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8 08:35:19 orangebach

室內閒話三則

一、

有個老友聽音樂很激情,每次聽到甚麼特別很喜愛的段落,逢人總要用「驚為天人」四字來轉述某音樂、某演奏者、某CD等等。我一直覺得此人甚誇張,不過這幾天聽Aimard的Liszt Project,當真驚為天人之感。

因為實在好聽。

不要懷疑,就是好聽,雖然曲目攤開,裡面有很幾首篇冷門的Liszt短篇鍵盤作品,還有二十世紀作曲家Bartok, Stroppa, Scriabin, Ravel和梅湘(真奇怪怎麼不翻成梅香?)的曲子,這些與直覺裡「好聽」不太合的曲子,但是整體拼起來,真的好聽。我甚至覺得比現場都好聽;現場的琴音更直接、更精準,非常非常冷調,在家聽這一點比較沒那麼犀利。

驚為天人之一,是CD1裡面收的一首華格納降A大調鋼琴奏鳴曲,真沒想到他鍵盤曲寫得這麼好聽,旋律工整順耳,而且少了歌劇的霸氣和血腥感。我想起去年買的比才鍵盤作品,裡面的小冊子有一段印象特別深刻,大意是:比才是個鋼琴彈得很好的鋼琴家,也寫很好聽的鍵盤作品,但是他一輩子最執念的就是要當歌劇家,所以他對外都是說自己是歌劇作家,拒絕稱自己是鋼琴家。我懷疑,同樣的狀況是否也發生在華格納身上?不了解這些人心裡在想甚麼,大概覺得寫歌劇比寫鍵盤曲要更有成就感、更驚世駭俗吧,所以比較想當歌劇作家。

驚為天人之二,Aimard所彈的Liszt B小調鋼琴奏鳴曲,真是非常好的一個演奏。我無緣聽他去年十二月在倫敦的第二場現場演奏,無從比較,但若單論CD,這個版本是非常好的。有別於多數鋼琴家都將此曲賦予濃稠厚重和龐大,Aimard倒是讓此曲非常成功的減重塑身了。重複出現的三或四次主題,每次都有不同風情,未必是一次次重量、壓力上的增加,就是每次都不盡相同。整體表現上,他乾淨的觸鍵和不黏膩的踏辦,是減重塑身非常重要的一環,聽來就是很爽朗,不太稠,但也沒有太乾瘦。過去我比較傾向覺得這曲子是剛猛且沈厚,但Aimard讓B小調變秀麗了。

二、

我最近一直在等英國的CD,其中有一小批Paul Bendura-skoda的錄音。上回從國家音樂圖書館借了一片他用古鋼琴彈的舒伯特D850,他的第一樂章超過十分鐘,比一般彈九分多鐘慢非常多,已經離Vivace非常遠,但久聽不膩,加上讀了篇Brendel對舒伯特的見解,開始有點想多認識一些奧地利鋼琴家。有兩個小小的發現:一、我們雖然常統稱德奧學派、德奧學派,實際上德跟奧差非常多--現在連債信評等也差很多,粗略來說,德國比較大條、affirmative,奧地利說好聽叫纖細,難聽叫神經質。觸鍵的差異尤其明顯。二、舒伯特的二十二首奏鳴曲,通常比較被關注的是6字頭以後的曲子,其實5字頭以前的很多首都很好聽。

苦等Skoda不來,今天拿著一張誠品百元折價券,到誠品去換CD,結果好死不死,竟然有國內代理商進了一批Skoda的現場;唯一覺得可惜的是,進了一狗票莫札特,沒有舒伯特,最後我挑了一張蕭邦、拉威爾和伯格,結果欠八十塊才能夠抵用一百元折價券,但是我的大批CD即將開到,並不想多花錢買CD,只想在額度內買到剛剛好--這就是古典音樂迷買CD的機車。我在店內左顧右盼浪費好久時間,誠品音樂的小物真是少到可憐,看來看去只有兩個選擇,一是配一本一百八的筆記本,另一是買改版的MUSIK雜誌,兩百元,兩個都令我不爽快。

就在我決定要買筆記本的時候,剛好有一位男士結帳,他差一點就到一千元,可以滿千送百,他正要聽從店員的話轉身去挑個別的東西時,我立刻伸出我的CD和折價券,邀請他(可能也是勉強他)一同結帳,這樣我們兩個都不用再多花錢,又可以折一百,不是皆大歡喜嗎?嘿嘿,此男不是呆瓜,當然好啊,我們就這樣結帳了。

就在我們要結帳離開的時候,店員竟然指著我的Skoda說這張不錯,可是另外一張更好(你懂不懂說話的藝術啊?),然後此男也就說甚麼他比較喜歡Leffebuvre(我知道我又拼錯了,ㄟ,到底有多少聽古典音樂的不懂說話的藝術啊?),然後又接著說一個甚麼八十幾歲義大利鋼琴家叫甚麼CiXXXni(Cicca甚麼的),甚麼法派的,店員也很興奮聽到有人喜歡這個CiXXXni的,說自己甚麼見一張收一張(我的天啊~~真是很久沒聽到這種話了)。

我只能說,這種對話本人是完全沒法插上嘴的,尤其沒聽過這些3A等級老的鋼琴家。古典音樂學海無涯啊~~~~靠勤也是游不上岸啊~~~~當時很有個衝動想跟這兩位男士說,抱歉小姐最近只對奧地利鋼琴家感興趣,不過也就算了。何必呢?人家有問你嗎?多知道一個鋼琴家不是很好。

