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1 23:40:43
orangebach
Dancing under the Gallows
雖然國外音樂雜誌經常會寄掉(過去七期有三期收不到,兩期請對方補寄),依然感覺訂雜誌的優多於劣;自不用一定是古典音樂雜誌,有其他任何興趣,或訂或定期購買國外專業雜誌,好處都遠多於風險。
實在是找不到一個其餘的刊物,可以兼具打發時間、學英文、吸收新知,以及購物型錄四項功能;對我,多加一項,部落格寫不出來的時候,隨便都有題材可供參考。實在是跟聽CD一樣經濟實惠。
每月雜誌到手,一天中最愉悅的時光,莫過於早上搭公車上班時看上個一兩篇,遇到單字立刻拿出手機內建的英漢大辭典查個單字;車上如果人少,還可啟動發音功能,聽聽怎麼念。新知識的世界總是跟現實世界差距頗大,短暫跳脫到另個世界,反而有助於面對現實世界,也是種另類休息;更重要的是,你會知道未知的世界大到無法想像,原本你以為很罕見的事物,其實在世界的某個角落老早習以為常,而原本你自以為很熟悉的事物,實際上卻又有更多面象是過去無法企及。
鼓勵大家嘗試閱讀英語專屬雜誌,對於避免成為無厘頭的nervous wreck,頗多助益。
以BBC MUSIC來說,相較於全球歷史最悠久的音樂雜誌--Gramaphone來說,相對門檻低,但好讀、親近性高也是優點之一。然無論親近性高低,或文章專業門檻,雜誌本身的規格都非常嚴謹,每期每期的單元數量、邏輯該怎麼走,從未因不可抗力之因素短少過。我很喜歡BBC MUSIC每期固定的Feature story,這個story並沒有那麼聚焦在音樂的人事物,而是談音樂如何影響了人、事和物,也就是音樂與人生。
今年六月中旬,Nash Ensemble將在Wigmore Hall舉行三場由集中營作曲家所寫作的音樂會。本期這篇名為"With these Walls"的feature story,完整揭開音樂會背後的深刻情境。
在布拉格西北邊六十公里處的Terezin,在1941-45年間是中歐洲一處監禁猶太人的集中營,這個集中營在德國人監控之下,允許猶太人自治。Terezin原先是一個六千人的小鎮,但現在一口氣關進六萬人,經常有人死亡,死亡率高達四分之一;人一死,就被送到東邊知名的死亡集中營--奧許維茲。這群猶太人為降低同胞死亡率,開始偷偷在閣樓、某人的家舉辦音樂會、演講、歌劇等藝文活動;後來德國人竟允許他們在特定時間舉辦這些活動。
一位存活下來、現在一百零六歲的女鋼琴家說,有時演奏會天氣很冷,她必須穿著長大衣和長筒靴彈奏鋼琴,曲目包括巴哈、貝多芬和集中營裡作曲家的曲子;她說自己已經冷到腦袋裡不知道自己在彈甚麼,只知道一直彈下去,台下的聽眾又老又病也快死了,可是每個人無比專注。
Terezin中,出了幾個作曲家,好比Viktor Ullman, Pavel Haas, Hans Krasa, 和Gideon Klein,作品普遍以三、四重奏等室內樂居多,有時候,一場室內樂音樂會在某人家中廚房舉行,旁邊的小女孩躲在旁邊畫畫。
一個當時的指揮說得好,雖然Terezin是集中營,卻是藝術的理想國,因為這裡沒有競爭、沒有階級,每個人的演奏充滿無比熱情,因為下一批被送上火車、前往奧許維茲的,可能就是自己。「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是甚麼,只有德國人知道,所以他們也不管我們了,而我們也就在絞刑台下起舞(dancing under the gallows)」。活下來的作曲家也說,當年想要創作的意念,跟活下去的意念一樣強。
然而隨著納粹在戰爭中逐漸失利,被送去奧許維茲處死的頻率越來越多,這些作曲家和指揮最後都被送去奧許維毒氣室;Terezin在四年中一共收容過十四萬猶太人,但最後只存活兩萬人。
"On behalf of us all, dear friends
Play to us and make us well again
We must live each moment to the full
If we don't die like catle."
