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6 00:26:49 orangebach

Winstonized Bach by A. Tharaud

急著買耳機還有一個理由。

上星期朋友丟給我A. Tharaud在Harmonia Mundi發的巴哈新專輯數位檔,而且是一種名為m4a的新格式,頗為好奇用耳機聽這新格式的結果。的確,耳機聽起來真是非常crispy and clear且不薄,這格式比mp3高明不少,不過--鋼琴真的很難難聽啦。

早在還沒買耳機之前,我已經聽了好幾遍這張巴哈。

這張名為「協奏曲」的專輯,並非想像中的「協奏曲」,而是一七一三年當時,巴哈為滿足當時金主的聆樂需求,將當時義大利作曲家所寫的義大利曲風協奏曲(有鍵盤、管風琴、Oboe等等,不一定是甚麼樂器),改編成單一器樂(即大鍵琴版)的曲子,但曲目的名稱上,仍叫「協奏曲」,不過後面都會加上after某某人,標示出原作者,編號主要集中在BWV972~987。十五首當中,其中有七首是改編韋瓦第,三首改編金主自己的曲子。

(十八世紀早期,義大利曲風相當受歡迎,各地作曲家寫作義大利曲風的曲子蔚為風行,除了巴哈改編這十幾首曲子之外,BWV971的義大利協奏曲是他以義大利曲風的原創,而韓德爾在1707年到1710三年間旅居義大利,就在當時創作了許多以義大利美聲唱法為主軸但搭配室內樂的清唱劇。這種情況頗像我們在1980年代,改編一大堆日本流行歌,好比「你在他鄉」,或者是二十一世紀以來大量的Hip Hop曲風。)

有趣的是,Tharaud的這張專輯,並不是挑選巴哈義大利曲風來發片這麼簡單,用我的話來講,倒不如說Tharaud「編輯」了這整張專輯--他用他自己的邏輯和主題,來重新組合這組義大利曲風的鍵盤曲,但可惜我不知他的主軸是甚麼--數位檔沒有內頁說明可以參照,比較特殊的點好比,不見得會選擇全曲三個樂章,而每首之間可能穿插一首短曲來做為串場。連我都認為,相當好聽,聽完絕對還想再聽。

朋友用「Tharaud的第三隻眼」來形容這種特色,他認為這是相當具有創意的做法,打破過往聽巴哈一定要從頭聽到尾的嚴肅作風,讓演奏者的創意和觀點更突出,而且避免片商用靠重發相同曲目來剝削消費者,他也認為此類經過編輯、而非過往一曲到底的「主題式古典」,逐漸會成為發片的主流之一,他也非常喜歡Tharaud。實際上也是,幾年前從SONY幫顧爾德出了一張名為「寂靜」的巴哈選曲,去年又有葛莉末的巴哈選集,到現在Tharaud的巴哈,都是類似概念的主題式古典。這些排列組合的編輯是過往巴哈唱片所附之闕如的,最直接的改變是:把巴哈變簡單了,當然也變好聽了。

我必須重新定義一下這種「好聽」:第一耳聽到就會覺得好聽的那種好聽,沒有進入門檻的好聽,打個比方,巴哈聽起來猶如囉嗦一點的喬治溫斯頓。過去,如果認為巴哈「好聽」,指的是一開始非常不容易覺得好聽(甚至感覺頭昏腦脹),進入門檻很高,可是一旦進入,就會覺得「好聽」到可以讓人上天堂,非常好的逃脫場所。

聽完了Tharaud,我拿出剛買不久、Oliver Baumont在Warner出的Bach: Italian Concerto(After Vivaldi),大鍵琴演奏,這可是中規中矩的巴哈,從BWV972-987裡面挑了Vivaldi的部分演奏,最後用巴哈原創義大利協奏曲做結,概念非常清楚而完整--巴哈緊湊到焦慮的結構美學在清朗的韋瓦第中也是一覽無遺。這兩張CD的曲目可說是相當接近,甚至部分曲目重複,但若連續聽下來,鐵定會覺得這根本是兩張完全不一樣的CD,也不會認為有相同的曲目,便知道差別有多大。

朋友希望我聽完Tharaud後,告訴他我的想法。從官能上來說,當然好聽,而且非常好聽;從美學來說,這種隨時代演進的變化,我無話可說,就是種現象,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有甚麼影響;從演奏詮釋來講,Tharaud給我們一個超級浪漫的巴哈觀點(注意,是super浪漫喔..),但我覺得他彈得ok而已(義大利協奏曲尤其普)。若回歸我自己,我都已經形容葛莉末那張唱片是「分屍巴哈」,還需要問嗎?不過,Tharaud的巴哈好一點啦,截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