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1 11:42:39國文

師說

師說

【作者介紹】--韓愈,字退之,唐朝人。生於代宗大曆三年,卒於穆宗長慶四年,年五十七。以昌黎(今河北省境內)為其郡望,撰文常自稱昌黎韓愈,宋神宗元豐年間,追封為昌黎伯,故世稱韓昌黎。 
韓愈三歲而孤,依兄嫂而成長。早年刻苦為學,盡通六經百家之書,為德宗貞元八年進士,累官至國子監祭酒、京兆尹、吏部侍郎等職。因操行堅貞,直言無所忌,兩度被貶。元和十四年,因上表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今廣東省潮州市)刺史,有治績。死後,潮州人為其立廟,感念他的德政。

韓愈自許甚高,已發楊勝學為幾任,自衛境以下,佛老盛行,韓愈發揚儒家正統學說,排斥佛、老思想。
堂出文章由上田體,韓愈以赴股為革命,文學上倡導古文,提倡散文,物飭田體,以周、秦、兩漢之散文為其圭臬,用以取代六朝華而不實的駢文,影響唐宋以後古文發展甚大。致送歐陽修力尊函文,蘇洵,增鞏,王安石,蘇軾,蘇轍季起,古文竹成文章之正宗,名毛坤路,函,柳,歐,增, 王,三蘇 ,八家文,為席聞之範本,號稱堂送八大家,而已韓愈為首,駐有昌離先生及。
---國學常識--
堂送古文八大家。
唐朝,韓愈,柳宗元。
宋朝,歐陽修。蘇洵 蘇軾 蘇轍 何稱三蘇,王安石 增鞏 明朝毛坤號之。




----
導讀 -- 唐代流行一種歪風──士大夫階層以拜師問學為恥辱。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為師。」韓愈寫師說除闡明從師問學的重要,並諷刺恥於相師的世風。全文分七段。
首段開宗明義揭示教師的任務為「傳道、授業、解惑」三者,其餘各段即以此為觀點次第展開議論。
-二段強調足以為人師表的,端在有無學問與聞道之先後,和年齡、地位是迥不相關的。為五、六段預作伏筆。
-三段謂今人不如古人,差別在古人知從師問學,而今人則相反。
-四段批評時人雖知為子擇師,而自身卻以從師為恥的偏差心態,對只知學習句讀反而忽視內容大意的錯誤作法亦加以批判。
-五段以對比手法諷刺當時士大夫對從師問學的態度,反不如他們所鄙視之百工庶民。
-六段舉孔子學無常師,不恥下問的謙虛心態,反批時俗的偏執怪誕,並以「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與二段「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論點相呼應。
-末段以李蟠不拘時俗,能行古人從師問學之道,特贈文嘉勉之,並與首段相呼應。
------

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是一篇論述從師向學及尊師重道的論說文。「說」為文體的一種,亦稱雜說,用來解析事理,闡述己意;與議論辨析的「論」,難以區隔,通常合稱為論說文。

唐朝士大夫恥於相師。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亦云:「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韓愈藉李蟠請學的機會而作此文,一方面慨嘆師道不傳,士大夫恥於相師之弊;另一方面則強調師道的尊嚴和從師向學的重要。

本文奇偶並生,駢散雜用,寬疏中有齊整排比之美,嚴謹中有錯綜變化之妙,舉例淺近,含義深遠,是說理散文中的典範。
---------
師說-分段翻譯

--原文第 1 段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翻譯 --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會有老師指導。老師,是來傳授道理,講授(教導)學業,解答困惑的人。人並不是生下來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誰能沒有困惑呢?有了困惑卻不去請教老師,那麼他的困惑就永遠不能解決了。
----------

--原文第 2 段 --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翻譯 --
出生在我之前,年紀 比我大的人,他領會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當然要向他學習;出生在我之後(年紀比我小)的人,如果他領會道理,也比我早的話,我也應向他學習。我所要學習的是「道」啊,哪裡需要知道對方是生在我之前或生在我之後呢?所以,不管對方地位是顯貴還是低下,無論對方年齡較長或較少,只要是「道」所在的地方,就是 老師所在的地方。 

