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7 17:07:48阿梅

「考試的歷史」陸偉明教授演講側記

談到考試的歷史,我心中很自然浮現:「中國的科舉考試自隋代展開,取代了過去九品官人法的用人缺失。」而這樣的刻版思維,在聽取陸教授的演說後,有了新的見解。

九十九年五月十八日的教學評量基礎研習課程,是教育部通令全國學校必須辦理的研習。看了講題,原本想一定又是秀出不同的統計量尺,最後告誡大家考試是必須公平,以符合常態分佈的內容。但卻在兩個半小時的課程結束後,改變了我最初的想像。

陸教授開宗明義的先說明考試的歷史背景:首先談到的是中國,按照時間分成三個部分闡述;其一漢代,最早的全國通用考試版本,是東漢蔡邕熹平石經立於洛陽太學。其二隋唐,揣摩上意,金榜題名,拜為宰相,招為駙馬,衣錦榮歸(呈現出社會階層的向上流動。)其三清代,乾隆將十三經刻成一百九十塊碑,立於國子監院內。中國考試的發展,由歷史資料來看是需要固定答案的形態。因此在現代常談的多元評量,建構無標準答案的考試方式,有執行上的難度,和過去的傳統思維亦有相關。

談過中國之後,陸教授把觸角延伸世界,分別介紹了法、美、德、英各國發展中,制定考試題目、類型的特殊意涵。如法國的考試特色是在二十世紀初(1905年)由兩位學者比奈(Alfred Binet)和西蒙(Thophile Simon)設計出著名的比西量表,主要是為了篩選出需要特殊照顧的孩子,來幫助其成長發展。和現在大部分的人採用此量表,是為了選出資優來表張的目的有極大的不同。而美國的考試大事件則是選擇題的初登場;現在歷史考題最常使用的選擇題,是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所創造,用來選取士兵的方法,透過四個選項能快速了解,新兵人選是否識字、了解農業與否等基本能力。如此快又有效率的考核,是道地的美式風格,如同生產線般量產可用人才。在德國,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不平等條約約束的背景,也同樣運用考試潛移默化其的人民,漸進式的埋下適者生存的觀念。因為德國的考題是如此呈現:數學科「每一座精神病院的建築費用需要六百萬馬克,如果每一棟民房需要用一萬五千馬克,用來建築精神病院的錢可以建築多少棟民房?」部定的試題庫,幾乎讓考試就是生死存亡的判準,在反覆的測試之中,促成百姓內化服膺無生存能力之人,就該處理以避免國家財務的耗損。然工業革命而突飛猛進的英國,考試這個問題也很資本,考的好繼續唸,考不好就進紡織廠。

陸教授最後談到歷史科所面對的測驗問題,首先是內容太多教不完,要借時間考試。陸教授指出我們最常遇到的狀況,表示在教學發展上有認知負荷理論,因為學生當吸收知識到達某一個程度之後,不管再多的知識也無法被消化了。

她提供了一些新的觀點,如老師可以嘗試運用口頭提問,讓學生用言語作答。這樣的動機,是在學理依據中,口語表說時學生的大腦活躍的區塊遠較紙筆書寫時更多。同時陸教授還說明大部分教師應該重新看待體育課後的學生,因為經過一節的運動,學子大腦中的含氧量很高,代表其吸收新知的效能也較好。透過這場演說,讓我學習到考試的歷史變遷與發展,但更意義的是我將口語測驗的概念嘗試融入課堂之中,採用抽問的方法進行。一方面可以適時回饋反映他們吸收了解的程度,同時也幫助同學提升對於課程的專注。對此改變讓我沉澱思考,

在一個需要反覆考試的年代中,大量的測試是必要的,而如何讓學生在這些考卷中習得真正的歷史思維能力,也是教師需要挑戰的目標。