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7 08:43:36orangebach

Martin Stadtfeld鋼琴獨奏會和拉特利音樂會 (21, 23 Apr)

 

Martin Stadtfeld音樂會曲目:

上半場

巴哈英國組曲二、三號

 

下半場

巴哈平均律前奏第一冊選曲

蕭邦練習曲op10選曲

(兩組曲子重新打散編曲,組成一套新組曲)

 

同場加奏:

普羅高菲夫觸技曲

巴哈三號管絃組曲Air

 

拉特利音樂會

全巴哈曲目

同場加奏:

巴哈前奏與賦格最有名、聽起來很像進到鬼屋的那首

拉特利自創:B-A-C-H

 

Stadtfeld音樂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倒不是音樂家本身怎樣,而是音樂會之外很有趣。

 

特別有趣的是,朋友和我對此場音樂會產生歧異。

其實我們個性迥異,甚麼都差很大,唯獨雷同的只有興趣這件事。但即使如此,針對同樣曲目、同場音樂會、同位演奏者的看法達成共識的機率大概五五波,這機率並不高,有趣的是,若達成共識,通常純度高達100%,但是若意見不同,幾乎是0%,因為我們切入的角度完全不同。馬丁這場音樂會,就是歧異的代表作。

 

朋友的意見:

1.     英國組曲三號比二號好。速度偏快但是算剛好。

2.     新一代表現手法,若即若離的情感表達,濃度算適切;我覺得已經夠了。

3.     下半場很有創意。將巴哈的前奏和蕭邦的練習曲交錯搭配,要考慮的氣氛融洽、調性配合,不是容易的事情。

4.     我不喜歡他的蕭邦,過於巴哈化。不過為遷就平均律的前奏,要讓曲子有整體感,是必要之惡,可以理解。

5.     安可曲的AriaAir,改得很好。

 

我的意見:

1.     差強人意的巴哈。速度太快、觸鍵不穩定、音質欠佳,而且一套曲子聽起來缺乏整體感,整個聽下來,我聽不出曲子跟他之間有甚麼關連,雖然不是光來上班的,但好像在彈首毫不相干的曲目。

2.     下半場交錯前奏和練習曲有新意,這樣搭配很好聽。不過蕭邦巴哈化,旋律好聽但完全失去蕭邦的味道。

3.     超帥!

 

基本上針對下半場的設計感還有鋼琴家的帥度,我們有共識,但是上半場的巴哈看法不同。我們的對話發生在音樂廳走到捷運站的路上,內容大致如此:

 

我:「你覺得怎樣?」(通常都是我先問)

友:「比我想像中的好。他的巴哈算有新意,彈出不一樣的格調;下次來我會想再聽聽看」。

我:「我覺得他的音色和觸鍵不太OK,速度也太快。」

友:「ㄟ你還沒聽過更快的」。(開始潑冷水)

我:「而且曲子跟他好像沒甚麼相關,沒甚麼感覺」。

友:「你就是甚麼曲子都要人家放很多感情,現在的演奏者都這樣啦!」(繼續潑冷水)

我:「喔。算我傳統好了。演奏者自己感覺不到位,那要聽的人感受甚麼?」

友:「每個人認為有感覺的程度不同,你每次都用自己的感覺衡量對方。」(是不是很labeling)

我:「ㄟ,我不說我自己的感覺說誰的感覺?」(微慍起來)

友:「可是你也不能當對方的表現方式不如你意,就覺得對方很差吧?他實際上也有做到些甚麼啊。」

我:「我又沒說他甚麼都沒做到。我同意他下半場設計感很好,只是巴哈我不喜歡。」

友:「我其實也不是覺得你這樣講不行,而是我們評論一個人的表現,總該先講講對方做到甚麼,然後再談不足吧?能在台上彈給你聽都是世界級的,還要怎樣?」

我:「好,同意。那以後就先講做到甚麼嘛,不就好了?」(是不是很寬宏大量)

 

剛好捷運進站,終止我們的對話,不然火花不知道要爆成甚麼樣。「天啊,後天拉特利的音樂會還會見到同一個人!」我在心裡面暗叫。

 

拉特利今年的音樂會,全場巴哈,其中包含一首由大鍵琴伴奏型態的協奏曲,我的想法很簡單:管風琴就是巴哈的樂器,最能展現巴哈音樂建築裡面的架構感,一清二楚,無庸置疑,不用想太多,聽就對了!用心體會被音樂沒頂的感受,仔細聽雙手雙腳達成的和聲效果,還有音色的斑斕變化(但我實在不愛配合音樂打的七彩燈光,很干擾),絕對身心舒暢。

 

一直擔心最後安可曲是甚麼,我真的很害怕又來個改編的茉莉花甚麼的本土民謠,我對民謠沒有偏見,更何況上次拉特利改的茉莉花改得真好,但是那會破壞整場氣氛。拉特利彷彿聽見我的心聲,他的安可曲就是那鼎鼎大名的觸技曲與賦格啊~~~實在太holy!在巴哈管風琴曲的龐大神聖中,有病沒病同得醫治,非常非常的療癒。

 

這場音樂會,朋友與我沒有歧異,很快達成共識:「超療癒!超holy!」不過友人補述一句:「教堂管風琴更恐怖。如果你今年要去巴黎,務必要去聖母院聽一次,那個更恐怖啊~~宇宙holy!」開啟我今年歐洲行的幻想。

 

意外其實也沒那麼意外的發現,跟貝多芬比起來,大家對巴哈曲目的反應真的不甚熱烈,掌聲中充滿了無聊和些許無奈。以拉特利幾乎滿座的售票狀況來說,最後的鼓掌聲沒有相對應的聲響,可能大家都睡著剛起來、沒力--我旁邊就有兩個,管風琴也能睡著,真是太佩服啦。

 

最後插個話。

 

今年四月初紀辛來台灣演奏,票價太高我買不下手,可是因為曲目很好心裡一直念著這場音樂會,但之後試著在網路上找找相關的樂評,付之闕如,頗為遺憾。我期待各位聽完音樂會後,都或多或少留下些文字紀錄,當然有時候會發懶或者真的沒感覺,也不用勉強,不見得全然為自己,也是為其餘想去而沒去的同伴吧。

 

曾經有幾度我也會深深懷疑,究竟我的這些音樂會文章是幹嘛的?做到了理性觀察和感性抒發,同時也缺乏更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論述脈絡,純粹為自hi嗎?那寫日記就好啦,何必在此野人獻曝,還有被打臉的風險?不過因為遍尋不著紀辛音樂會的評論或觀後感,倒讓我開始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那麼一點小小的意義。

 

當作個起點吧(絕對不是終點),無論有沒聽過音樂會,無論感覺好或不好,打不打臉都可以,是不是可以找到些連結,一點就好,跟自己的連結,跟音樂的連結,跟周圍人事物的連結,都好;透過這一點點連結,給自己一點點刺激。當然沒有也沒關係,但就當個起點吧。

 

 

Karl 2014-05-22 15:31:43

一定有意義的,累積起來就是重要的紀錄呢!我偶爾也會逛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