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7 11:02:26ADAM

古蹟 --- 剝皮寮



剝皮寮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
在目前可得的艋舺地契資料中,福皮藔街在嘉慶四年便有店屋買賣的紀錄,可以推估剝皮寮聚落的成形當在清代早期,開發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時間。



根據《台北市志》:「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是殺牲製革所在」;但根據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

該街道約成形於1850年代的台灣清治時期,現鄰近康定路、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




日據時期,由於老街狹窄,路面寬僅三公尺,漸不敷時代需求,於是日本人實施「市區改正」,在老街南側新闢了拉直的新街,剝皮寮老街南側的房子紛紛將房屋立面改向新街,因此在現在的廣州街 (新街)上,可看到一整排日治時期流行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歷史悠久的老街退而成為新街後巷。




老街店面轉向廣州街,使剝皮寮老街原本是兩兩相對的店面,變成是前後相對, 形成「半邊街」的景觀。 而臨廣州街的部份房子則將內部空間分隔為前後二個店面,中間以天井相通,形成「兩店面」的建築外觀。




 


由於新街取代了舊街,老街的房子因處於後巷,繁華不再,較少改建,因此保存了較多清代民宅的建築元素,這些都是剝皮寮老街的街景特色。



















康定路173巷,這條橫跨清代、日治、民國三個時代的老街,混合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成為一條足以代表艋舺市街歷史特色的老街。



老街店面轉向廣州街,使剝皮寮老街原本是兩兩相對的店面,變成是前後相對, 形成「半邊街」的景觀。 而臨廣州街的部份房子則將內部空間分隔為前後二個店面,中間以天井相通,形成「兩店面」的建築外觀。

 


由於新街取代了舊街,老街的房子因處於後巷,繁華不再,較少改建,因此保存了較多清代民宅的建築元素,這些都是剝皮寮老街的街景特色。



街區內並包含相當多的歷史軌跡,包括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廣州街123號-國學大師章太炎旅臺居所、永興亭船頭行、宋協興米店、呂阿昌醫師宅、日祥旅社、太陽製本所、秀英茶桌仔店、長壽號茶桌仔店、道教法壇-威靈壇、公共澡堂鳳翔浴室等,加上周邊聚集著龍山寺等古蹟和金紙店、中藥行、青草店、佛具店等傳統產業。 因此剝皮寮歷史街區實蘊含了豐富的鄉土文化。



因為該長約數百公尺的街道從日治時代後期乃至於1945年10月25日之後,都列為老松國小的校地預定地且不能增建改建,因此混合著閩南式及西洋巴洛克式的獨特建築群聚意外被完整保留。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 透過藝文展覽、教育活動及影視協拍等方式,積極讓剝皮寮歷史街區、文化資產的有效運用,希冀帶動萬華地區成為臺北市文化資產之窗,以不同的新姿態展現臺北城的獨特魅力。



參考引用資料:

剝皮寮 / 維基百科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734) / [北市萬華] .艋舺剝皮寮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