebach

以貌取人

上週六參加一個朋友聚會,這是個歡迎所有人來的聚會,受邀來的每個人都可以再邀請其他人來,並不全都是認識的人。這裡同時有個特點:沒有人會招呼你。你來這裡可以任意吃喝聊天打屁,可是別想有人招呼你,你得自己想辦法呆在這裡。喔當然,呆不下去,你隨時想走也沒問題,也沒有人留住你。

大家聚在一起幹甚麼呢?看電影。

每一次會有一個人介紹大家看一部電影,看完電影後休息10-15分鐘,接著介紹人帶大家分享這部電影,簡單討論,散會。每次七點開始,結束大概也要快十一點。

上禮拜六這天,討論結束後多個餘興節目,有一個強國人,在地產業工作,得知此聚會的幾位核心人物,在台南買了塊地,打算蓋個房子一起終老,強國人想了解他們怎麼做的,給自家公司參考。

重點來了。

在這一群核心人物裡面,有一個穿著邋蹋的大叔,講話遲緩、眼神略顯呆滯,偶爾會有一點點傻笑。這個其貌不揚的大叔,在這個老人共宅的計畫裡是非常核心的人物,因為他是相當專業的都市規劃專家、也是建築師,對於建築物本身和建物與人之間的關係非常有研究,他在大陸住了十幾年,參與過非常多大型開發案,最近一個是四川獨角獸島的評選委員。如果他不開口,我想任誰也想不到他是怎樣的人。

(編按:獨角獸,指獨角獸企業,原名是capricorn cooperate,意指未來價值評估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創企業,好比已經出現的Uber, Airbnb, 小米。資本高度密集且消費市場大的地區比較可能養成獨角獸,故獨角獸企業集中在美國和中國。中國政府打算將獨角獸企業聚集在一處,產生聚落效應,在四川提出「獨角獸島」都市開發案)。

在這個午夜加場,大叔講起一個他到北埔看老房子的經驗。

有一回他跟一群人到北埔看客家望族姜阿新老宅重建,這群人是姜阿新的後代和後代的友人。回程的路上,大叔被分配到搭一位執行長便車。

上車以後,執行長沒搭理大叔,開始埋頭做自己的公事,過程中甚麼話都沒講,直到大叔下車。

大叔說,從那以後,他再也不買執行長這家公司的產品。

我問他,對方是說了甚麼,冒犯到你?
他的回答很妙:「他甚麼也沒說」。
「他甚麼也沒說?」我真的很好奇。

「我坐他的車等於是客人,他完全不跟我講話,這是甚麼待客之道?」大叔說,「這麼不懂待人接物之道的人,他做出來的東西能有多好?所以我再也不買他家產品」。

所言甚是。

唉,真是汗顏,這位執行長就是我家執行長。

認識我老闆十年,大叔說的狀況我完全理解,一點沒錯,就是我老闆。在我老闆眼裡,如果她不知道此人來歷,她一定會憑自有觀感在內心裡暗暗貼對方標籤,她看大叔其貌不揚、衣著邋蹋,認定他就是個nobody,沒有攀談價值,不如埋首公事。

我家老闆就是如此以貌取人。


當場我倒也不會以我老闆為恥,因為在她人格養成裡,她的教養不足,而「不以貌取人」其實是種教養,是一種在環境中耳濡目染的教養,讓人知道世界上有百百種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尺度,而世界上沒有一個單一尺度可以一併衡量所有人,我們要尊重各種尺度,這其實相當困難(在此推薦閱讀傅柯Michal Faucault的《規訓與懲罰》,書裡對人類社會設定的界線提出相當創新也很另類的詮釋,我自己受到很大啟發)。

教養的影響深遠,也影響我們與人相處的方式,讓我老闆把與人相處想得急躁、太短視。你想,為什麼我們要給人標籤呢?說到底就為辨識方便,是一種認識人的捷徑;穿的衣服、身上的配件、哪裡畢業、哪裡上班、家住哪裡、開甚麼車、外表長相等等,用這些記號認識人,大概幾秒內便可以告訴自己這個人屬於哪一類,而我該為此人投入多少時間和關注度,甚至我要與他建立怎樣的關係。

大叔問我,你老闆好像不知道該怎麼跟人相處?
我只能笑說:「或許是吧」。

不過反過來想,以貌取人倒也不會怎樣。真的不會怎樣。畢竟被以貌取人的人要嘛不知道自己被以貌取人,要嘛知道了自行閃遠一點,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做一個以貌取人的人真的不會怎樣。

全然是素養的問題,是價值觀選擇,也是自我要求。

剛好最近思考正義感和憐恤兩件事,聯想到這件以貌取人的小事,我若年輕,鐵定會往正義一面倒,認為以貌取人不符公平正義原則,一定要抵死抗爭,這是莫名的正義感;年紀漸長,便慢慢理解要正義感中要有憐恤,是給別人留餘地,更是給自己留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