------------

--原文第 3 段 ---
嗟乎,師道之不存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 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翻譯 --
唉!從師問道的風氣不流傳已經很久了啊!想要人沒有困惑很困難啊!古代的聖人,他們遠遠超出一般人,還是會跟從老師請益求教;現在大多數的人,他們遠遠比不上聖人,卻認為 向老師學習是可恥的,因此聖人變得更加地聖明,而愚人變得更加地愚笨。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
--原文第 4 段 --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 而遺,吾未見其明也。 

---翻譯 --
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會選聘好的 老師來教他們;但是他們自己本身,卻恥於 向老師學習,真是令人不解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只是?他們誦讀書籍,學習熟悉其中的句逗的人,並不是我說的傳授道理、解決疑難問題的老師啊!(當人們)文章的句讀不清楚的時候,會去請教老師;可是有困惑不能解決的時候,卻不會去請教老師。最後只學習到小地方,卻遺漏掉重要的部分,我真的看不出他的聰明在哪裡啊! 

----

--原文第 5 段--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乎!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翻譯 --
  巫醫、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恥。可是,如今的士大夫們,只要一提到老師、學生這樣的稱呼,大家就會群聚在一塊兒去嘲笑他。問說為什麼要嘲笑呢?-嘲笑的人就會說:「他們之間年紀相差不多,領會的道理也應該差不多吧!」(於是)向地位低的人學習,就會覺得十分可恥,向地位高的人學習,又會覺得好像在諂媚。唉!從師問道的風氣無法恢復,由此可知。巫醫、樂師以及各種工匠,士大夫原本不屑與他們並列,如今士大夫們的智慧卻反而比不上他們,這真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啊! 


---------

--原文第 6 段 --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如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 以貽之。 


--翻譯 --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就曾經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人請教學習。像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聰明才智當然比不上孔子。但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讓我學習的對象。」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高明,只是領會道理的時間有先有後,學術技藝的研究各有專長,如此罷了。李蟠先生,年紀十七,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以及傳注(儒家的經典),他都能夠通曉熟習。又不被恥學於師的習俗所約束,要求來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實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道理,所以寫了這篇 -<師說>- 來贈送給他。  

------------------
【課文賞析】--
  為了推動古文創作,韓愈曾公開收召後學,以傳授古文,這一行動遭到世俗之輩的攻擊,於是他藉贈文李蟠,作詩說批判當時恥於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並論述了從師求學的道理,既有精闢的思想見解,又有雄辯的論證。

本文就從師這一中心問題,從不同的層面展開充分的論析。首先,以古為鑑,開宗明義提出『學者必有師』的主張,繼而論述師的作用在於『傳道、授業、解惑』,因而擇師的標準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是正面的總論。

接著連用三個對比,論證從師的重要性。一是用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眾人『恥學於師』對比,結果是『聖益聖,愚益愚』;二是以童子習『句讀』而『擇師』,和一般人『惑之不解』而『恥學於師』對比,結果是『小學而大遺』;三是用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和士大夫恥學於師的行為對比,結果是士大夫之智不如百工之人。這三層對比,醒人耳目,說服力極強,這是反面的駁論。

最後以孔子拜師為例,又從正面提出學無常師、能者為師的觀點,歸結到從師是手段,學道受業是目的這一主旨,與開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相呼應。贈言李蟠云云,則是尾聲。全文主張不論貴賤長少,人人皆可為師,使得士大夫恥於從師的謬論不攻自破。

本文語言富於變化,毫不板滯。如『古之聖人』以下三段,同用對比手法,同是慨嘆時人的愚蠢,結尾語氣卻各不相同。一用疑問語氣:『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一用判斷語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一用感嘆語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文中還運用了不少頂真句、排比句與錯綜句,這些句法,使人讀來不僅感到氣勢充沛,而且有一種音樂上的節奏美。

下一篇:送董邵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