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1 23:40:18orangebach

我的入門30

請大家腦力激盪,玩個益智遊戲。

 

現在面對一群高中程度的成年人,很想入門古典音樂,請你為他們開30首入門菜單,範圍、功能不限,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和性格,目的是聽完以後會繼續聽下去,請問你的菜單是(列不到三十首沒關係)

 

因為公司要我在公司內部做一個介紹古典音樂的部落格,第一批內容希望能夠介紹三十首古典音樂入門,我私心以為自己聽音樂的廣度不足,因此求教於各位。

 

這幾天花腦筋想了想自己的三十首,羅列於下:

 

1.     馬勒五號交響曲:第一樂章先試試看。

2.     馬勒一號交響曲:第四樂章可以搶先聽。

3.     貝多芬鋼琴協奏曲153:按照這個順序。

4.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13悲愴、14月光

5.     貝多芬五號交響曲

6.     貝多芬七號交響曲

7.     巴哈郭德堡變奏曲

8.     巴哈小提琴協奏曲1-3

9.     巴哈雙小提琴協奏曲:歐伊史特拉夫父子版

10. 巴哈義大利協奏曲

11.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其實我覺得不太適合入門,可是好像不聽不行?

12. 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

13. 德弗札克鋼琴五重奏op.81

14. 德弗札克九號交響曲

15. 卡拉絲精選輯

16. 帕華洛帝美聲之翠

17. 法朗克小提琴奏鳴曲

18.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春」

19. 莫札特四十號交響曲

20. 莫札特歌劇「費加洛婚禮」:選曲就好

21. 莫札特歌劇「魔笛」:選曲就好

22. 莫札特雙簧管協奏曲

23. 莫札特四手聯彈野田妹和千秋王子彈的那首

24. 鮑凱里尼大提琴協奏曲

25. 舒伯特阿比鳩尼D.821

26. 舒伯特鱒魚五重奏

27. 蕭邦夜曲

28. 柴可夫斯基Eugene Onegin的圓舞曲

29. 韓德爾的鋼琴組曲:Keith Jarrett

30. 理查史特勞斯雙簧管協奏曲

 

與其說這是三十首入門曲,不如說是三十首自己喜歡的曲子,每一首都有適合的情境、場合、時間和季節,情緒也各有不同,不過都有個共同點,就是聽了可以感受音樂的美好和歡愉,至少我如此以為。

 

可能會有人好奇,為什麼馬勒適合入門?

理由是:既然馬勒是目前台灣當紅的票房保證,那就直接切入來入門好了。

基於馬勒交響曲的完整度和豐富性,天地有大美,莫此為甚,四或五個樂章其實可以視為四或五首獨立交響曲,所以可以先聽單一樂章試試水溫,覺得可以接受,不會壓力太大,再把全部聽完吧。

 

開始聽古典音樂,可以像資產配置一樣建立屬於自己的portfolio。如果接受這樣的概念,貝多芬的作品頗適合做為核心資產。

 

貝多芬作品的優點是廣度夠、旋律好接受、聽完心情好,而且也滿可以當成社交話題,可能會有這樣的對話:

 

「你最近的興趣是?」、「喔,我最近開始聽古典音樂。」、「真的啊?聽甚麼?」、「我聽貝多芬」、「貝多芬?挖,好棒喔」。

 

以貝多芬為軸心,可以往前輻射出去到莫札特、巴哈甚至更早的古樂,往後延伸到舒伯特、舒曼、馬勒。這是非常政治正確的一種路數。

 

另種建立portfolio角度是從曲式著手,協奏曲適合作為核心資產;我自己便用協奏曲入門的。

以協奏曲入門的主要理由是方便。在協奏曲中同時可以聽到樂器獨奏和樂團演奏,以及雙方的合一與張力,可以說古典音樂的主要效果都包含其中,多聽幾次或許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元素。

 

以協奏曲為核心,往前當然就是器樂獨奏曲,往後是交響曲,更為單純。缺點是容易忽略室內樂和人聲兩大塊,必須之後再額外補強。

 

前幾天,跟朋友討論這件事,妙就妙在朋友和我的入門曲單裡,竟然都沒有我們入門古典樂的第一首曲子;我的盤古開天第一首古典音樂曲目是拉赫曼尼諾夫二號鋼琴協奏曲,有個朋友是波麗露,還有人是韓德爾的綜合曲集。

 

