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9 09:03:39orangebach

我讀湊佳苗

因為工作的緣故,最近重拾日本推理作家湊佳苗的小說。
湊佳苗的代表作便是那《告白》。《告白》在日本和台灣都創下驚人的銷量,日本破三百萬本,台灣十萬本,我記得2010年上市時,遇上一些校園霸凌的事件,《告白》的書和電影特別受到矚目。
電影和書我都看了,最近也剛讀完台灣當時翻譯的第二本書:《贖罪》。湊佳苗寫的並不是驚悚的故事,可是總讓我讀得很害怕,這說明作者說故事實在很成功,其次是我真的膽子很小。
想起來,湊佳苗的驚悚,並不是來自於故事情節,而是來自角色設定。
這麼說好了,西洋推理的重心擺在證據推理,日推裡面的本格派也接近此道,社會派則是強調因著社會某種環境大因素,造就人的動機結果導致刑案,書的重點也在於環境如何養成動機,科學證據的推理不是重點,代表作家是東野圭吾。
湊佳苗某個程度上接近社會派,不同點在於她的推理重點是人心,也就是:所有罪刑的終極本質是人心,這裡的「人心」也可以理解為「人性」,不過更精準的說法,我覺得該是基督教裡所謂的「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罪」,並不來自於環境,而是環境誘發了人內在既有的弱點--嫉妒、怯懦、貪婪....,然後導致犯行。
我不知道是否跟湊佳苗本身是家庭主婦有關--或許有,她的故事情境多半來自非常平靜、正常的生活日常,而且通常是一般人認知裡安全、正面的所在,諸如學校、家庭,在平凡的生活日常裡,出現一件兇殺案,然後開始找兇手的過程。
妙就是妙在她其實利用小說,質疑了一個大家既定的刻板印象:殺人者真的是兇手嗎?她告訴你:其實不是,殺人者是殺了人,但真正的兇手反而是週圍看起來無害的關係人。然後爬梳出不同腳色背後隱而未見的關係,尤其是心理關係,諸如人跟人之間彼此真正的看法是甚麼?彼此對彼此的影響是甚麼?
表面上大家看起來相安無事、一團和氣,其實私底下人與人之間的深層心態卻是無法預期黑暗與深沉,而黑暗與深沉也不是多麼地複雜,而是透過日積月累,由不舒服累積成傷痕、由傷痕累積成不滿、不滿繼續累積成怨懟、怨懟累積成外顯情緒,而外顯情緒激發出行為,人與人的行為再彼此激盪、發酵擴散,從其中造就了兇手。
「加害者」和「受害者」的互為表裡、相生相剋,是湊佳苗書中很重要的主題,每個角色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沒有惡人,只有罪人。關鍵時刻的出現,讓一個人被逼迫選擇是要成為受害者或者加害者;在湊佳苗的筆下,多數角色因為恐懼、焦慮、軟弱等等種種原因,缺乏面對困境的勇氣,做出懦弱的選擇,因而成為了加害者。
周末讀完了《贖罪》--某個鐵粉告訴我這是湊佳苗最恐怖的一本小說,連鐵粉自己看完都睡不著--我真的也是兩個晚上睡不好,一開始會為其中極度驚悚的行為和關係受到驚嚇,略為平復後,我覺得湊佳苗的小說有著對於東方社會中的「群性」或說「從眾」有著深刻的批判。
普遍來說,社會裡容不下外來者,在不願了解的前提下便開始下判斷、貼標籤,甚至運用集體意識對外來者施壓,開始witch hunting,造就了罪行的環境。身處於多數中的個體縱然當下感覺到不對,為要從眾、避免成為第二個「女巫」,選擇加入群體,成為獵女巫的一份子。
湊佳苗不是光批判,要想跳出加害者、被害者的永世輪迴,解決之道是懺悔。她並沒有很貪心地、非常高規格地建議讀者:愛能克服一切,我猜她認為這非常不務實,有時候你真的愛不出來。與愛相較,懺悔是把自己抓回現況、面對現實的勇氣表現,而當每個人願意開始面對,就是救贖的開始,永遠不嫌晚。《贖罪》的結局便暗示了這種意圖,被驚嚇了兩百多頁後,雖然只有短短幾行,也算一線曙光。
《贖罪》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啟發,讓我真的花不少時間思考自己是不是在過去這些年的人生歷程,有意無意間、或為己或為人、在思想言語行為上,當過無數次的加害者。在當下說出的話、做出的事,我經常自以為要誠實,以個性直爽為藉口,脫口而出自以為是為對方好的話語和建議,事後有時也會因對方不接受而感覺沮喪、甚至生氣,現在想來,我實在不應該在了解有限的狀況下,貿然說話和建議,因為我真的絲毫無法知道對方是處在怎樣的情境之下,說不定就在話說出口的同時,我已為罪的成長施上一哩肥。
曾經有篇文章分析為何不少知名作家都是家庭主婦,除了湊佳苗之外,包括JK羅琳、《暮光之城》作者梅爾、《博士熱愛的程式》的小川洋子、諾貝爾文學獎得主Alice Monroe,其中一個原因是她們每天有一到三小時的空檔可以專注思考、發想和寫作。看完湊佳苗我的想法是:嘖嘖嘖~~~~家庭主婦真是不能小覷啊~~~誰知道這群看起來安靜無害無意見的女性,腦袋在想甚麼哩?誰會料到蹦出來的都是最驚人的想像?
因為工作的緣故,最近重拾日本推理作家湊佳苗的小說。

