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 --- 老松國小
直徑約1公尺的台北市地標鐵蓋
今天出門的早,才只是9:30分就逛完了「西本願寺」。 離開後信步往南邊的方向走,一下子就走到了中華路、西寧南路、桂林路、南寧路 ( 小時候不存在的新路 ) 等四條路的交會點,心想:反正也沒有特定的目的地,何不到50年不見的母校逛逛?
老松國小位於現今臺北市萬華區桂林路64號
建校於1896年(明治29年),初稱為「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當時是利用艋舺書海學院內作為臨時校舍,1907年(明治40年),改稱艋舺公學校,並遷校至現址興建木造校舍。
老松國小的校徽
1896年(明治29年) 創立於艋舺學海書院 ( 附於龍山寺 ),校名為「臺灣總督府國語 學校第二附屬學校」。 1895年台灣割讓予日本,開始了日治時期,所謂的「國語」即為日語。
1907年(明治40年) 改稱「艋舺公學校」,校址移至今地址 ( 桂林路64號 )。
1945年11月 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完畢,改稱「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學校」。
1946年7月 成立「臺北市老松初級中學」,校長由國民學校校長兼任。
1947年7月 「老松初中」改稱「臺北市立老松商業職業學校」,一說為臺北市立初級商職-老松分校。
1966年9月 全校計158班,學生人數達11,110人,創下班級數及人數的最高紀錄。
1968年8月 政府實施9年國民教育,改稱為 「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小學」。
北棟辦公室迴廊外的塑像,看到它才隱約記得當初是有這麼一座象徵和平的塑像
和平鴿的意象
東鄰昆明街的圍牆
北鄰桂林路的圍牆
西鄰康定路的紅磚圍牆
南鄰廣州街的圍牆,緊緊貼著「剝皮寮」古蹟街區
西棟校舍
北棟校舍
於現今風姿猶存、採鋼筋混泥土構造的三層樓北棟校舍,乃1920年代重建之產物,從建築空間之特色觀之,當年作為教室使用的北棟校舍,其室內空間相對而言較為高大,具有著良好的採光及通風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適用 臺灣亞熱帶的炎熱氣候,採用了迴廊式的設計,並在二、三層的迴廊立面中使用了古建築經常使用的圓拱樣式,甚具典雅之氣息,乃是當時國小校舍的典型風格。
50年前整個操場就是黃土一片,視要舉行的比賽時 ( 如躲避球、排球、田徑.... ) 再用白粉畫出場地,哪有這麼先進、豪華的 PU 跑道。
南側的建築為「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為了融入環境,採取仿老松校舍的建築外觀興建,而非老松的校舍。
在二、三層的迴廊立面中使用了古建築經常使用的圓拱樣式,甚具典雅之氣息,乃是當時國小校舍的典型風格。
為了適用 臺灣亞熱帶的炎熱氣候,採用了迴廊式的設計
東面的迴廊 — 我小學的六個年頭都在這東棟校舍渡過的,1、2年級在一樓;3、4年級在二樓;5、6年級在三樓。
教室的另一側有小迴廊,我的記憶中根本沒這個印象
北側的花圃
北側的花圃,這些石質的球體、步道....也是以前所沒有的?
上一篇:古蹟 --- 西本願寺
下一篇:古蹟 --- 剝皮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