彼此知道彼此的「盤古開天曲」,不約而同都反應:「怎麼是這首?」或者「嗄?好怪的入門曲目?」因為都是時空情境造成的必然,不是有人來告訴我們要聽甚麼入門,而聽了之後,又不約而同從那首曲子裡面得到收穫,希望把這個收穫拿到不同曲子來印證,就這樣開始接著聽下來。

 

最後朋友突然說了一句金句:「所以從這裡我們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根本沒有古典音樂入門曲這東西,當下聽的那一張就是最好的入門曲」。真是智慧金句啊~~~跟韋小寶最後發現的秘密是同樣道理。

 

有一次有個朋友,受邀到某董座家聽史蘭倩斯卡的私人音樂會,史蘭倩絲卡彈了貝多芬十三號鋼琴奏鳴曲「悲愴」,還有與現場某千金彈了不知名的四手聯彈,朋友說,現場氣氛很好,但是他聽不懂。

我跟他說,音樂是拿來聽,不是拿來懂的。哪有甚麼懂不懂?只有願不願意聽而已啊。你願意聽,有一天就會發覺好像知道的也不少,光把時間拿去懂,倒是令人懷疑究竟聽到甚麼?

 

甚麼事情只有願不願意,沒有特別的方法也沒有捷徑,只要願意動身,總有到的一天,不願意啟程,怎麼樣也到不了。

 

祝福大家新的一年音樂聽得開心,處處好風景。

orangebach 2014-04-16 23:41:17

To Val,
我深深認為語氣不夠輕佻或不夠有種節奏感應該就不是你的風格了吧~~~但任性無妨。

推薦入門這東西真的是見山不是山,沒有絕對解藥,反正心誠則靈,修行在個人。相信你也讀過友台某篇文章,是給女兒的入門曲目有沒有~~~~作者還大費周章將每首曲子的名字背後加上長長長長的說明文字,用心良苦。

但我真的非常好奇這位千金最後入門了沒?

orangebach 2014-04-16 23:33:14

我一直覺得聽音樂需要機緣,不能強求,這幾年這種感受更深。以前常會給自己設定目標,諸如今年要聽熟XXX之類的,或者要把QQQ的曲子找出自己的觀點之類,現在卻覺得只要願意待下去,終究該聽的都會聽到,根本不用太過著急和積極。

我曾經以為自己這輩子都不會「聽懂」馬勒和布魯克納,也曾以為馬勒和布魯克納都是「男性專屬」,現在想起來只想笑自己幼稚和無知,哪有甚麼聽懂聽不懂呢?音樂只有聽不聽,沒有懂不懂。聽古典音樂也的確是男性占絕大多數的領域,我身邊聽古典音樂超過二十年、又不學音樂的女性應該沒有吧~~~~,沙文主義也並不奇怪啦(諸多可敬的同好們對此並不否認),但我深信樂曲本身絕對沒有性別問題,只要持續聽,女的男的都會聽到馬勒和布魯克納,這是必然。

當然這種態度也可能失之閒散,我覺得我自己很適合就是。

鋼琴協奏曲我也認為是很好的入門曲,比較好聽也很容易接受,說穿了是比較大眾化的演奏曲式,然而真正好的協奏曲組合不多,所以傾向曲目的入門,開啟聽古典音樂的興趣為主。

果冻熊 2014-04-06 14:44:13

我倒是觉得音乐这种东西就像看书一样,如果有了复杂的经历或者深刻的情感,能接受一些稍带负面而非带糖衣的东西,看得下《铁皮鼓》或《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大部头。入门就能听布拉姆斯,马勒或布鲁克纳等所谓艰深的曲目也并不奇怪,因为这些曲目才符合他们当下的心境。先不说一开始能不能吃透,但有了兴趣就可以做更深入的了解。

我入门时极爱钢琴协奏曲,肖邦的两部钢琴协奏翻来覆去的听。同时相当喜爱马勒第一和第五号交响曲。

马勒真是包罗万象,优美从容与讽刺怪诞并举,我一直把他的音乐当摇滚来听。

但有意思的是,我一直不怎么听得下卡拉扬。而贝多芬也过了很久才能接受,还是通过单声道的富特文格勒唱片。由此认识到挑选演绎者的重要性,以及有自己观点的聆听。

目前沉迷于威尔瑟莫斯特的布鲁克纳交响曲系列,马勒反而听得少了=v=。喜爱的主要曲库也在浪漫主义时期。看来巴哈或布拉姆斯,还是需要更多的年月去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