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3 13:43:06沉默螺旋

時論─造謠反核 自殘經濟

 

時論─造謠反核 自殘經濟

立院15日審理核一廠重啟事宜,反核者宣稱核電是「要電還是要命」的問題;更投書指出〈世界最危險的核一,絕不能重啟〉,聳人聽聞,但均非事實。

反核者提到核一廠的問題,其實已經核工專業解決,譬如,核一廠1號機爐心內所有的燃料束皆已執行吊升測試,重量指示均正常,確認所有燃料束水棒連接桿都正常,沒有斷開的情況。大修時用過燃料挪移及填換作業都是在水面下進行,若燃料束水棒連接桿有瑕疵且殘留面積不足以支撐燃料重量,在抓取燃料時即會發現異常,不會在吊運過程中才發生墜落,最近事件即在抓取燃料階段時就已發現。而核能電廠在設計時,即已考慮燃料在吊運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

我國核電廠營運在全球排名第五,且經全球優質核工專家與組織認證。核一廠使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設計製造的沸水式第四代反應爐,運轉了37年,績效良好,核工專家均贊成延役20年,重啟並無安全疑慮。

2014年《天下》雜誌報導〈反核最大諷刺!離中台灣最近的核電廠不在台灣〉,因為福建省的福清核電站,離苗栗僅164公里,旁邊寧德核電站離北台灣也僅200公里,規模相當於4個核四。我國電力已趨近限電邊緣,缺水缺電,產業出走與民生問題迫在眉睫,但反核者積非成是,就算削弱台灣的競爭力也在所不惜。

過去的數據顯示,從2004年迄今,只要任何一年度的經濟成長率超過3%,當年度的用電量也必定較前一年增加超過50億度,一次例外都沒有,而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為3.28%,年用電量勢必再創新高。再加上立法院剛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對台灣的產業影響極大,石化燃料(高度碳排放)與核能(極低碳排放)均為能源主幹,而碳排放減半與「非核家園」目標二者互相牴觸。反核者主張用以取代核電的再生能源,不但數量上無法弭平能源缺口且極不穩定,因此根本無法取代,未來只能狂燒天然氣來解決電力需求,價格則是前兩者均值的3倍,只有偽環保人士才會如此罔顧現實。

連遭受311核災的日本,核管機關都已於5月同意川內核電廠「運轉安全計畫」。台灣地理與地質條件與日本不同,根本不會發生9級地震與14公尺海嘯,且日本核電廠營運在全球排名後段班,核安防護遠不如台灣;連日本都要重啟核電了,台灣卻要因無良造謠而廢核,再加上反服貿與反生煤,實無異於自縛手腳外加自斷筋脈;自殘到這種地步,還有什麼前景?

(作者江仁台為前弗羅里達大學核工系教授、葉宗洸為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林基興為科學月刊社前理事長、唐慧琳為國政基金會助理研究員)(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