這是Terezin裡的猶太聽眾,向作曲家、演奏者致敬的一首詩,也為這歷史的片刻留下不滅的註腳。
實在是找不到一個其餘的刊物,可以兼具打發時間、學英文、吸收新知,以及購物型錄四項功能;對我,多加一項,部落格寫不出來的時候,隨便都有題材可供參考。實在是跟聽CD一樣經濟實惠。
每月雜誌到手,一天中最愉悅的時光,莫過於早上搭公車上班時看上個一兩篇,遇到單字立刻拿出手機內建的英漢大辭典查個單字;車上如果人少,還可啟動發音功能,聽聽怎麼念。新知識的世界總是跟現實世界差距頗大,短暫跳脫到另個世界,反而有助於面對現實世界,也是種另類休息;更重要的是,你會知道未知的世界大到無法想像,原本你以為很罕見的事物,其實在世界的某個角落老早習以為常,而原本你自以為很熟悉的事物,實際上卻又有更多面象是過去無法企及。
鼓勵大家嘗試閱讀英語專屬雜誌,對於避免成為無厘頭的nervous wreck,頗多助益。
以BBC MUSIC來說,相較於全球歷史最悠久的音樂雜誌--Gramaphone來說,相對門檻低,但好讀、親近性高也是優點之一。然無論親近性高低,或文章專業門檻,雜誌本身的規格都非常嚴謹,每期每期的單元數量、邏輯該怎麼走,從未因不可抗力之因素短少過。我很喜歡BBC MUSIC每期固定的Feature story,這個story並沒有那麼聚焦在音樂的人事物,而是談音樂如何影響了人、事和物,也就是音樂與人生。
今年六月中旬,Nash Ensemble將在Wigmore Hall舉行三場由集中營作曲家所寫作的音樂會。本期這篇名為"With these Walls"的feature story,完整揭開音樂會背後的深刻情境。
在布拉格西北邊六十公里處的Terezin,在1941-45年間是中歐洲一處監禁猶太人的集中營,這個集中營在德國人監控之下,允許猶太人自治。Terezin原先是一個六千人的小鎮,但現在一口氣關進六萬人,經常有人死亡,死亡率高達四分之一;人一死,就被送到東邊知名的死亡集中營--奧許維茲。這群猶太人為降低同胞死亡率,開始偷偷在閣樓、某人的家舉辦音樂會、演講、歌劇等藝文活動;後來德國人竟允許他們在特定時間舉辦這些活動。
一位存活下來、現在一百零六歲的女鋼琴家說,有時演奏會天氣很冷,她必須穿著長大衣和長筒靴彈奏鋼琴,曲目包括巴哈、貝多芬和集中營裡作曲家的曲子;她說自己已經冷到腦袋裡不知道自己在彈甚麼,只知道一直彈下去,台下的聽眾又老又病也快死了,可是每個人無比專注。
Terezin中,出了幾個作曲家,好比Viktor Ullman, Pavel Haas, Hans Krasa, 和Gideon Klein,作品普遍以三、四重奏等室內樂居多,有時候,一場室內樂音樂會在某人家中廚房舉行,旁邊的小女孩躲在旁邊畫畫。
一個當時的指揮說得好,雖然Terezin是集中營,卻是藝術的理想國,因為這裡沒有競爭、沒有階級,每個人的演奏充滿無比熱情,因為下一批被送上火車、前往奧許維茲的,可能就是自己。「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是甚麼,只有德國人知道,所以他們也不管我們了,而我們也就在絞刑台下起舞(dancing under the gallows)」。活下來的作曲家也說,當年想要創作的意念,跟活下去的意念一樣強。
然而隨著納粹在戰爭中逐漸失利,被送去奧許維茲處死的頻率越來越多,這些作曲家和指揮最後都被送去奧許維毒氣室;Terezin在四年中一共收容過十四萬猶太人,但最後只存活兩萬人。
"On behalf of us all, dear friends
Play to us and make us well again
We must live each moment to the full
If we don't die like catle."
這是Terezin裡的猶太聽眾,向作曲家、演奏者致敬的一首詩,也為這歷史的片刻留下不滅的註腳。
老娘
2010-05-22 06:49:09
那首詩我想看中文版
這麼早起?還是還沒睡?
我跟你說,翻譯詩,我很遜,
你就自行體會一下...
(難道你忍心看我在「廣...........大」的粉絲群前面丟臉嗎?(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