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3 13:28:32沉默螺旋

劉屏專欄-塵爆早有前車之鑑

 

劉屏專欄-塵爆早有前車之鑑

塵爆起火球 竟噴氣助長火勢
「Color Play Asia彩色派對」八仙塵爆,最新的舞台影片曝光,舞台工作人員在粉塵爆炸時,還用二氧化碳噴射地面零星火頭,讓原本已經靜止的粉塵又再次引燃。(摘自網路)

八仙樂園粉塵快速燃燒(近於塵爆)意外造成罕見的重大災害,令人痛心不已。幾天來,一直有個疑惑在腦海盤旋不去:台灣過去發生過類似事故嗎?如果發生過,為什麼沒有從其中汲取教訓?

在美國,塵爆引發火災(combustible dust fires)一直是重大的公共安全議題,它潛藏在許多地方,卻又不易有效管理。

根據報導,這次八仙樂園使用的是可燃性粉末。一位退休的消防人員說,如果是石灰粉就不會發生塵爆。這話點出了防範塵爆的難題之一:粉塵種類繁多,處理方式各異,造成塵爆的條件也不同。

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統計,從1980至2005年,25年間,美國一共有281起塵爆火災,造成119人喪生,718人受傷,以及巨額的財物損失。但實際數字一定不止於此。

例如,比較重大者,2010年,西維吉尼亞一間生產鈦的工廠發生塵爆,3位工人不幸喪生;2003年,北卡羅來納州一間製藥廠塵爆,6位員工死亡;2008年,喬治亞州一間糖廠發生塵爆,多達14位工人死難。這些事故造成的傷患數字更是驚人,而且很多人需要長年治療,甚至留下永遠的傷害。

有效管理絕非易事

美國民間有個「塵爆政策研究所」,多方蒐集資料,結論之一是:只要你那裡製造大量粉塵,不管是什麼樣的粉塵,你都得當心釀成意外災害。結論之二是:大部分的塵爆沒有造成傷亡,也就沒有向主管官署報告,外界根本無從知悉。結論之三是:很多地方潛藏塵爆危機,可是老闆和員工渾然不知身處險境。

美國的工業火災預防中心表示,當3個因素同時存在,就會發生塵爆。一是粉塵,二是高溫或火,三是氧氣。只要有空氣,就有氧。至於高溫,金屬相擊即可能出現火花,即使沒有金屬也可能出現靜電,所以也難以避免。因此釜底抽薪之計是有效管理粉塵,例如裝置集塵系統、濾清系統等。

可是有效管理殊非易事。加裝設備,非錢莫辦;設備運作,非人莫辦。為了集塵而使用吸塵器,為了避免塵積而使用通風設備,都很有道理;然而吸塵器或通風設備如果裝置不當或使用不當,反而可能引發塵爆。又如裝置釋壓閥,天經地義,可是如果不能遠離粉塵區域,反倒可能成為禍源。

統計顯示,2010年,為了達到聯邦政府訂頒的粉塵處理標準,全美各地單單穀倉就花費了美金1億元。為什麼特別以穀倉為例呢?因為美國的塵爆意外多,與穀物產量豐富有關。1970年代後期,一連多起穀倉粉塵爆炸事故,共造成59人死難。美國政府因此訂頒了穀物儲存的安全準據,施行至今,成為其他粉塵產業的參考。

穀物倉儲之外,還有其他許多行業面臨類似風險,諸如塑膠、合成橡膠、製糖、麵粉、飼料、製藥、木材、傢俱、金屬等,涵蓋了農、工、商等。首當其衝是各行業的從業人員,所以防範塵爆在美國是勞工部的業務要項。前幾年,針對塵爆,勞工部曾經在1年之內一口氣舉辦了6場專家研討會,並且發表詳細報告,同時公布在網上,供各方、各國參考。

事故原因欠缺公開

去年8月2日,江蘇昆山的台資企業中榮金屬製品廠爆炸,造成146人死亡,是典型的塵爆。發生意外的車間缺乏噴霧除塵設備,也沒有專人負責除塵,亦無防止靜電設備,而電器裝置也過於密集。引用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時對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的評斷:「這是意外,還是意內?」

十幾年前,台灣某單位的靶場在整建時發生火災,造成傷亡。後來承軍工界的朋友告知,那個靶場在地下室,通風較差,長年下來,積累了很多粉塵;施工時,一個電焊的火點就會造成災難。或許那個單位比較敏感,且受限於時空,外界難窺究竟。

如果那起靶場事故的詳細原因能夠公諸於世,早些讓國人認識粉塵的風險……(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