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遊子】2011重慶記趣(4):學術研討會的震撼教育
初抵重慶接獲研討會論文集的時候,有種被雷劈到的震撼感。原以為這次的學術交流以討論為主,沒想到議程安排卻正式無比。此次研討會的議程
我們的壓力不僅來自於點評人的安排,同時也為自己未能盡早意識到臺陸學術競技的意味而懊悔。即便是學術交流的場合,論辯一旦出口便立見高下,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想要保持不敗之身,事前沒有充分準備是不行的,然而在行程滿檔的狀況下,我們只能把握睡前的時間來抱佛腳,抱著發表資料入眠是我們共同的夢靨!(哈,好一場華山論劍的想像!)
我發表的場次被安排在午後第一場,而愛玲則是壓軸,我們笑稱這樣的安排對我們來說是種「凌遲」,讓我們既無法享受上午的學術發表,也無法盡情的參與論辯。看著同學一個接一個的獲得解脫,我們的壓力卻相形增加,真是無奈呀!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在上午的交流中明顯感受到兩岸研究取向的不同,西南大學著重理論的辯證,而我們則強調理論與實務的對話,這是雙方論點中最大的不同。趁著午餐空檔,我特地向有意專攻哲學領域的博三學長討教,這才對西南大學博士生的研究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也幸虧我事前做了點功課,因此在報告結束後的提問交流中沒有被問倒。
其實,在報告過程中我的腦筋呈現一片空白,儘管事前演練再三,上場時仍不免緊張起來,很擔心自己的報告差勁到讓領隊
這次我所發表的主題延伸自我的碩士研究,相關研究自碩士研究起至今已進行了五年多,只是這次僅抽取其中一個教學單元嘗試以全球化觀點來做分享,無法涵括研究的全貌。然而負責點評我論
茶敘時間,
這場不時閃爍刀光劍影的學術論壇,在兩岸教授的玄機妙語下順利落幕,幾位博士生間雖然沒在檯面上多做交流,但回後寢室後各有一番檢討,愛玲與我也在相互的檢視中度過在西南大學留宿的最後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