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3 22:35:23小米

【親子教養】基礎的養成勝於巧妙的技巧

【親子教養】基礎的養成勝於巧妙的技巧

 

 

提琴課下課時,老師照例又叮囑了幾句。上上星期是拉弓時的姿勢、上星期是握弓的用力方式,這星期則是手臂拉開的幅度。

 

 

媽媽一一記下,好在孩子練琴時留意提醒;雖然學了兩三個月還在每週調整姿勢,但若是初學時不好好學會正確姿勢,日後要改可就難了。

 

 

相較於提琴次次上課老師次次叮囑,鋼琴老師對依比的表現倒是讚譽有加。我笑道:『奇怪,那為什麼提琴課表現沒那麼好呢?』

 

 

鋼琴老師聞言說道:「基礎打得好,比學各種技巧還要重要!」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基礎打得好,比早早學會各式技巧重要多了!如此簡單的道理,怎地我竟疏忽了。

 

 

從小看著依比長大的鋼琴老師說了:「依比是個需要“整合”的孩子,教她的東西或許當下不一定能做到,但只要稍微給她一點時間,下一次上課時多半都能做得很好。」

 

 

對於老師的觀察入微媽媽有些吃驚,訝道:『好像是耶!不管是學說話還是學走路,好像都是“突然”就會了。』

 

 

「不是突然,是先觀察,融會貫通後才“執行”的。」

 

 

原來這孩子不是慢了八拍,而是輸入腦袋的資訊還沒整合好阿。當然,要想“整合”,前提是要有東西可以整合,沒有先前一點一滴扎扎實實打下的基礎,何來融會貫通成為己用?而這或許並不只適用於學習樂器上,從生活瑣事到課業學習,既然沒有一蹴可及的成功,自然也不會有不會爬就會跑的道理。

 

 

仔細想來,姐姐一歲初頭就開始牙牙學語、不到兩歲已經會唱歌;妹妹卻直到兩歲還在是不是、要不要、好不好之類的單音節詞彙。姐姐未滿一歲就開始扶著東西往前走,妹妹一歲過還不會自己站起來;三歲還不會從1數到20、鋼琴學了大半年還在小蜜蜂......一度懷疑是不是發展較慢,熟料慢了八拍的孩子卻是一開口講話就是句子、一站起來就直接放手往前走,才會數數某天就突然問我:「3個8是不是24?」

 

 

就如同鋼琴老師所言,「基礎打得好,比學各種技巧還要重要!」唯有穩紮穩打地奠定了基礎,日後才有技巧變化的可能。

 

 

我極慶幸孩子初學音樂時遇上了好老師,不疾不徐一點一滴慢慢在孩子心底播下音樂種子,當年看似緩慢的進度,造就了如今樂在其中的學習態度。

 

 

學琴如此,學業亦是如此。與其逼孩子贏在起跑點超前進度奮力前衝,不如扎扎實實地一步一腳印好好學習。不需要急著超人一等,即使慢了八拍的孩子,跟上節奏後還是有可能發揮出色的表現........我第八百遍這麼告訴自己,順帶逼自己忽略孩子那亂七八糟奇形怪狀的自創國字、還有上了大半年還永遠記不清的英文單字......媽媽為難,惟一解法看來只能放下了~噹!

 

 

#打好基礎比學會各種技巧重要

#但國字學太慢對中文系媽媽來說實在很挑戰

#人家是倉頡造字我們是依比造字

#每堂英文課老師都在重複一樣的單字

#放下吧媽媽_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