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6 16:17:58小鳳

聯考與質素



文/林玉鳳

 

要繼續討論四校聯考的,不過,一定撇開這個題目先說故事。

 

一位法國朋友幾年前加勒比海島海地工作,負責地震後的災後重建。海地位處拉丁美洲十五世紀末由哥倫布發現,之後因為天花傳入令土著的印第安人大量死亡。西班牙從十六世紀初開始成為海地的殖民者,販賣了大量黑奴做當地工作,這些黑奴的後裔,就是後來的海地主要人口。十七世紀末,海地成為法國的殖民地,一百年後,當地黑人發動獨立戰爭,宣佈成為獨立國家。今天,當地人說的是海地克奧爾語Haitian Creole),那是一種以西非語言為文法骨幹,詞彙主要從法語輸入,又混合了西班牙語和葡語等等語言的特殊語言。受殖民管治影響,海地政府將法語指定為里奧爾語以外的官方語言,國家的重要儀式都以法語進行,當地人口只有一成真的會說法文。不會說法文,在這個從殖民地獨立建國了二百年的國家出路極有限。可是,為什麼當地人都不會說法文?朋友說,當地學校明明有在教的,只是很多人就是小學讀了六年法文,仍然只能記著幾個法文單詞只會說幾句短語。因為這個現象,當年朋友完成任務離開時覺得無比傷感,「因為他們的教育素質實在太差,這個地方幾乎請不到好老師,再過一百年也很難有足夠的本土人才發展國家,當地人的生活仍然會很苦。」今天的海地,有七成人過著每天只有一美元收入的工作。

 

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是兩年前,那時澳門明明已經富甲一方,不過我仍然會想起澳門,因為我們的學校明明也是從小學就一定能學到英語的,不要說小學,就是完成中學,也有很多人不覺得自己會說英語。澳門人很幸運,殖民地時期不會葡語可以生存,今天不會葡語不會英語也可以生存,而且肯定沒有人要過每天只有一美元收入的生活,聽到故事想到澳門,只是因為故事裡的那個法文例子,和我們的英文實在很相像。

 

再說一遍這個系列的第一篇已經表明了的立場:四校聯考可以純粹是個技術問題,像到內地升學參加內地大學聯考,到台灣升學參加台灣的聯考一樣,只是減少學生在本地參加大學入學試的次數。可是,我們也可以多思考一個角度:統一的公開考試聯合考試,有沒有可能在某方面協助這個社會去確保教育質素?(聯考之三)

 

文:原載201443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圖:http://static.guim.co.uk/sys-images/Guardian/Pix/pictures/2010/5/28/1275043412871/A-girl-peers-cautiously-o-0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