湊佳苗的代表作便是那《告白》。《告白》在日本和台灣都創下驚人的銷量,日本破三百萬本,台灣十萬本,我記得2010年上市時,遇上一些校園霸凌的事件,《告白》的書和電影特別受到矚目。

電影和書我都看了,最近也剛讀完台灣當時翻譯的第二本書:《贖罪》。湊佳苗寫的並不是驚悚的故事,可是總讓我讀得很害怕,這說明作者說故事實在很成功,其次是我真的膽子很小。

想起來,湊佳苗的驚悚,並不是來自於故事情節,而是來自角色設定。

這麼說好了,西洋推理的重心擺在證據推理,日推裡面的本格派也接近此道,社會派則是強調因著社會某種環境大因素,造就人的動機結果導致刑案,書的重點也在於環境如何養成動機,科學證據的推理不是重點,代表作家是東野圭吾。

湊佳苗某個程度上接近社會派,不同點在於她的推理重點是人心,也就是:所有罪刑的終極本質是人心,這裡的「人心」也可以理解為「人性」,不過更精準的說法,我覺得該是基督教裡所謂的「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罪」,並不來自於環境,而是環境誘發了人內在既有的弱點--嫉妒、怯懦、貪婪....,然後導致犯行。

我不知道是否跟湊佳苗本身是家庭主婦有關--或許有,她的故事情境多半來自非常平靜、正常的生活日常,而且通常是一般人認知裡安全、正面的所在,諸如學校、家庭,在平凡的生活日常裡,出現一件兇殺案,然後開始找兇手的過程。

妙就是妙在她其實利用小說,質疑了一個大家既定的刻板印象:殺人者真的是兇手嗎?她告訴你:其實不是,殺人者是殺了人,但真正的兇手反而是週圍看起來無害的關係人。然後爬梳出不同腳色背後隱而未見的關係,尤其是心理關係,諸如人跟人之間彼此真正的看法是甚麼?彼此對彼此的影響是甚麼?

表面上大家看起來相安無事、一團和氣,其實私底下人與人之間的深層心態卻是無法預期黑暗與深沉,而黑暗與深沉也不是多麼地複雜,而是透過日積月累,由不舒服累積成傷痕、由傷痕累積成不滿、不滿繼續累積成怨懟、怨懟累積成外顯情緒,而外顯情緒激發出行為,人與人的行為再彼此激盪、發酵擴散,從其中造就了兇手。

「加害者」和「受害者」的互為表裡、相生相剋,是湊佳苗書中很重要的主題,每個角色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沒有惡人,只有罪人。關鍵時刻的出現,讓一個人被逼迫選擇是要成為受害者或者加害者;在湊佳苗的筆下,多數角色因為恐懼、焦慮、軟弱等等種種原因,缺乏面對困境的勇氣,做出懦弱的選擇,因而成為了加害者。

周末讀完了《贖罪》--某個鐵粉告訴我這是湊佳苗最恐怖的一本小說,連鐵粉自己看完都睡不著--我真的也是兩個晚上睡不好,一開始會為其中極度驚悚的行為和關係受到驚嚇,略為平復後,我覺得湊佳苗的小說有著對於東方社會中的「群性」或說「從眾」有著深刻的批判。

普遍來說,社會裡容不下外來者,在不願了解的前提下便開始下判斷、貼標籤,甚至運用集體意識對外來者施壓,開始witch hunting,造就了罪行的環境。身處於多數中的個體縱然當下感覺到不對,為要從眾、避免成為第二個「女巫」,選擇加入群體,成為獵女巫的一份子。

湊佳苗不是光批判,要想跳出加害者、被害者的永世輪迴,解決之道是懺悔。她並沒有很貪心地、非常高規格地建議讀者:愛能克服一切,我猜她認為這非常不務實,有時候你真的愛不出來。與愛相較,懺悔是把自己抓回現況、面對現實的勇氣表現,而當每個人願意開始面對,就是救贖的開始,永遠不嫌晚。《贖罪》的結局便暗示了這種意圖,被驚嚇了兩百多頁後,雖然只有短短幾行,也算一線曙光。

《贖罪》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啟發,讓我真的花不少時間思考自己是不是在過去這些年的人生歷程,有意無意間、或為己或為人、在思想言語行為上,當過無數次的加害者。在當下說出的話、做出的事,我經常自以為要誠實,以個性直爽為藉口,脫口而出自以為是為對方好的話語和建議,事後有時也會因對方不接受而感覺沮喪、甚至生氣,現在想來,我實在不應該在了解有限的狀況下,貿然說話和建議,因為我真的絲毫無法知道對方是處在怎樣的情境之下,說不定就在話說出口的同時,我已為罪的成長施上一哩肥。

曾經有篇文章分析為何不少知名作家都是家庭主婦,除了湊佳苗之外,包括JK羅琳、《暮光之城》作者梅爾、《博士熱愛的程式》的小川洋子、諾貝爾文學獎得主Alice Monroe,其中一個原因是她們每天有一到三小時的空檔可以專注思考、發想和寫作。看完湊佳苗我的想法是:嘖嘖嘖~~~~家庭主婦真是不能小覷啊~~~誰知道這群看起來安靜無害無意見的女性,腦袋在想甚麼哩?誰會料到蹦出來的都是最驚人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