回來聽了這張二人團購來的Skoda,觸鍵真是一絕;我越來越覺得鋼琴家最神祕難解之處就是觸鍵。蕭邦,不可諱言,的確稱得上相當小心翼翼的彈法,我感覺是種decent的美感,因為觸鍵很細膩,可是跟法國鋼琴家那種輕手輕腳的做法不太一樣,奧地利鋼琴家的小心翼翼,音色比老法秀雅、圓潤、順耳但不小家子氣;速度略慢,但多上一點的空白處不令人討厭,也不會太慢。某些曲目,諸如練習曲,尤其op25裡面幾首大規模的,聽來會有點些許的、在氣勢上的力不從心,是弱點還是特點,這有待我的CD開到以後,聽多點再想想。

又,在架上瞄到EMI救亡圖存之力作、重發Celibidache三套、共三十六張套裝CD,每套只要一千多塊;想當初買一套要三千多的高價版,以及加買幾張單張的高價版,比一比多出來的只有CD塑膠盒!真是搥心肝啊!Celi要是地下有知,我想他鐵定會氣得破口大罵。

三、

在京都飛回台北的機上,聽了阿巴多和王宇佳的拉赫曼尼諾夫協奏曲錄音,我覺得這張滿反常的。以下是在飛機上記的筆記:

拉赫曼尼諾夫是個很戲劇性的作曲家,也是自戀自負的鋼琴家--他剛好跟華格納、比才相反,後段選擇當鋼琴家。他的曲子動態很大,而且由內到外都要很大,音色動態要處理得大,情緒張力也要大,鋼琴家若一不小心失控,曲子便會像融化的巧克力般膩到爆,令人不知所措。去年安斯涅在倫敦彈的拉赫曼尼諾夫三號鋼琴協奏曲,是少數在音色、情緒上比較收斂的做法,他理性、精準而且帶點自由自在,與作品本身構成某種mix and match,效果很好。

回到yuja的CD。以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來說,她彈奏前面的變奏不夠lyrical和tense、也沒有鋪陳,少了連貫性,音符的擴散力也不是很足,每個變奏都是分離的。核心的第十八變奏,也就是電影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主題曲,那個浪漫到不行的梗,那其實是個釋放前段鋪陳壓力的點,所以前面變奏蓄積的緊張感和能量,在此需要得到舒緩,要整個揮灑、流洩出來,可是又不能猴急和刻意。可是因為前面的鋪陳不夠緊湊、沒有層層堆疊,十八變奏也就沒那味道了,鋼琴反而顯得有點鬆散。觸鍵上,一反前幾張彈普羅高菲夫、蕭邦的強勢和力道,這支拉赫曼尼諾夫彈得有點軟腿,觸鍵非常小心,但其實俄羅斯作曲家的曲子以曲風取勝,風格要強烈,個性要突出,觸鍵這種事情也就顯得相對枝微末節了,重點是要有說服力。

相對於鋼琴,協奏的樂團阿巴多和馬勒室內交響樂團,即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的主體,相當靈動慧黠的表現,流暢、整體感、情緒,跟現場聽的感覺相當接近。所以整體表現略微失衡,也就是樂團反過來帶著鋼琴走,樂團把光彩給帶走了。


orangebach 2012-01-24 02:05:57

新年快樂!也願你全家平安。



我對海頓很有興趣,特別是鋼琴奏鳴曲,不過也是沒甚麼機緣巧合聽。

而且很奇怪的是,我怎麼記都記不得海頓幾號甚麼旋律,比莫札特還記不住。

其實我對奧地利很感興趣,最神經質最怪異和最和諧最甜美的,都在奧地利了。



關於YUJA(她的名字我經常寫錯,所以用英文)的CD,我不曉得誰在主導,但向來不是獨奏家在主導嗎?

除非遇上卡拉揚這款的。不過阿巴多這麼明顯我也有點意外就是,樂團很好。

Val 2012-01-22 23:02:29

Buchbinder是奧地利鋼琴家,其實不敢說熟悉,也只聽過一場舒曼協奏曲

音樂會和若干首貝多芬奏鳴曲的唱片。我對他的海頓有一點點興趣,但又

怕聽太多消化不良。



不知從哪得來的偏見,我覺得能把Scarlatti彈得有趣的鋼琴家彈海頓應

該聽起來也不會無趣。



我是猜錄那張Rach CD時,藝術表現的大方向可能是Abbado在主導。我有

聽過幾張Rach彈自己作品的CD,主要是些短曲和他改編別人的作品,我倒

是忘了有沒有聽過他彈自己的協奏曲。至少以那些短曲來說,聽起來是沒

什麼火花,偏冷調的感覺,和後來俄羅斯鋼琴家的風格完全不同。



新年快樂!

orangebach 2012-01-21 23:02:25

一、翻譯如果能夠本地化,說不定很耳目一新



二、講到海頓,有陣子我真的有股衝動想把海頓鋼琴奏鳴曲聽完。

但我覺得我應該是沒有聽到印象深刻的,唯一印象深刻的,目前僅李希特。

所以海頓目前還是讓我覺得是個喋喋不休的老好人。哈哈。

不過我對海頓一直有興趣,我會去先弄個一張來聽聽。

請問這位Buchbinder是甚麼派?好好笑,甚麼派?藍莓檸檬還是草莓蘋果。

言歸正傳,奧地利鋼琴家嗎?還是~~~法派?



三、怎麼說YUJA受到阿巴多影響?不甚了解你的意思。

以及RACH彈自己的作品壓抑低調,甚麼作品?我以前聽他彈Piano concerto,離壓抑低調有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